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懷蘭帶著五個孩子到了孃家。
她住的近,跟嫁在本村也差不多了。難得好幾天沒見過人,蘇外公和蘇外婆就覺得,好像有些日子沒見了。
難得連蘇外公都連連問了好幾句,出門在外,是不是都順利。看起來比平時囉嗦了。
蘇外婆趁著女兒說話的功夫,打量了好幾眼,總覺得閨女出門在外,吃了苦頭。
想到什麼,蘇外婆又跟小兒媳白荷花說道:“老二家的,咱家裡還有白麵,你小妹又給咱們帶回來肉票,中午買肉包餃子吃吧。”
白荷花連忙答應,又去抽屜裡拿了錢,接過蘇外婆遞過來的肉票,跟眾人打了招呼,就出門去買肉了。
這蘇外婆跟姚老太太完全不一樣。她清楚自己只是個繼婆婆,雖然孩子跟她親,可她自己得有點數。
再說了,管那麼多幹嘛呢,少操心還自在些,反正家裡有老頭子一口吃的,也缺不了她一口吃的。
所以蘇家的家用錢,糧本糧票這些,都放在堂屋靠牆角一個抽屜裡,誰要買東西,說一聲就好。
這些家用錢,也沒用到老頭子的老本,都是每個月全家人開到的錢。
人心換人心,當初老二剛定親時,蘇外婆心裡也忐忑,怕小兒媳處不好,她這個繼婆婆難做。
當時老頭子特意寬慰她:“白荷花這姑娘,看八字錯不了。是個天月德都全的八字。”
用老頭子的話說,遇到這種八字命局的媳婦,家裡男人出門在外,成年累月不回家,這樣的媳婦在家裡,照顧上上下下,老老小小的,不光會持家,還很賢惠,更不會有別的花花腸子。
這八字命局,就是個標準的賢妻良母。
至於說,這錢財就這麼隨便放著,那白荷花不會扒去給孃家?
誰還沒有個孃家?娶媳婦時,給人孃家一點彩禮,就想把人姑娘的一輩子給買斷了,讓人姑娘跟孃家徹底沒關係了?
當然不是吧。
白荷花也確實很會做人,跟蘇外婆相處二十多年,也就一開始頭兩年,彼此不知道脾性,才有點彆扭,後來瞭解了,那真是堪稱模範婆媳。
蘇外婆也會做人。
她偶然得了件什麼東西,又覺得可留可不留的時候,便會讓白荷花拿回孃家,去送給白老孃。
當然了,蘇外婆也不是天天這麼做。升米恩鬥米仇,她也懂。
再說,她親生的小女兒嫁的這麼近,不說天天回孃家,那也差不多了,小女兒能在孃家一口東西不吃?吃了東西,哥哥沒意見,這時間長了,嫂子能沒意見?
所以啊,日子都是將心比心,這麼比著過的。
對於女兒一家這麼多口人回孃家,她還想著特意買肉,用上大孫子換回來的白麵,吃上一頓肉餃子,那說的也有底氣。沒看白荷花二話不說,拿了錢票就出門了?
這早飯剛吃完,蘇外婆已經開始張羅著午飯了。那邊蘇懷蘭還特意拿出大哥一家的照片,讓蘇外公看看兩個小重孫。
人老了,看見孩子就高興。
蘇外公看見豆豆和包包兄弟倆的照片,喊蘇外婆也來看,還要求把自己那副老花眼鏡拿過來。
一時間又問到老大一家,每個人的工作等等。
提到孫女永靜,卻說她的婆家條件差點,蘇外婆又舊事重提:“這孩子,當年非要自己談,你說三個兄弟讀書都不及她,她還考了箇中專……”
蘇永靜的丈夫楊文柏,是她在中專同學,可家裡兄弟好幾個。這城裡跟鄉下不一樣,鄉下沒工作的,都去種地,總有個營生。
這城裡的,沒有工作,那家裡的生計就艱難了。
楊家六個孩子,楊文柏自己考上了中專,跟蘇永靜一起分配到一家化工廠當技術員。底下五個孩子,只有老二接了楊母的班。
楊父年齡不到五十,在鋼鐵廠那是八級老技術工人,要是讓老三頂班,老三得從學徒工開始幹起,這工資一下就少了一大截,所以老楊家不捨得讓老三去頂楊父的班。
這兩個孩子裡,還有最小的兩個女孩,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初中。
提到那賣臨時工的事情,蘇懷蘭也就將楊家情況跟老父親嘮叨一遍,最後才說:“那臨時工,大嫂花了一百五買下來的,不知街道上誰說漏了,有人就想花一百六買下來。大嫂想要一百七,那人不幹。”
蘇外公點評:“老大媳婦也是要強,十塊二十的,有什麼好爭的。”
蘇懷蘭沒理會老父親,接著說道:“大嫂也是想,便宜外人,不如便宜親戚,就問永靜,她小叔子楊家老三幹不幹。”
蘇外婆問:“這個工作,楊家老三接著了?”
蘇懷蘭點頭:“可不是,那老三今年都快二十了吧,再找不到工作,聽說就要去支援邊疆建設。大嫂也沒多要錢,就要了他一百六。”
蘇外婆聽話聽音,雖沒去過申城,也知道那地方特別大:“那這老三上班的地方,離家裡挺遠的吧。他這平時怎麼住啊?可別去打擾老大一家子。”
蘇懷蘭:“大哥家的房子確實足夠大,楊家人一開始也動了心思,問能不能租一間。大嫂沒同意。這親戚裡道的,租一間房,那平時開火吃飯呢?算不清楚。”
大嫂又多嘴跟那於主任說好了,讓楊老三就住在回收站,裡面給他一個床鋪的地方就行。點個煤油爐子自己隨便煮點東西吃。我看那楊老三應該還行,看著還老實。”
蘇懷蘭終於將大哥一家的情況,基本上都跟老父親彙報完了。這邊姚繼宗早就等得不耐煩了。
蘇小舅去大隊幹活了,這不還有外公在家嘛。
姚繼宗就將那報紙掏出來,跟寶貝一樣,拿到外公面前,笑眯眯問:“外公,您看看,這個報紙有什麼不一樣嗎?”
蘇外婆也跟著奇怪:“這什麼報紙,還當成寶貝一樣。”
蘇外公也接過來,又把旁白的老花眼鏡戴上了,看了幾眼:“阿宗,你到底是想問什麼?這報紙沒什麼特別的。”
姚繼宗不滿意外公的答案,又特意翻到那個通緝令:“外公,那這個新聞呢?這個有沒有什麼特殊的?”
蘇外公仔細看了看:“我這老眼昏花的,這報紙好幾年了吧,就算是新報紙,也難為我老頭子!等你小舅回來,讓他看看。”
白荷花買回一斤豬肉,又問:“爹孃,咱中午吃四季豆豬肉餃子吧,包一種餡兒。要是包韭菜肉的餃子,老人家吃多了怕不舒服。”
蘇外公只點頭也不說話,蘇外婆什麼都好,只讓她決定。
白荷花便轉身去菜園裡摘豆角,姚倩帶著兩個妹妹也過去幫忙。
蘇懷蘭又將袋子裡最後一件禮物拿出來,跟爹孃交代清楚,臨了不忘提醒一句:“大哥大嫂一再交代我,讓我一定提醒你們兩老,給你們買的奶粉麥乳精,你們千萬要喝。”
蘇外公擺擺手毫不在意:“拿去給幾個孩子喝。活的太久,浪費!”
菜地就在院子裡,白荷花聽到這個話,忙開口:“爹,您快‘呸呸呸’!娘,您好好說說爹。”
蘇外婆只是笑,卻什麼都沒說。
蘇懷蘭卻瞪了老父親一眼:“我好幾個孩子,大哥大嫂還能少了我那份?”
院子裡很熱鬧,大家每個人都有禮物,不是吃的,就是用的,又聽到親人過的不錯,不是電話裡的“報喜不報憂”,尤其蘇外公,那是比過年還高興。
也不知道蘇外公想到了什麼,又問:“蘭丫頭,你看著你大哥家的房子,比著他們左鄰右舍的房子,怎麼樣?”
蘇懷蘭只稍微遲疑了片刻,就反應過來:“爹,大哥家的房子寬敞,可比他們家寬敞的不是沒有。人家還有住花園洋房的呢!那房子真洋氣,真漂亮,看著跟公園一樣。大哥住的那條巷子裡,房子都差不多。”
蘇外公搖頭:“花園洋房有什麼好的。沒見識!你說老大家的房子,從外面看,也不出頭?”
蘇懷蘭又說了幾樣特徵,反正不管怎麼比較,跟鄰居比,就那樣:“當然了,爹,那弄堂裡,好幾戶住一棟洋房的,那住的真憋屈,咱們至少還有個院子,能轉開身,曬個東西。”
蘇外公:“你的孩子多,眼看也都大了,既然已經分家,正好起個新房子吧。”
蘇懷蘭的表情有點愣怔,這說大哥家呢,怎麼就說到讓她建新房上了?
蘇外婆有點擔心:“蘭丫頭起房子能行嗎?不犯錯誤嗎?”
蘇外公:“蘭丫頭兩口子,都是普通小老百姓,家裡孩子多了,住不下,能範什麼錯誤!沒事,儘管起新房。”
蘇懷蘭又想到一事:“爹,我還是等到年底再說吧,這剛分家就起房子。分家時,只要認識的,都知道我們就分了150塊錢。這錢哪裡夠?大面上,說不過去的。”
蘇外公點點頭:“你自己有打算就行。”
他們正說著話,蘇小舅上工回來了。
姚繼宗第一個站起來喊了聲:“小舅!”
蘇小舅打趣他:“哎呦,這好幾天沒見,想小舅啦?”
誰知蘇小舅的話音剛落,本來在玩菜的姚月,卻看著他身後進來的蘇永樂,小短腿倒騰過去:“哥哥……哥哥!”
這可把院子裡的人都驚住了。雖然蘇永樂很喜歡這個奶娃娃小表妹,可惜姚月很高冷,親誰不親誰,要看她的心情。
今天出奇景了,滿身腥臭味的蘇永樂,竟然得到姚月的親自迎接!
院子裡眾人都在笑。
白荷花笑著問:“你怎麼跟你爹一起回來的?你早該回來的。”
蘇永樂在船上下漁網,他下工的時間比蘇小舅早得多,他知道今天小姑一家都來了,便去幫著父親,把漁網整理晾曬完了,還能早點回家。
蘇永樂答:“我去幫爹了。”
等他沖洗過換了身乾淨衣服,這才逗姚月:“月月,再喊哥哥!”
姚月讓他抱了,還伸手指著姚繼宗:“去,哥哥……”
有人幫她翻譯:“她要去找親哥。”
院子裡的大人們,都覺得小孩子逗趣好玩,沒人想到別的。
可姚倩姐弟幾個,卻互相對視一眼,心裡各有一番猜測。
姚繼宗也試探著問:“小妹,你想要什麼?”
姚月蹬著腿,表示要下來。
被放到地上後,姚月扯著姚繼宗的褲子,說:“哥哥,紙!”
姚繼宗心念一動,將那張寶貝報紙掏出來:“是這個紙嗎?”
姚月點點頭,又指著蘇永樂:“給哥哥!”
姐弟幾個一下子明白了,原來,姚月頭天晚上說的“哥哥”是“表哥”,而不是親哥!
院子裡的大人們,也都不再笑了,兩歲多的女娃,特意要求將申城的一份往年報紙,交給表哥!
要說這裡沒什麼,誰也不會信。大家都在看稀奇。
蘇小舅洗好手:“鋼蛋,你隨便說三個數吧,不重複的三個數。我來看看。”
蘇永樂說了一個:“那就……358。”
蘇小舅點頭:“嗯,火風鼎卦,變火山旅卦。行了,你小子運氣來了!”
蘇永樂只笑,卻也什麼都沒問。
姚繼宗在旁邊看著:“小表哥,你都不問問?小舅這麼說,你都不好奇?”
蘇永樂竟然沉得住氣:“這有什麼可好奇的。知道太多,可能沒什麼好處。”
蘇外公點頭:“永樂,這樣就對了。”
蘇外婆惦記女婿:“阿宗,你跑得快,趕緊跑回家一趟,去喊你爹過來吃飯。你們都來了,留他一個在家裡,不像樣。”
蘇懷蘭說了一句:“家裡有吃的,跟我回孃家蹭吃的,臉皮真厚。”
蘇小舅說妹妹:“五十步笑百步!阿宗,快去喊你爹來。”
包餃子這種活,就喜歡人多,人多效率就高。
這餃子剛下鍋,姚德業和兒子,父子倆也就進門了。他們還拎著一份剛撈上來的魚,也不算白來蹭飯的。
蘇家午飯吃的是肉餃子,當然了肉少菜多,不管怎麼樣,那還是實打實的肉餃子,咬到嘴裡,連湯帶油,真是香得很!
飯後蘇懷蘭又多問了一句那胥同志,丫頭們跟她說了,幫忙替海鮮乾貨,找銷售門路的事。
白荷花連忙說道:“你們娘幾個一來,我們一高興,就給忘記了!”
蘇外婆也道:“別說你,我也沒想起來。人家胥同志真不錯,我就提了一句,他真給放在心上。他今天一大早正好走這條國道,路過這裡,來家裡說了。”
他說他這輛車帶不了貨,車上的貨怕沾上味。但是小廖那輛車能帶,後天一早也經過這裡,還說那輛車往北邊送果菜的,都是入口的,能帶上海鮮乾貨。”
白荷花又想起一個事,提醒婆婆:“娘,人家胥同志還給了一個紙條,上面寫了收購價,您別忘了給蘭妹。”
蘇外婆答應一聲,又說:“這個我可記著呢。”
老太太從口袋掏出一張紙條,疊的闆闆正正的,遞給了閨女。
有了這個,一家人又有了事做,姚倩被蘇小舅要求留下來,今日份的書還沒背誦,其他人都回去看熱鬧了。
已經有人找來蘇家,想找蘇懷蘭換東西了。
一家七口走了六口,院子裡瞬間安靜了。
很快就只有一個小姑娘的聲音:“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
別管蘇懷蘭將手上的東西怎麼換出去的,又是換了多少,反正沒人有數,這樣一來,在申城撿到的那些票,也都有了說法,能放到明處了。
當然了,那張腳踏車票,還是有點打眼,她準備過些日子,直接請小廖司機幫忙,直接給換出去。
就這樣,兩天後,姚萍姚寧姐倆一臉的怨念,羨慕的看著大姐跟著媽和小舅小表哥,一起往市裡去。
而她們卻要帶著小妹,留在外婆家裡。
姚月兩隻胳膊抱起,嘟起嘴巴表示:我十二分的不高興!
可惜她的胳膊有點短,這動作,看起來更好笑些!
等他們到了市裡,便直奔供銷社,蘇懷蘭一頓買買買,除了家裡孩子們能穿用的,剩下的,她將手裡的工業票那些,仍舊換成了毛巾肥皂雨靴這些實用物件。
反正帶回去,繼續跟人換海鮮乾貨。
四人從供銷社出來,除了姚倩,另三人身上都揹著一個口袋。
蘇懷蘭手臂一指,看著就豪氣:“二哥走,跟妹子吃香的喝辣的去!”
等他們到了國營飯店,這裡的午飯才剛剛開始,他們算是第一桌客人。
因為來市裡,蘇懷蘭和姚倩身上的衣服,都是在申城買的,看起來就很體面。
這人靠衣裳馬靠鞍,看他們的穿著,服務員對他們這一桌客人還挺客氣。
正好蘇懷蘭點菜也大方,什麼紅燒肉,紅燒獅子頭,爆炒鱔魚,蟹黃豆腐……點了六個硬菜,和四碗白米飯不說,還額外點了不少肉包子和剛炸好的獅子頭。
當然了,這肉包子和獅子頭,是要帶回去的。
幾人吃的開心,姚倩和蘇小舅先吃飽了,蘇懷蘭和蘇永樂姑侄倆還在收尾。
此時飯店裡的桌子都坐滿了人。
賣飯視窗來了個人,這人看起來很瘦,頭髮也有點長,甚至都有點蓋眼睛。
蘇小舅只看了一眼,就跟蘇永樂:“鋼蛋,別吃了,你該去辦正事了。”
蘇永樂正好吞下最後一口,順著親爹的眼光,就看到了視窗站著的那個人。
別看他還不到十七,在船上幹活,天天甩那些鉛坨子,一身力氣早就練出來了。
蘇永樂放下碗筷就走。
他知道,爹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便也不怕誤傷,直接衝過去,就將那人按在了地上。
還在吃飯的人裡,有女人孩子的,一時間嚇得叫了起來。
又有國營飯店的經理跑了出來:“哎哎,小夥子,你幹嘛?幹嘛欺負人!”
蘇永樂卻說道:“快去報警!”
“報什麼警啊?你這小夥子,發神經啦?”
蘇永樂:“我見過他的通緝令……”
這句話很管用,周圍人很快都讓開了。
大街上有巡防的,來得也很快,沒多久那瘦男人被帶走了,蘇永樂也一起跟著去了。
等人走了,蘇小舅三人也趕緊帶著東西,遠遠跟過去了。
等到周圍人少了,聽不見他們說話時,姚倩才問:“小舅,那張報紙那麼模糊,還放了好幾年,您是怎麼看出來的?”
蘇小舅:“我不用看這報紙,我都知道這個人有問題。”
三人一路問著,也跟著去了公安局,不過他們只在門口遠遠看著,等著蘇永樂出來。
這地方清淨,也沒什麼人,等人等的無聊,蘇小舅也就趁機給外甥女上課。
“那天教了你看胥同志的面色,從人的氣色,看人的死期。今天這個人的例子也合適。不過呢,這次不看氣色,看外形。”
姚倩問:“那就是看長相?”
蘇小舅搖頭:“不看長相。長相那是看美醜。你記住幾個特徵,這人啊,要是上有‘天倉’,下有‘地庫’,這人一定是個大富大貴之人,即使現在還是窮小子窮姑娘,以後也必定大發。”
蘇懷蘭搖頭:“二哥,你和爹,就是因為看面相,才替我選的姚德業?他有個難纏的老孃,就沒聽說?!”
蘇小舅本想解釋兩句,又覺得給外甥女上課更重要:“等會跟你說這個,別打斷我傳道受業!”
他又接著對姚倩說道:“這‘天倉’呢,就是太陽穴上面凸起的這塊骨頭,從眼角斜著上去。有人一眼就能看到,有人不明顯,要摸一下,可你看多了,你就知道,不用摸,那個角度一看就是有‘天倉’之人,這必定是個有福之人。”
還有這‘地庫’,你從側邊看看小舅的嘴角,再看看你孃的,是不是好像有個小小吐出來的小肉包?”
姚倩點頭:“確實有。”
蘇小舅:“這就是‘地庫’。有了這個,這個人基本上衣食無憂,是個富人。”
蘇懷蘭又提出了疑問:“二哥,你說咱們都有這‘地庫’,可前幾年,咱們不都餓肚子嗎?你這說法,是不是還有別的條件?”
蘇小舅跟姚倩道:“你媽問的好。個人命運大不過天的命運。天命如此,咱們這都是小螳螂臂,能拗得過那滾滾前行的歷史巨輪?”
姚倩又問:“那這樣說來,小舅,你跟外公會算天命嗎?”
蘇小舅臉色有點凝重:“這個事,等以後看你的造化吧。你外公會算。我也會點皮毛。”
姚倩不知怎麼想到的,便問:“小舅,是不是我從你這裡畢業了,還能去跟外公拜師學藝?”
蘇小舅:“看你的造化。說回剛才的相術。蘭妹,你別打岔,我教徒弟呢。”
蘇懷蘭點頭,抿嘴,表示自己不再說話。
蘇小舅又說:“剛才說這個人有了‘天倉’和‘地庫’,那是富足的象,如果這個人顴骨還高,那又多了一個‘貴’的象。”
姚倩:“那‘貴’到極點呢?”
蘇小舅:“‘貴’到極點,那就是紫薇入命。光是顴骨高還不夠,還要看眉毛,看耳朵,看手臂……這些太遠了,咱小老百姓,夠不著。以後再教你這些。”
這邊蘇小舅的一對一,私教小課堂上著課,時間過得挺快。
那邊蘇永樂卻遇到了難題,公安問他:“你說,你偶然見到一張申城報紙,那人是個通緝犯?”
蘇永樂回答是,可他心裡也打鼓,那報紙太模糊,真拿來比對,一般人也認不出來。
公安也不太相信:“是哪期報紙,你還記得嗎?”
這個蘇永樂真記得,他也回答了。
公安問的問題也都仔細,可還是有哪裡不太對:放了好幾年的舊報紙,這麼巧,蘇家人偶然去一趟申城,撿到了。
還這麼巧,蘇家人前兩天才從申城回來;
還是這麼巧,蘇永樂看見了,還記住了;
他不光記住了,還記住了這張臉;
巧的不能再巧的,他今天來市裡,在國營飯店吃飯,就真碰到了這個通緝犯……
連說書老先生,都不敢這麼編故事!
而那人逃了多年,心理素質非一般人能比,問什麼都回答流利,顯然是個難啃的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