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章 熬糖

“榆哥,前面院子還是按照之前種菜怎麼樣?”

“都聽你的。”兩人都是從小在村裡長大的,沒見過大宅子裡的小橋流水,自然也想不到那裡去。

更何況,對於鄉下人來說,花園肯定沒有菜園實用!

“那就還是種菜吧,不過不能像爹之前那樣亂種,最好是分個區域。”

姜桐託著下巴,手指敲了敲,“不如就按照十字型來分吧,咱們去河邊挑一些鵝卵石回來鋪上,下雨天也不會把鞋底弄髒。”

她想法很單純,這樣新修的房子,怎麼愛惜都不為過。

“可以,一會兒就去挑。”

“對了,咱家是不是也應該養幾隻雞啊?”原來家裡也是養著的,但先是過年,年後該抓小雞仔的時候,碰上了兩人成親,一路就耽擱到了現在。

“公雞捉一兩隻就行,留著打鳴,母雞多養兩隻,可以每天撿雞蛋吃!”姜桐越說越興致勃勃,還給雞仔規劃了位置。

兩人說幹就幹,當即就拿著竹筐往河邊走。

“這不是姜桐嗎?你要去對面吃席不?”

姜桐和趙榆被一個夫人喊住,對方也是從河對面的李家灣嫁來的,看姜桐似乎沒明白自己的話,跟著解釋道:“就是李根生家的孫子,叫貴平的,下個月就要成親了,你沒有收到訊息嗎?”

姜桐臉色淡淡:“我不知曉,自我出嫁就和對面沒有什麼往來了。”

“那你也不知道對方娶的是誰吧?聽說是鎮上姑娘,有錢著呢。”

於是姜桐被迫聽了對方滔滔不絕說的八卦,李貴平似乎是因為腿傷,很久沒有下地了,他想去鎮上找點活計,正好遇到了鎮上的一位姑娘被流氓騷擾,李貴平幫人打走了流氓,對方姑娘一顆芳心就此落在了李貴平身上。

這不馬上就要辦婚禮了。

姜桐笑著回了一句:“這也是樁好姻緣。”不管周圍人到底什麼心思,都和她無關,李家的事就更和她無關了。

但是她沒想到,這事和她還有些關聯,李家這幾天氛圍非常凝重,因為李家二房不願意放棄到手的好媳婦,但是這樣的家庭,自然不能聘禮拿少了。

李家如今可拿不出什麼多餘的銀錢了,李貴平就問起了當初嫁姜桐時,說好分給他家的銀子。

可當時趙滿田給的六兩現銀,只分了二兩現銀給二房,剩下的都先欠著,拿去給李滿樹還了債。

鬧來鬧去,最後同意用兩畝地當聘禮,這才談妥了婚事。

“爹,你糖熬成功沒有啊?”

趙榆天天去廚房看趙滿田折騰,見他還沒折騰出來,不禁開口讓他說說方法,他和姜桐試試。

“我就是按照他說的做的啊,先將甜菜根上面的葉子去掉,切成條,然後放進鍋里加水煮,差不多了將甜菜撈進紗布裡包住,汁水擠出來,一直熬,熬到顏色變深就成了。”

按理來說步驟都對啊,怎麼會不成功?

“會不會是甜菜不夠多?”姜桐啃過一口甜菜,確實有點甜絲絲的,但是和糖的甜味比起來還差很多。

“那就都挖出來試試。”

“會不會太草率了?”她就這麼隨口一說,要是還不成功,這些甜菜不是都浪費了?好歹也是菜,能吃好久呢。

趙滿田:“本來就是想熬糖給你們做糖葫蘆吃的,去挖吧。”

這次地裡種著的甜菜全部被三人背了回來,院子裡堆了一地。

就在姜桐拿著菜刀打算將甜菜切成條的時候,靈機一動,將手底下的甜菜切成了丁。

“我去找大伯孃借一下她家的石磨。”

王氏手裡有一個比磨坊小很多的石磨,是他們平時磨豆子的,姜桐一人扛著就回來了。

“桐娘力氣有夠大的!”趙滿田第一次這麼直觀的感受到姜桐的力氣,他之前都小瞧了。

姜桐睜著亮晶晶的眼睛,無辜極了。

“你搬磨子回來幹嘛?磨甜菜根嗎?”

姜桐點頭,她想著本來就是要甜菜根裡面的汁水,那是不是打碎了更方便?

很快她就嘗試起來了,看著鍋裡碎渣一樣的甜菜根,姜桐又是緊張又是期待,將鍋裡殘渣撈起來過濾後,就到了驗收成果最重要的一環了。

她拿著個長木勺站在鍋邊攪拌著,趙榆忽然發現姜桐似乎又長高了點,臉頰上的痣似乎也越來越清晰。

他是忽然發現的,姜桐之前面板顏色亂七八糟,現在膚色正常了,臉頰上的小痣就明顯起來,笑起來就像一個酒窩。

“榆哥,快加火啊!”

姜桐沒注意他剛才出神,連忙催促著,她作為攪拌的人感覺最是明顯,這一鍋應該要成了!

果然,經過一下午的忙碌,他們終於成功了。

“晾乾是不是就是紅糖,可以儲存了?”

趙滿田搖頭,他也不知道是不是,“你們去山上摘的果子呢?拿出來裹糖衣啊!”

對對,姜桐連蹦帶跳跑去了院子的倉房,提著一個小揹簍跑回來。

不僅摘了山楂,還摘了山桃、杏、李子。

“都試試!”

每一樣都挨著下鍋滾了一圈,再撈起來放菜板上晾涼。

“我覺得還是山楂的最好吃!桃子的第二。”山桃並不大,和杏子大小差不多,更甜一些。

趙滿田也吃了幾個,他們將鍋裡熬出來的糖,倒進了早就準備好的細竹筒裡,姜桐撈起兩個竹筒和一堆沾了糖的果子往王氏房子去。

“原來是你們在熬糖,我還說是誰家這麼不道德,饞地孩子直鬧。”

王氏接過她手裡的東西嗔了一句,“這糖可是個金貴玩意。”

村裡人大多自給自足,不管吃的穿的,能自己做就自己做,除了鹽、糖一類,鹽是朝廷把控,私人不得製鹽,糖則是因為都不會,且成本高,不是必需品。

“你二嬸家送了嗎?”

“沒有。”

“還是應該送一送,不用送太多,至少意思要到。”王氏說著遞過去一根細竹筒,“我這裡要不了這麼多,這一份就拿去給你二嬸吧。”

“這怎麼行,二嬸那邊我另外拿,這個您收著。”姜桐連忙跑開,那邊確實應該送一點,她回去就和趙榆說了,兩人同樣拿了兩根裝糖的竹筒過去。

“三弟真厲害,以後家裡是不是都不用買糖了。”周氏抱著孩子,扯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