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章 飢餓營銷留人氣

他們的店鋪旁邊還有一家列印店,也是租不起學校對面的鋪子。

為了節省租金,才把列印店開到了這個街角

他們最初的想法也是,想著離學生也不遠,還能分一杯羹。

幾乎是和當時那家早餐店,同時開業

兩家生意都沒有如預料的那樣,只是等那家早餐店幹不下去,被景天盤下了做飾品店時,他家還開著,也就頂多維持個生存

當時他家也動了離開的念頭

後來,景天店鋪的就開起來了

景天他們想的各種新招數,帶來的大量人氣,也間接帶動了,一部分列印店的生意

列印店的孫老闆看到這種情況,覺得還能撐一段時間,就撐到了現在

但是他們最近似乎高興不起來,還是遇到了經營難題

和當時的早餐店一樣,收入彌補不了成本,現在有點虧錢了

就在這種情況下,孫老闆找到了張正

看他們這邊生意好,現在又做了轉型,經營的業務也擴大了,從賣飾品到同時賣飾品和雜貨

兩家又連著,覺得可以讓兄弟雜貨鋪擴大店面,就想讓景天他們把自己的店鋪租下來,這樣自己房東就會無縫銜接

才會把自己兩個月的押金退給自己,減少一些損失

張正又把這個資訊,告訴了景天,想看看錶弟的意思

景天並沒有直接答應,謹慎的問道

“這邊位置也不算偏,離學校的位置還行,學生們走個十幾分鍾就到了,再說我們的店不是給他們帶來一點人氣嗎,怎麼就做不下去了”

張正道“這個問題我也問了孫老闆”

“孫老闆是這樣說的,畢竟列印生意我們也不熟”

隨即把孫老闆的話轉述了一遍

“列印店這種生意,標準化太強了,尤其還是高中邊上的列印店”

“學校門口的列印店,房租是高了一些,但是列印的成本,一是機器的折舊,二是耗材的成本,主要是紙張,碳粉的費用,電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學校那家列印店,是湖南新化的,由於歷史的原因,全國各地很多都是他們開的店,也就是很多人感覺列印店怎麼都是湖南人的原因”

“新化人,清朝時期就有商幫、會館、同鄉會等同鄉互助形式,到改革開放後也是如此,同鄉幫同鄉,他們由於是一個整體,議價能力強,訊息多,經驗足,總能以更低的價格拿下同樣款式的印表機”

“這樣一來,學校門口的高房租帶來的競爭劣勢,就被抵消掉了很大一部分”

“另外,列印店是按紙張算錢的,高中的課業負擔重,紙張使用的數量非常大,這樣高額房租就被極大的攤薄了,導致自己旁邊這家列印店的成本沒比門口那家列印店便宜多少”

“而且,新化人特別強調價格策略,會利用位置優勢”

“列印的少,收的價格高點,離學校近,很多學生也懶得到這邊”

“列印的多,單價也低,總價也只比這邊高點,並沒有高到學生無法忍受,跑到這裡來列印”

“最終導致我們這家列印店,時不時會來幾個列印的學生,稀稀拉拉的,”

“幹了快一年,完全不能夠覆蓋的這家列印店的成本,一直在掙扎。不如轉給你們算了“

”你們生意好,現在擴大業務範圍,也需要擴大店面”

表哥張正把孫老闆的話,原封不動的敘述了一遍

景天這才發現,小小的列印店裡有這麼多門道

之前旁邊的孫老闆老闆,看自己的生意旺,還時不時的過來討教。

做生意,俗話說隔行如隔山

景天對於列印生意,真不瞭解,也沒法支招。

不過,這也引發了景天的好奇,思考自己和他的位置差不多,怎麼自己生意好,他的生意差。

透過表哥的複述,瞭解了列印店的特點,一下子就想通了

“其實列印店和當時的早餐店很像,就是在面對地理位置更好的同行時,他們的產品沒有特點,不能差異化”

“產品沒有鮮明的特點,在價格上還不佔優勢時,就無法抵消掉同行的位置優勢,遲早都會幹不下去,早餐店如此,列印店也是如此”

“自己的飾品店之所以能幹下去,就是自己的產品夠潮,有特色,價格還低,就能和學校門口那家飾品店,打個平手,不過誰也幹不掉誰”

“在沒有位置優勢和價格優勢時,最核心的撒手鐧就是賣的產品的有特點”

“現在自己最核心的是業務差異化,自己的飾品店再到現在的雜貨鋪,都是個性化商品“

”而列印這玩意太單一了,毫無個性化,恰恰是自己商品的個性化,彌補了位置上的差距,甚至還能壓位置更好的競爭對手一頭”

這也讓景天更加重視商品的個性化,來提升競爭力

至於表哥張正找到景天說了這件事,把列印店鋪面也一併租過來這件事。

在瞭解了列印店為啥做不下去的原因後,景天接下來詢問表哥的想法和態度

張正道“我覺的可行,我們的店鋪現在是多元化的商店,列印店就在旁邊,租下來,面積大了,就可以掙更多的錢了”

這段時間相處下來,景天也覺得列印店老闆不錯

兩家店挨著,也沒有紅過臉,這已經難能可貴了,有時還會互相幫幫忙,照應一下。

景天也陷入了沉思,開始分析租下列印店鋪面的利弊

做生意其實就是賭自己的身家性命,最大的忌諱,就是感情用事,景天也一貫理性思考起來

景天也沒有直接說出最後的決定,先跟表哥張正講舉了一個例子,緩緩道。

“小的時候,我們大家都喜歡跟著誰玩?“

“當然跟村子裡孩子王玩了”張正有點不解的回答道

”都愛跟孩子王玩會,為什麼,不就大家都跟他玩,我們看人多人熱鬧,也跟著他一起玩了。人少了,我們也不跟他玩,結果所有人都到孩子玩那去了”

“其實做生意也是一樣的道理,做生意需要有人氣,“

”做生意講求飢餓營銷,要讓自己的店鋪看起來人滿為患”

“在營銷學上,當你充分的滿足,所有的客戶的需求的時候,過分擴大店面,反而店面會顯得空,“

”店面看起來空了,人氣就會被大面積稀釋了,“

”客戶可不會覺得我們實力增強了,第一印象反而會是,覺得生意變差,沒啥人氣,人不來了”。

“我上班的地方,有一家館子,原先生意可好了,人頭攢動,到了飯點還有人等。“

”結果老闆不瞭解營銷,盲目擴大規模,把樓上也租了下來,自從租了二樓之後,生意反倒是一天不如一天“

景天把自己看到的反面案例也描述了一遍

“為什麼“ 張正好奇的問道

”同樣的道理,租了二樓,人氣密度下降一半,“

”開始還是那麼多人,但是人都分散了,而且很多人嫌吵,都上了二樓,結果一樓的人看起來少得很,看上去生意很差“

“飯館,往往是人越多的店,大家都愛進去,而人越少的地方,越沒聲音”

“人都愛熱鬧”

”這家館子,一樓人少,二樓在上面,結果無法吸引新客戶,又總有一部分老客戶流失,自然生意不行了,還要付雙倍房租,得不償失”

“這就是在營銷的飢餓效應,就是要營造這種人頭攢動的感覺。這也是大商場開業慣用的一招,降價拉人頭”

“我們現在的店鋪的人流量,雖然有點擁擠,也在可承受範圍,總流量超過正常流量的三成”

景天介紹了自己看到的反面案例,又回到自己店鋪的話題上來

繼續說道“如果我們把旁邊的店盤下來,那就意味著我們要付多一倍的租金,同時每一間房子,只能分到原先六七成的人流量,立馬看起來沒人氣了“

”看不到人頭攢動,看不到人擠人的情況了,我們的生意勢必立刻會受到影響。”

景天把盤店的事情,跟張正從頭到尾仔細的掰扯了一遍。

張正也慢慢回過味來,也是驚出一身冷汗

同時也感到欣慰,有景天在這邊把關,真好。

也更加的佩服起了景天,突然發覺他不再是那個,兩年前和自己出來打工,什麼都不懂的毛頭小夥子了

而是經過不斷地商業歷練,逐漸成長為商業奇才

景天一直堅信“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但凡做決策,往往能用自己看過的實際案例,來作為自己生意的借鑑

在工作中,在生活中的,喜歡用自己的雙眼記錄各種商業現象,透過敏銳的觀察力,看到了很多別人看不到的商業知識

遇到不明白又和自己的店鋪的發展相關的問題,還能透過調查,獲得正確的資料

這樣不僅能指導自己鋪子的發展,還能防止做出錯誤決策,把自己初創的店鋪帶到坑裡

不掉入坑裡在企業初創期,比發展重要的多,發展慢一點不會死,掉入坑裡,心血白費了,想再爬起來就難了

只要不掉入坑裡,有了星星之火,終究可以燎原

這就是景天自己做商業決策,總結的程式

最終兩人一致決定,不把旁邊的鋪子租過來,雖然租的起

景天也藉機告訴表哥“在對待錢的問題上,不能用感性代替理性,幫別人的前提首先是不損害自己”

他知道自己的這個表哥是個熱心腸的人,可是有時在做生意時不適用

其實做生意就是這樣,做生意靠的就是人氣。

店鋪人越多,越有人進來看看,這就是人性

景天可不想像很多人一樣,公司剛有點起色,就過度自信,盲目的擴大規模

而是最佳化自己的庫存,最佳化自己的銷售,把內功練好

景天知道,哪怕是生產工廠也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一味的擴大規模,最終造成人員翻倍,成本大增,產量翻倍,效率還沒有提高

讓客戶的需求,隨時隨地可以得到滿足的,反而讓客戶有了一種有恃無恐的感覺,預付款沒了,還被壓價,得不償失。

無論是零售店還是工廠,保持客戶適度的飢餓感,保持足夠的人氣,就是景天做商業競爭的核心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