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9章 作戰會議

西面的応州城唐軍坐鎮応州,又手持火焰噴射筒,幾乎固若金湯。

南北兩面唐軍士氣旺盛,又在他們攻城時以逸待勞,正是一鼓作氣的時候,反觀晉軍卻已經進入三而竭的階段。

即使他知道東面會有部隊埋伏,他仍然別無選擇。

如果把秦洛的包圍陣的南北西三面比做“壺”,那獨孤世忠的兵馬就相當於“蓋”。

往東,或許他還能從“壺”和“蓋”之間抓住微小的機會讓一部分部隊逃脫。

更何況,他太自負,接受不了自己的失敗,更接受不了喪家犬一般逃出包圍。

秦洛或許就是拿捏住了他的性格,也或許沒有,因為即使他識破計劃,他也沒有全身而退的好方法。

他的失敗,幾乎是註定的。

……

応州城附近。

秦洛坐在沙盤前,不斷推演著燕雲十六州的局勢。

與東方無敵看法相同的是,秦洛也知道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燕雲十六州落入手中如探囊取物般輕鬆。

但晉國絕不會將燕雲十六州拱手相讓,東方無敵的失利勢必會引起晉帝的重視。

晉國的援軍一定不是小打小鬧的添油戰術,極有可能會出動大規模的部隊。

秦洛猜測這個數不會低於八萬。

結合晉國的國力來看,大約就是十萬,就是晉國短時間內能調動的極限兵力了。

當然這並不意味晉國只能出動十萬兵力,只是大規模部隊出動,需要的糧草補給,抽調的兵力都不是小數目。

戰爭不僅僅侷限於戰場。

軍隊背後國家的經濟實力,對戰爭的重視程度,都是決定戰爭勝敗的根本因素。

晉國出動部隊的戰爭目的是守住燕雲十六州,不讓它們落在唐國手中。

在晉帝看來,這場戰爭其實是一場“不必要”的戰爭,他沒想到唐國竟然真的敢出兵。

因此對於這場戰爭的投入,晉帝的心理底線是很低的,在他看來,這屬於“意外地”投入。

贏了也只是保住本就歸屬於晉國的燕雲十六州,它的戰爭預期獲益很低。

只是礙於它的風險高,晉帝才準備發動十萬大軍。

事實證明,秦洛的想法有道理,晉國出動十萬援軍,與秦洛的想法不謀而合。

秦洛指向三河鎮。

這是坐落在儒州城以南三十里的一個小鎮。

他沉聲對幾個將領道:“三河鎮將是此戰關鍵,晉軍援軍初來乍到,很難做出什麼奇襲的舉動,他們一定會以穩妥為主,去接應東方無敵的部隊。”

陸信接道:“這麼看來,三河鎮將是晉軍必經之地?”

“沒錯。”

秦洛點頭讚許道。

“北面是晉軍行進的最容易的方向。

西面不用說,想從西面過來不僅需要繞行,還有応州城守在那裡。

東面有一萬騎兵,三萬步兵,是塊難啃的硬骨頭。

沒有以較小損失拿下的把握的情況下,晉軍不會貿然打過來。

南面是我們的三萬人馬,而且晉國援軍如果從南面襲擊需要繞行一段。

只有北面,部隊數量最少。

相對來說從北面突擊要走的路程更短,東面與南北兩面又存在缺口。

晉軍為了求穩妥,一定會從東北方向派精銳襲擊,撕開缺口,以此為突破口接應東方無敵。”

秦洛冷笑著,心中道:“看來,你們晉國還完全搞不清狀況啊!等過陣子你們才知道什麼叫後悔。”

此時,一個將領道:

“那我們從正面進攻,儘快拿下東方無敵,徹底切斷他們匯合的希望,讓晉軍無功而返。”陸信提議。

“不妥。”

秦洛搖頭。

“這樣雖然是最直接的辦法,但收益沒有那麼明顯,我們的人馬難免有所損失。”

“而且晉軍一定也會做出我們會進攻東方無敵人馬的判斷,他們不可能坐以待斃,眼睜睜地看著我們拿下東方無敵。

“困獸猶鬥,強行想拿下東方無敵的部隊,難保他們會不會破釜沉舟,與我們決一死戰。”

秦洛緩聲道。

“依本宮看,圍而不戰,去阻擊晉國援軍,才是上策。”

“東方無敵的部隊已是人困馬乏,留下部分人,做出包圍的陣仗,讓他們時刻處在恐懼中,他們也不會分辨出來。

“而我們的部隊大可以以逸待勞,不斷消耗東方無敵部隊的精神士氣。”

“晉軍以為我們會拿下東方無敵的部隊,在路上對我們的防備就會減弱,正是阻擊的好時候。”

秦洛站起身來。

“本宮帶領南北面三萬大軍,去三河鎮,阻擊晉軍,打他們個出其不意。”

陸信暗暗心驚。

殿下的計謀不按常理出牌,勝在路數奇詭,令人防不勝防。

陸信也明白這招他們這些將領玩不轉。

這要建立在堪稱恐怖的洞察力和預見性,極為大膽富有新意的的戰爭意識上。

也需要極度敏銳的戰爭嗅覺和更為激烈的戰爭節奏。

在秦洛身上,陸信才明白什麼叫做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

太子殿下果然是恐怖!

……

半日後,三河鎮。

秦洛率軍馬不停蹄地趕到,還沒停下來喘口氣,秦洛就開始召集眾將開始作戰會議。

“眾位無需拘謹,大膽發言。戰爭需要的不只是一個人的智慧,還需要大家集思廣益。”

秦洛說完,眾將均是坐在座上皺著眉冥思苦想。

趕來的李存孝率先開口:“打仗打的就是一個勢頭,既然我們有炸藥包和火焰噴射筒這等殺器,何不好好利用我們特有的優勢,殺一殺晉軍的銳氣。”

陸通道道:“炸藥包和火焰噴射筒雖然強悍,但還做不到大規模列裝,晉國援軍規模龐大,恐怕難以對其造成震懾。”

獨孤世忠點頭:“陸信說的沒錯,我們大可以依託地形。三河鎮周圍河流湍急,棧道稀少,正是易守難攻之勢,我們只需把持大橋,把晉軍堵在三河鎮外。”

李存孝也此時又道:“我們不一定要全部用炸藥包和火焰噴射筒,集中起來先攻一點,然後派出部隊強襲,出其不意之下,晉軍計程車氣定然會瓦解大半。接下來對抗也會輕鬆許多。”

獨孤世忠道:“晉軍人數眾多,即使我們強襲,打擊了一部分晉軍計程車氣,但對晉軍總體士氣影響有限。晉軍將領也不會坐以待斃,看著晉軍士氣低落下去。”

“何況主動出擊我們的部隊也會有所損失,火焰噴射筒和炸藥包固然強悍可也不會躲著唐軍士兵專門找晉軍。”他補充道。

幾人雖然都在討論,但是也算各有各的看法。

秦洛淡笑道:“打仗這件事,身為指揮官做出的決策必然是會左右戰局的。你們都有自己的想法,這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