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周興國靈魂的洪毅,坐在研討會主持人的位置。
洪毅出任弘毅人工智慧博士後工作站主任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就已成果累累。今天的會議屬絕密級,只能在地下實驗室的會議室舉行。
第一位成果彙報的是晶片與程式組的常務副組長方興,中年男人,一看他的身材管理就知道自律很好。舉手投足間,展示出精明能幹,一點都不油膩。
他的彙報很簡潔:“球形晶片疊到第四代,九軸,三十六億軸接點每軸,總軸接點三百二十四億;六億九千個面接點每平方毫米,球芯總體體積一千七百立方厘米,超出人腦容積平均值,表面有效接點面積七萬平方毫米,面接點總數四十八萬三千億。不僅遠超量子晶片的整合度,也遠超人腦的神經元加突觸數量的總和。
但現在,我們既沒有掌握系統程式,也沒有編寫任何應用程式。如果開發出相應的程式,一定會開啟球芯的強大功能。”
洪毅知道他此刻說出這話是想要得到什麼,沒有回應他。
方興看了一眼洪毅,接著說:“我們現在的生產週期為七天,如果原材料充足,我們可以同時開工五十個培養巢,後期要擴大產能,就需要先擴建培養巢。複製現在的培養巢,每新建一個,就可以增產五十個球芯,每七天。”
洪毅給了方興一個肯定的眼神,讓第二個彙報者發言。
這是萬正友,洪毅一直以來的搭檔,現任機器意識組的常務副組長。萬正友年紀只比洪毅大不到三歲,三十剛出頭的博士後研究人員,旁人看來,他和洪毅比也就差那麼一點點。他自已也自視很高,講起話來中氣很足。
“我們對球球的表現進行了長期的觀測,驗證了洪主任和我之前的觀點,所謂意識,必須能做到自我觀察、自我調節才能叫自主意識。球球真正地具備了自主意識,有以下幾點可以證明。
球球能自主制定學習計劃,不需要提前下達任何指令;
球球能夠在學習中根據生成的問題,自主修改學習計劃,並及時調整學習方向和內容;
球球和人類的溝通中,能夠自主提出非設定的問題,很多問題超出了人類已有的認知範圍。如,人類什麼時候可以更換靈魂?
球球有了自主需求,他多次提出要接入全球網際網路,他說他想學習更多的知識。我們給定的大模型全部訓練資訊,都被他秒懂了,並且指出了幾萬個BUG。他所提出的解決方案,現在正反過來被我們學習。”
萬正友接著說:“人工智慧球球的表現,非高階表徵理論、資訊整合理論、全域性工作空間理論、預測加工理論以及量子意識理論所能解釋。不管哪種理論都不過是一種假說,對人類意識活動的表徵進行描述,猶如盲人摸象。而球球意識活動背後猶如有另一個主宰,這會讓人想到靈魂!”
洪毅雖然表面上平靜,內心裡卻很是驚異,沒想到這萬正友的腦洞一開居然直指本質。他之所以一直不把自已所瞭解到的關於球球靈魂的事情對眾人講,就是不想暴露一些事,讓萬正友的小組去觀察和發現,正好。
其他人聽到萬正友的說明,有的微笑、有的不屑。
見此,萬正友沒有繼續深入,話鋒一轉:“我們的研究進入到了瓶頸,原因就是我們給定的訓練內容限制了球球的發展,所以,我們對自主意識中最重要的創造性缺少觀察標本。因此我強烈建議,放球球進入到更大的知識海洋!”
接下來硬體耦合組和資源保障組的彙報就更加簡短,大意就是做好了擴大生產的一切準備。如,需要的硬體都已確定製造廠商並已下單定製,產量我們可以隨時調整,由於這些硬體只是我們使用,價格比預想要高出許多。
至於碳化矽也就是金剛砂的採購已經做足,簽訂了長期採購合同。
腦膠質細胞提取液已經不再需要從動物腦細胞裡提取,可以合成人工。
增加工作站經費的報告已經獲批,第一筆撥款已經到賬。
這些內容,洪毅其實在會議前都已經知道,之所以要開這個彙報會,是想讓工作站全體研究人員都明瞭研究工作的整體推進狀況,以此獲得正回饋,讓大家得到進一步的鼓舞和鞭策,從而增強信心、增大幹勁。眼見,這個團建目標已經達成。
當然,另一個目標就是把研究過程中的問題揭示出來,在討論中獲得一些反饋意見和建議。
經過討論與爭辯,最後由洪毅拍板作出如下幾個決定:
暫不新建培養巢,保持每週五十個球形晶片產能。原因是:現在還不能充分利用球形晶片的功能,如何使用球形晶片和利用球球們的智慧,需要國家層面的認可和批覆。
不放開球球連線國際網際網路。原因是:需要進行風險評估,當然也需要國家層面的認可和批覆。
申請將NFK大學的電子圖書館資訊納入訓練模型,以便進一步觀測球球的學習表現和意識發展。
繼續開展與球球的互學及觀測活動,並不斷推出應用程式。
分製造業和非製造業,分別進行人工智慧服務需求調查,探討應用場景建設,掌握有效的應用需求。
這位周興國之魂的洪毅,其實也是球形晶片以及球球之父,他內心是希望球球和今後更多的“超球球”們,展示出更多更驚人的才華。但他也是愛國者,也是具有人文情懷的“愛人類者”,在未知風險是否可控的問題沒有解決之前,他寧願放慢腳步。
當然,也絕不能就此停下。全球範圍的“人工智慧”競爭早已白熱化,誰能技術領先誰就能登上制高點,從而引領全世界。
他周興國雖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但也深知科學和科學家都有國界,更深悉落後就會捱打的叢林法則,也就從來都沒有被偽善的祈禱聲、唱詩聲、唸經聲所淹沒和同化。不能做引領者就要被壓榨、被控制甚至被奴役的規律,從古至今一直沒變。
從他個人的角度論,既已替洪毅再活一世,就要有對得起洪毅的成就,在他做出“借體而壽”的決定時,就註定了他要隱藏在洪毅的外表之下,幫助洪毅摘下世界文明之塔尖上最璀璨的明珠。
散會之後,洪毅留下了方興、萬正友和另外兩位小組長,他們要進一步確認行動細節,並繼續商討向上呈送的報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