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被萬氏點到,錢氏本不想參合到這一趟渾水裡,但是,今天這住店的錢,要是萬氏真的肯出,那能住這肯定好。
錢氏看了看兩個凍得瑟瑟發抖的孩子,最後還是開口了。
“娘,小勇和小強還小,這天寒地凍的,兩個孩子受不住了。看這天氣,接下來這一路只怕會更冷。”
“這一路上要是休息不好,小勇和小強的身體只怕受不住。”
劉婆子看了看兩個孫子,又看了看萬氏,“你真的願意出錢?”
“婆母,瞧瞧您說的,我真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這一次真的我出錢。”
劉婆子瞥了萬氏一眼,才開口道:“好,那你現在就掏錢。”
劉家最後還是住了這家客棧,只不過,他們住的是普通的房間。
長縣畢竟是長縣,這裡的客棧沒有大通鋪,最後劉家開了普通房。
安頓好劉家人,宋景山才回了小院,將劉家的情況告訴宋家老夫人。
在空間裡打坐的夭夭自然而然也聽到了這動靜。
夭夭又開始吐槽了。
【這個萬氏會這麼大方?我怎麼覺得這其中有貓膩呢?】
“主人,就是有貓膩,這個萬氏,在原文裡雖然沒有詳細的寫。但是,我知道啊。”
“主人,你可得長個心眼啊。這個萬氏不是盯上你爹了,就是盯上你舅舅了。”
這件事,之前夭夭也感覺到了。
但是,宋家這一路上跟萬氏接觸的時間也不多,所以,她覺得萬氏應該找不到這個機會才對。
可這個萬氏居然到現在還沒有放棄?
【不行不行,萬氏是個什麼玩意,真是沒有自知之明。】
“主人,這個萬氏不過是不想過苦日子了,只要你的家人小心一點,就不會有問題了。”
【話雖然這麼說,可是我舅舅,還有我爹,他們都是那種鐵憨憨,這種小心思他們哪裡知道啊?】
夭夭這會兒正被宋家老太太抱著的,哪怕,小傢伙看起來在睡覺,但是,只要夭夭在吐槽,哪怕是在空間裡吐槽,一家老小,只要在一定的空間內,都是可以聽到的。
這不,現在在房間裡的宋景山還有宋家老太太和白茹以及宋清婉,臉色都有一些異樣。
最後,還是宋家老太太先打破了沉默。
“老大,以後你和阿天不要接觸劉家那邊了。”
宋景山微微一愣,但轉念一想, 自家娘雖然跟劉婆子關係還算不錯,但劉家那邊那還有兩個女人呢,自己一個大男人跟劉家那邊接觸,的確有點不妥。
“行,娘,天色不早了,您早點休息。”
宋景山急匆匆的退出去了。
從宋家老太太的房間出來,宋景山都燥得慌,他是真沒想到,萬氏有這樣的心思。
還好,之前他直接避開了,不然,讓那萬氏粘上來,他就是長了嘴也要說不清了。
不行,以後,不僅是萬氏,劉家那邊能不接觸就不接觸。
還有其他女人也是,千萬不能讓別的女人抓住機會粘上來。
他還不想被他家娘子揪耳朵。提起揪耳朵,宋景山想起一件往事。
那是他娶白茹之前的事了,那會兒,他娘看他年紀大了,一直沒有娶媳婦,著急得不行。
就讓媒婆幫忙相看,結果,有一個媒婆還想著將萬氏介紹到他家。
那媒婆將那個萬氏說得天上有地上沒有,好在他娘機警,也沒著急他娶媳婦的事,去萬氏孃家那個村子走了一趟。
回來之後,他娘氣得將那媒婆打了一頓,那之後,再也沒找過媒婆。
如果不是後來遇到了白茹,他還真有可能毀在那些亂來的媒婆手裡。
現在回想起這事,宋景山還有點後怕,如果不是當初他娘警醒,他搞不好就真的娶了萬氏了。
一想到這些事,宋景山手臂上的寒毛都豎起來了。
萬氏還不知道因為自己的一系列行為,已經把宋景山嚇到了,並且,宋家眾人也對她警覺起來。
以後,她想要找什麼機會搭上宋家這條線,基本上沒可能了。
第二天,天氣不錯,清晨的小院陽光灑下來,透著一股溫暖。
宋家人都勤快,一大早就起來了,小院裡有一個小廚房,正好方便了宋家人自己做飯。
獨立院子做什麼都方便,宋家眾人難得的吃了一頓豐盛的早餐,人人都吃得肚子溜圓。
唯獨夭夭不高興,畢竟還小,再好吃的東西也進不了嘴。
只有進入空間的時候,能夠弄點空間裡的吃的。
宋家人收拾好東西,就去找劉家人了。
劉家人的精神狀態不太好,顯然是昨天沒有睡好。
也怪不得,為了省錢,劉家人昨天只開了一間房。
一家六口擠在一間屋子裡,還有兩個大男人,總歸不太方便。這不,折騰得誰都沒睡好。
現在,劉婆子只想快點離開長縣,她想著只要離開長縣了,回頭,他們在路上哪怕住在破廟裡,恐怕都比現在強。
不過,劉家人有點擔心。
“宋家妹妹,咱們現在出城,不會被那些難民圍起來吧?”
“劉家姐姐,這一路上只怕少不了難民,咱們也不可能一直躲在這裡。”
宋家老太太不好直接跟劉家人說,後續還有更多的災難。
現在遇到的難民還只是因為雪災,吃不上飯的這群人,這些人還不至於太兇殘。
根據夭夭的說法,雪災之後就是大旱,大旱之後,就是蝗蟲瘟疫。
到那個時候, 大楚吃不上飯的人更多,等到那個時候再想著走,就走不掉了。
所以,宋家是絕對不會在這停下去的。
看宋家人這麼積極的要離開,劉婆子也做了決定,繼續跟著宋家人走。
“老大家的,老二家的,老大還有老二,現在開始,你們要將糧食還有貴重的東西貼身放著。”
“咱們每個人都要帶點東西,記住了,東西千萬不能離開自己的視線。”
“知道了娘。”
其他三人都點頭,唯獨萬氏一臉心不甘情不願。
但劉婆子沒時間跟萬氏計較。
她總有一股不好的預感,既然自己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倒不如一開始就跟著宋家人走。
於是,宋家人坐牛車,趕著驢車離開,而劉家人繼續苦哈哈的推板車。
看到這一幕,萬氏的小心思又轉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