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用了三天的時間,仔細分析各個細節,並對一些認知分歧,進行了反覆辯論,大致認可這些結論和猜想後,洪毅又提出一個新猜想:球球的學習速度超出之前人工智慧的五萬倍,這應該不僅僅是球芯這個“類人腦”的強大運算功能造成的,應該也與靈魂的參與有關?!
周興國頓了頓,對洪毅說:“實際上,利用腦機互聯裝置捕捉到的海量人腦電磁波訊號,可以解析出人腦電磁波訊號的資訊編碼特點,多年研究後,我成功了。
當時我猜想,如果按照這樣的特點,向人腦傳送編碼資訊,人腦是不是就像自已聽到、看到、感到的一樣,獲得對事物的全息感知。
這一猜想也得到了驗證。
我進一步推測,電腦接受人腦訊號總是“隻言片語”,而人腦直接接受電腦訊號(不是靠螢幕顯示的那種)卻非常難受,主要的原因是人腦接受和發出的是資料團(我將之稱為混沌資料),電腦接受和發出的只是資料鏈,並且這兩種資料的編碼方式應該也不相同。
沿著這個思路,我發現了鏈式資料和混沌資料之間的轉換邏輯——Q語言。
球球的“身體”裡,除了“球芯”這個集傳統電腦的CPU、GPU、記憶體、硬碟為一體的思維核心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資訊編導器,它相當於人類所有感覺器官的總和,這是我這些年最重大的研究成果。
當訊號編導器接受現有電腦的鏈式資料時,將資訊編制轉換成混沌資料,再傳送給球芯;如果接收的是人腦發出的混沌資料,就不進行任何處理,直接傳送給球芯。實現這種傳導的“翻譯”就是Q語言編寫的資料轉換程式。”
周興國接著說:“現在回到你的問題。起初,我一直嘗試用Q語言給球芯編寫一個驅動程式(或進一步給個操作程式),但我一直不知道從何入手。後來在夢中悟到,人腦也沒有啟動程式啊,球芯是不是也和人腦一樣有了能量就可以自主執行?
驚醒之後,我覺得值得一試。這不,我們第一次啟動,就驗證了球球能自主執行的猜想。後來我的靈魂進入球芯,又明白了自主執行是因為有了靈魂入住。”
如醍醐灌頂的洪毅,再次興奮不已。接著也提出了需要繼續研究的問題:
靈魂是什麼,離開宿主後以怎樣的狀態存在?靈魂又是怎樣尋找宿主的?
靈魂離體之後,大腦中的意識會有怎樣的變化?是逐漸消散還是長久保持?
靈魂是怎樣攜帶意識的,靈魂離開宿主後攜帶的意識怎樣變化,會不會消散?
靈魂發展壯大自已的機理是什麼?什麼條件下,靈魂會被另一個靈魂吞噬?
疑問越多,洪毅對周興國教授在球球中的感受就越有興趣,這些問題都與他所研究的人工智慧意識課題緊密相關。只是,無論周教授怎麼描述,他都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於是,他對周教授說:“老師,我必須進入球球親身感受!”
周興國想了好一會,“不是不可以,但必須做好更加充分的準備,要確保萬無一失。”
洪毅哈哈一笑,“老師,您今天不也是有驚無險嗎?”
又笑了兩聲,繼續戲謔地說:“就算靈魂無法迴歸,不是還可以借球球永生嗎!”
周興國愣住了。差不多十分鐘之後,才慢悠悠地說:“小心使得萬年船啊!”
又過了一週。洪毅和周興國再次來到深藏於地下的球形空間,今天是洪毅進入球球的日子。之前,兩個人反覆推演,把每個細節都捋了又捋,直到兩人都覺得沒有了任何漏洞,才定下今天的工作任務。
他們沒有向外界說明這次實驗的目標,包括工作站的任何人,只是以一般的測試為由進行了實驗登記。在周教授提出要不要在小範圍內通報一下時,洪毅態度堅決地反對:在獲得能被反覆驗證的結論之前,不洩露任何訊息。作為人工智慧意識研究子專案負責人的洪毅,他有權作出這樣的決定。
進入球形空間後,一切按部就班,駕輕就熟。
和之前相比,座椅換成了具有更好支撐的全包圍,包括手、腳和頭部都有更好安放和保護的設施,針也是被消毒液浸泡著的短款中醫專用銀針,還備好了能快速提供能量的飲料和食物。升級後的人腦脈衝訊號源裝置也已安裝除錯完畢。
一個新增的重要設施,是聯機人肉體資訊的專用反饋通道。各種觀測資料透過這個通道,反饋給球球和另一個觀察者,使得佔領了球球的靈魂,能隨時獲得關於本尊肉體的全部資訊,而不會出現周教授曾遇到的聯機通道失效,靈魂和肉體無法聯絡的狀況。
另一個重要的新增,就是增加了一條周、洪之間的腦、腦連線,必要時,為靈魂迴歸提供新的支援。
洪毅穿戴好裝置,周興國開啟觀察儀器,按下啟動鍵。
洪毅順利進入到球核,同樣遇到了一個剛剛進入的靈魂,沒費什麼周折,洪毅的靈魂吃下了那個弱小的靈魂,並能明顯感覺到自已的意識強度增長了許多。
順利控制球球之後,顯示屏上顯現一條條資訊:
靈魂的確是大量存在的,要不,怎麼可能剛開機就有了靈魂入住?
球形晶片的確能吸引靈魂入住,我的靈魂現在就住進來了!
意識是受靈魂控制的。
被吞噬的靈魂本身沒有攜帶記憶資訊,有的只是進入球球后獲得的資訊,這或許說明離竅的靈魂不能永久維持意識資訊。
我能清晰獲得我的身體狀況資料,但我的意識不能感知我的本體,這很奇怪。
意識不是屬於肉體的嗎?靈魂是複製了意識記憶,還是“拿”走了肉體全部的意識?
洪毅不停地將他在球球裡面的感受和思考釋出在顯示屏上。這些感受和即時思緒十分重要,正在被記錄,這也正是這次實驗需要獲取的資訊。
太奇妙了,太多問題了,我想在球球裡面要多待會兒。
……
嗯,我怎麼得不到我的肉體資訊了?
老師,老師!是有什麼問題嗎?
……
那麼我現在回來吧!
老師,你怎麼了,你怎麼沒有反應?
你是身體出了問題嗎?
……
我還是不能自已迴歸,我需要您的幫助?
教授,你怎麼了?怎麼不回應?
啊……。
顯示屏息,一片黑暗。
……。
“應急處嗎,我是洪毅,快,周教授在實驗中突然昏迷了,你們趕緊來人,並準備好救護車。”
十分鐘後,周興國被抬進了救護車,除了深度昏迷,其他體徵正常。
一個小時後,周興國住進了ICU特護病房。深度昏迷中,心跳較緩。
七個小時後,周興國深度昏迷中,心跳微弱。
九個小時後,周興國心跳終止,呼吸終止。
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失去了靈魂的肉體不能長久存活。得出結論的人是在辦理周興國喪事的周興國本人,不過,他現在是洪毅。
三天後,周興國教授遺體告別會在殯儀館舉行,重量級人物出席,殯葬規格超出常規。
七天之後,洪毅接受媒體採訪,表示要繼承恩師遺志,把人工智慧研發工作做得更好。
三個月後,署名洪毅的論文《人工智慧自主意識產生模式新猜想》在國際頂尖學術刊物《腦科學與人工智慧》上發表。這篇論文雖然提出了產生機器意識的靈魂模式猜想,但並沒有提及人工智慧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