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9章 蘇瑾的去留

春節的這幾日,蘇瑾琢磨陸石毅說的事兒,給上面翻譯東西,翻譯費頗豐,她只翻譯了一本醫學的書籍,給了她近4000塊錢。

1970年,幾百塊錢就能買帝都的一座四合院的,幾千塊錢估計能買三進的四合院。

“阿毅,等情況好些了,讓人留心四合院可好?”蘇瑾低聲問著陸石毅。

“家裡有四合院的地契,現在容易惹麻煩,等有適合的四合院,我會先買的。”陸石毅瞧著她喜歡四合院,讓人沒少暗中留意。

他十幾年在軍營的津貼,與大院發小做生意的紅利,都被他收購四合院了。

“阿毅,我想買一個四合院,最好距離京大和清大校園近一些的。”蘇瑾考慮過幾年,她想重新回大學讀書。

陸石毅從軍校畢業的,算是本科畢業,她卻不一樣,在高三畢業時,取消了大學,改成了推薦制度,使得她只能放棄了。

“媳婦兒,老爺子的家裡距離京大隻有7站地,即便坐車只用半個小時的。”陸石毅告知給蘇瑾,“你可以每日走讀回家的,不想住老宅,我分的房子也在一個院子裡的。”

蘇瑾搖頭:“我在京大和清大買房子,不管更是自己住,是能租出去的。”

“我讓發小留心,有合適的咱們再買。”陸石毅由著蘇瑾發揮,家裡的存款和他的津貼足夠讓她花銷的。

蘇瑾聽他贊同,心裡美噠噠的。

“阿毅,你說我要接這次的翻譯嗎?”蘇瑾想詢問陸石毅的意見。

在陸家接觸上面的人更多,她需要陸石毅來拿主意,如果被軍方盯上,估計以後連自由都沒了。

她曾想著等能考大學了,可以學醫學,絕對不再碰翻譯了,等出來後,她可以在醫院發光發熱,再安排人能做生意。

“翻吧,吳政委找到爺爺和奶奶,應該是無人能碰這些東西,才想著你的。”陸石毅聽說過軍區內的翻譯人員,那些人是重中之重,不少人都被隊員們保護著。

蘇瑾瞧他支援她的翻譯工作,笑著答應下來。

“明天就是初五了,我陪著你一起去辦公室。”蘇瑾看向陸石毅說道。

陸石毅心疼的瞧著自家媳婦兒,只要有時間,蘇瑾都在看書,說是惡補知識。

“媳婦兒,你回頭看下檔案,如果不行咱們就不翻譯了。”陸石毅擔心蘇瑾工作就不顧及身體,“這次翻譯是臨近過年,我能放縱你不顧慮身體,三天住在書房裡工作,以後可不允許了。”

他認識的翻譯人員,基本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只要下班鈴聲一響,紛紛放下了手裡的工作回家。

像蘇瑾努力工作的翻譯,實在是不多的。

“我知道這些書籍的分量,只想儘快完成工作,讓大家能夠儘快用上。”蘇瑾整個人往後仰去,他緊緊的抱著她的腰,二人站在窗前看著外面的雪景。

“今天有人來給咱們家安裝電話,這個電話是給你。”陸石毅低聲告知蘇瑾,“上面特批的電話線,你成為翻譯的事兒瞞不住了。”

蘇瑾驚訝起來:“用你的電話線不就好?”

“你的檔案很多不能對外說的,我用的辦公線路有24小時人錄音,可能會洩密。”陸石毅解釋道。

現在處處都要小心,防止被人聽見後,被敵對的人收買。

“這條電話線只有外交部上層的人才知道,不會有人錄音,外面都差不到電話號碼的。”陸石毅低聲告知蘇瑾,“你也不要告訴我,以後家裡會接電話線的。”

蘇瑾點點頭:“阿毅,我陪著你一起上下班,除非緊急的翻譯外,其餘的檔案不會加班的。”

陸石毅得了保證,他放任蘇瑾急需接受工作了。

在此時,外交部和軍方在坐在了會議室,開始協商蘇瑾的事情,僅是一份考核的翻譯資料,讓他們很是期盼。

書中的輻射病篇幅很小,確實華國頭一個一字不落的翻譯出來的。

他們求助了在華的外籍醫生看這一段翻譯,獲得對方的連連稱讚,與之前的吐糟形成強烈的對比。

因此,他們更加看重蘇瑾了,軍方上層甚至安排陸石毅近身保護蘇瑾。

“這幾份書籍的重要性,大家是知道的,蘇瑾同志翻譯後,很可能會被黴國和米國人盯著,米國首相可一直盯著這本書。”外交部的領導點了點書籍。

GA已處理了不少內奸,有些人還身居高位,若不是因蘇瑾的出現,可能都要進了指揮部了。

“蘇瑾同志和陸團長身邊的人都要摸查,再碰見一個內線,蘇瑾同志的安全就出問題了。”GA的副部長聲音低沉的說道,“一個好的翻譯人員,能翻譯各種檔案,與西北那西專家是一樣的。”

三方在一起商議,決定由劉楚昌親自帶回去,這些書籍、檔案不可再假借別人之手。

“我聽說蘇瑾同志的醫術不錯。”蘇瑾送給陸老的虎骨酒和各種藥酒,在座的軍方高層都用過。

他們的地位很容易得到藥酒,用了下來,蘇瑾藥酒是最好的。

“是的,蘇老師的醫術得到了總醫院各位主任醫師的認可的,我聽陸團說,蘇老師希望有機會學西醫,因蘇老對外的身份是中醫,從蘇老師年幼時,就教導她學習中醫了。”

話音落下,幾人的眼裡升起了期盼,這些檔案書籍裡面大部分是涉及輻射病。

西北那邊情況有些嚴重,總醫院那邊的抽調了得力的干將,準備為西北的專家們培養醫生。

“今天領書籍和檔案回去,記得安排人進入農場,最好護著一家三口。”外交部請求到。

“陸部是神劍的團長,他能護住妻兒的。”軍方的保證道。

幾個老頭子在一起協商,希望儘快能達成一致意見,在發現蘇瑾這個人才時,軍方希望蘇瑾能去西北的基地住著,那裡的安保措施最為嚴密。

陸老和外交部那些人都反對,那邊說好聽是安保最為嚴密,實際上住的地方是最為荒涼的,走出了營區後,都是一片荒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