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章 皇太極出面,大出張瀾之意外

眾團練在一起商量之中,張瀾聽得有人叫自己,聲音很熟悉,但一時沒聽出來是誰,其他人都沒聽到,再求證,其他人仍然沒聽到,張瀾一時間不知道這是哪門子的功夫?也不知道叫什麼功夫?滿屋子的人,只有他一個人聽得真真切切,其他人都靜默不語仍然是聽不到,只有他自己聽得見,連張瀾也整不明白這是什麼功夫,連聽都沒聽說過這是哪門子的功夫?這是啥功夫?張瀾按照這新鮮的功夫指引來到了一個屋子裡,一進門便大吃一驚——屋子裡有苦禪、歷月坤、胡凱,後面還坐著一個不到四十的人。

張瀾知道了,原來擁有這種怪異功夫的人是苦禪,苦禪上前一步開口說道:“崇禎是個什麼人?他是個真正的剛愎自用者,正面說的話他一句不聽,無論你是送美女還是跪地求饒,在他面前都不好使,可是太監之間放個屁,他聽得極仔細,太監之間私下裡議論放風說——袁崇煥把關寧錦軍變成了軍閥,成了他的私家軍,號稱袁家軍……皇上聽到此便去認真偷聽……滿朝百官的奏章他從來不聽,太監、宮女在房簷下的悄悄話他反倒是裝睡,伸長了耳朵偷聽了去,私下議論袁崇煥投敵賣國、縱敵長驅,眼瞅著旗人從大安口入關而不施阻止,實則是身為大清降將,名為大明將軍,乾的是明抗暗降的事……大旱之時大清全國沒有糧草,袁崇煥以貿易之名,大肆支援旗人,從而幫助清軍度過了危機……張瀾就是袁崇煥的軍師,是軍閥的核心,是叛國投敵的骨幹主力,皇上若想重新掌控國家軍隊,就不能讓袁家軍存在,鋤掉了他們才能保住軍隊……袁崇煥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他怎麼可能身先士卒?在無敵的八旗軍隊裡如入無人之境領兵衝殺?那分明是袁崇煥跟八旗鐵騎在演雙璜戲給睿智的皇上看嗎?……”苦禪見張瀾沒有直接反應,繼續說道:“你們現在已不是勤王之師,袁家軍現在在你們的皇上心裡頭就是個叛軍……”苦禪說到這裡,張瀾全然明白,這些天京城裡這樣對待勤王之師了,一切都找到了根源。苦禪繼續說“崇禎不殺你張瀾和袁崇煥,絕對是不能罷休,現在袁崇煥被抓,你張瀾及五臺山的師兄弟便成了崇禎的眼中釘,叫你來就是要救你,大明王朝是一個必然滅亡的朝代,你保她沒有用,而你保一個朝氣蓬勃的朝代還有諸多的好處,眼瞅著是隻有好處沒壞處的事你不去做,為啥反去奔向腐敗無為的朝廷?”張瀾心想——我是在您老的幫助下才得了一身的能耐,本來應該感激您老的,可是,我們幾次相遇,現已經是不能再調和的敵我的關係。你是沒有後人,不必為後人積德,沒有人指著你的孩子罵,但你是吃大明的水長大的,就不怕家鄉人傳說你賣國嗎?你幫著番幫打自己國,大明才是你的國呀,那裡有你的親人在戰鬥,你的朋友也在戰鬥,我親眼看見你親手殺了雷橫,背叛祖宗的事你也敢做?難道說你就不怕祖上不穩嗎?難道說你對國家、對皇帝就沒有忠誠嗎?

張瀾不像於松,那於松跟以前的張萌一路貨色,只要是話來了,不再經過腦子,順嘴瞎禿嚕,張瀾的身份早已不同於過去了,絕不會胡言亂語瞎說話。苦禪繼續說道:“給你介紹一下,這位便是大清罕王皇太極,我們這是到京城探查情況,路過這裡,我喜歡你的才幹,才舉薦你,讓你見見罕王,這才是值得你效命的勇武善戰之王者,真正的雄才大略之王罕,運籌帷幄之能人。

皇太極此時也沒有特別表情,他一直觀察著張瀾的一切,苦禪引見到了,皇太極還是端坐著,開口說道:“你的才幹我早就瞭解……十七歲那年,北票城外一個人赤手空拳戰勝關一刀,拯救了全城百姓,又領命剿匪,一次收編了朝陽一條龍,將頑匪變成了你的嫡系,接著鬥殺毛文龍,捍衛了袁崇煥的軍中威望地位,你又獨自擔當出使高麗和草原,訓練袁家軍,你在軍中的威信如日中天,在軍中的作用早就是骨幹核心,也深得袁大帥的依重,你才是袁家軍的靈魂人物,在你們五臺山四茬俗家弟子中,你的才幹是脫穎而出,你磊落的為人也是這次我想見你的動力。

“如你過來,若把你手下人帶來,給你一個並肩王,讓你世襲罔替。袁崇煥對你有知遇之恩,他蹲大獄絕對是不可能再出來了,我很欣賞你,他袁崇煥能給予你的我也都能給你,他不能給予你的,我也能給你!你只知袁崇煥對你有知遇之恩,難道你竟然忘了大法師對你的知遇要早於袁蠻子嗎?你恩師幾次對你施恩、留手,難道說你竟然是沒有感覺?”張瀾哪能不知道皇太極?萬想不到他竟然敢到這裡來?又萬想不到皇太極竟然是漢話流暢,說起話來沒有半點障礙。他只帶幾個隨身竟敢到京城城牆下探查情況,還安排跟自己相見,這是何等的真血性?何等的大氣魄?相較皇上所作所為形如天壤。

皇太極繼續道“袁家軍已經瓦解了,你們這些(五臺山的卒)當前已沒有了安身之地,你們既然已經反了,那麼,你就來幫我吧!只要是你點頭,我不用你的兵,你們站在原地不動,誰也不幫,我提兵便能風捲殘雲,現如今大明的江山早就是搖搖欲墜,是到處漏風漏雨的破房子,風雨飄搖的破船,只要是你張將軍不拼命死保,躲在一邊觀陣,我提兵過去摧枯拉朽,唾手可得……大明的江山還有三年的氣數,我立刻摧毀了朽透了的唬人的舊房架子,提前結束大明朝的沒落,提前這三年的稅收都獎賞給你……”皇太極的這番話張瀾聽到,就像是一炸雷在頭頂上響起,讓張瀾覺得到屋子裡全部震動,真的是晃盪一下,真是將相不和引災禍,萬不能給敵人機會,同時也佩服皇太極對時局的敏銳把握,張瀾是北方人,北方人都知道在嚴寒的冬天,屋子只要是不嚴,哪怕是針迷兒大的窟窿,那便進來斗大的妖風,這樣下去還了得,既便是自己沒有真反了,那也將是真成了賣國賊,留下了千古的罵名……那皇太極繼續說道“只要是你站在一旁,不動手,你就是我一生一世雷打不動的鐵哥們!”張瀾不同於美鈴,那於美鈴會乾脆利落地答應或者是直接動手當場幹起來,張瀾沒有表情,他跟羅振坤是一路性格,善於冷靜捉摸,沒有立即答應於否,上次跟苦禪在家相見時也是沒有表情,沒有表態,其實張瀾的精忠報國之心沒變,對大帥的忠誠沒有變,他沒見過皇上,但對皇上的忠誠是永恆的,那為啥又跟著祖大壽回返?這時,張瀾的地位比祖大壽要稍高,可他為啥隨了他的呼聲?張瀾也惱怒皇上對將士的不愛護,惱怒皇上對大帥的不公,也在惱恨城裡人對千里勤王之將士的不信任,也有保持隊伍不分裂,才隨大流跟著祖大壽撤退,是一時的興起,也是想透過撤退打一將,將城上人的軍,將皇上的軍,想逼皇上釋放袁崇煥大人。聽到皇太極已覬覦這個機會,頓時如頭頂上有雷炸響,驚得有些站立不穩,讓自己現在對皇太極投降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此時伸手直接跟苦禪及屋裡眾人開打也是沒有那個氣氛,也沒有那個動因,軍中集合訊號發出來,張瀾藉機會離開這個尷尬的現場,抱拳一一見禮,然後大大方方地離開。

張瀾走後,皇太極對苦禪客氣地說道:“看他的神態,暫時還勸不動!”

苦禪回說“大罕目光如炬,若能把張瀾爭取來,那可是難得的一個將才!”言外之意——就是張瀾比別人(五虎上將和十三太保)都有價值。皇太極介面道:“天下間人才不容易得,得此人者得天下呀……”

皇太極這一個感慨算是為張瀾又留下了重大的機緣,就算是沒有斷了苦禪的爭取念想,也就等於又給張瀾的活命機會,苦禪對張瀾是再一次手下容情。

張瀾嘴上雖然說沒答應跟隨了皇太極,可心裡起了大波瀾,前些日子自己帶著眾人去避謠、防謠,原來這些只是個造謠,真正厲害的謠是這麼造的,是直接用黃金幹出來的,是直接進皇帝耳朵裡的金玉之謠,這扎心的謠言誰能防得住?再說,跟大清的這仗還怎麼打?別說大帥被人家玩了個底掉,連皇上的性格也被人家玩了個輕車熟路,在對手的面前,武裝起來的袁家軍全是嚇唬人的假把式,怎禁得住鑽進鐵扇公主肚子裡的小小蟲兒?再說,大帥所有的密派都是傷不得人家汗毛的輕煙薄霧,看人家的工作做得多紮實,可直接操控坐在聖壇上的真神。

再一想,苦禪所預言正在一點點的實現,大帥離被千刀萬剮越來越近,開始之初,張瀾也不是不信苦禪的話,只是職責所在,讓他不敢輕信,現在已經不敢否認了,眼瞅著袁家軍的這口真氣被人家輕巧地刺破了,再想鼓足幹勁,拼死喊殺已與登天無異,已沒了那股子精神,士兵們再不可能舉著槍,嗷嗷叫,血紅著眼睛去衝殺了。

再從兩個超級領導人比較,一個是臥在龍床上是真聽,然後閉著眼睛是真信,接著就是真殺人,他殺的可都是能爭善戰最直接有用的兵部尚書,都是在一點點地傷筋動骨。另一個帶著親信直搗黃龍,在大明朝的最有戰鬥力的大軍中,在聖上的身前身後是冒死真幹。兩廂比較,大明朝皇帝成了無依無靠,兩手空空真抓瞎,另一個大清罕王依靠著三個人在大明軍中動員大明的大將,還在不斷地為自己找更多的依靠,動員更多的力量,是真幹實事兒,真實幹事兒……

欲知後事如何?請往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