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章 歸鄉

秦楠拖著行李站在許久不見的老宅子門前,滿懷思念,五年不見,再歸來,以為該是滿心歡喜,卻不曾想人心如此。

雖然對於秦楠而言應該見怪不怪,可是,人非草木,怎能做到心無波瀾麻木無感呢?

秦楠帶著爺爺去國都治病,一去五年,直到最近爺爺去世,不得已秦楠帶著行李和爺爺的骨灰回到故里。

本想安葬爺爺,然後定居自家老宅,結果當初託付幫忙租房老宅的鄰居居然擅自賣了老宅捲款跑了。

當初離開,爺孫兩人都不富有,鄰居又是二十多年的老鄰居,便把房契合同給了他,讓他租房收點房租也好減輕治病負擔。

一開始的三年每個月都會收到鄰居的打款,三年後鄰居突然告知,老宅子裡出了人命。

宅子租不出去,當時警察來調查之後因為秦楠爺孫常年不在,也沒有牽扯,後來事情了結,鄰居說出了事沒人敢租,於是斷了兩年的房租。

沒想到今天回來,去看望老村長的時候秦楠才知道家沒了,老村長是秦楠爺爺的知己好友,常年一個人在家守著老宅,三個兒女都有家室各自在外打拼。

起初秦楠本想把房契合同給老村長,但是他年紀大了,距離秦家老宅又有一段距離,經不起折騰。

老村長說以前不知道,後來才知曉秦楠鄰居表面上幫著找租房,實際上專門找一些外地人賣房子,就在前幾天鄰居一家突然連夜搬走了,自家的帶院二層房子也賣了,沒人知道他們去了哪。

秦楠從口袋裡掏出老宅庫房的鑰匙,因為要租房子,所以秦楠離開前把自己和爺爺的東西都放在倉庫裡,把鑰匙給了村長爺爺。

雖然家裡是老宅子,但是父母的意外去世留下了不少遺物等東西,所以家裡的庫房是唯有的帶防盜門的屋子。

雖然在古色古香的老宅裡顯得很突兀,但是家有財賊惦記,不得不防。

秦楠現在只能站在門口等買主,商量一下帶走自己的東西,至於自己以後的去處,秦楠已經沒有心情去想,為了給爺爺治病,積蓄早就沒了。

幸好他當時畢業找了個還不錯的工作,不過一個工作遠遠不夠,只能同時多幾份工,才勉強夠爺爺的治病以及兩個人的吃住。

所以秦楠雖然長相好看,性格溫和又會照顧人,但是至今二十八歲依舊單身,他沒有精力去顧及其他。

後來爺爺去世,也有人示好,有人表白,但是秦楠都一一笑著拒絕了,然後從租的地下室打包好行李帶上爺爺的骨灰以及高額的負債離開國都回老家來。

秦楠看著老宅的大門,還是厚重的大木門,但是明顯被修整過,記得老宅子是兩進帶後院的,進門左側是葡萄架長廊,長廊臨著荷花池,裡面有魚有青蛙,夏天吵得很,爺爺經常半夜起來趕青蛙,生怕吵醒秦楠。

進門右側是待客建的廁所,母親生前愛乾淨,老宅子兩個大廁所都很乾淨鋪了瓷磚,雖然瓷磚是父親和爺爺從瓷磚廠撿來的很多碎瓷磚拼起來,但是裝飾的很用心。

大門旁的廁所裡面裝修都是按照現在的公共衛生間的樣式建的,雖然男女蹲坑都只是各有三個,可是有自來水沖刷也是很趕時代。

只是時隔這麼久也不知道里面怎麼樣了,不知道歷來的租客有沒有愛惜一點使用。

大門進去正面對的是一片空地,地上鋪滿花磚,爺爺每天都在這裡練太極,晚上全家還可以露天聚餐之類的。

越過空地就是主客廳,分左中右三間一體的房子,房頂上面都是架樑,白牆青瓦,簷角飛翹處還掛著銅鈴。

秦楠抬頭看向即使在門外也能看到簷角銅鈴,風一吹,銅鈴清脆作響。

會客廳裡中間便是像古時的擺設一樣,有主座和客座以及茶桌,左間是沙發組和博古架,右間是榻榻米的茶室,左中右三間用屏風隔開。

主客廳左側是荷花池和走廊,一道牆連著主客廳和院牆,把荷花池與內院間隔開。

主客廳右側是一口井,也有一道牆隔開了廁所、井和內院,不過這邊的牆開了門,門帶鎖,很老式的銅鎖,掛上去就是一個象徵,內院非請勿入。

主客廳中間的會客廳背靠一個帶裝飾的隔板,隔板兩側有珠簾,隔板後面是主客廳的後門,從後門出去就是內院。

內院像個四合院,左側是廁所,與大門處的廁所一樣的格局,右側是倉庫,分兩層,下層空間大,裡面有儲物架等,上層就是個小閣樓,閣樓裡鋪了木板,裡面有床板也有接線路,上學時候秦楠最喜歡在小閣樓裡窩著看書。

閣樓上有窗戶,透明玻璃的那種,無論晴雨在那裡都很舒服,老房子牆體都是磚石,在屋裡即使夏天也不會特別熱,小閣樓裡還放著秦楠所有的書,無論教科書還是課外書籍都被好好地收藏。

小閣樓裡有書架,書架安裝著透明玻璃,可以上鎖,主要是為了防老鼠,家裡本來有貓,後來老死了,爺爺傷心就沒再養。

內院中間是三層的樓閣,樓閣前有空地,樓閣邊有兩排花圃是母親生前佈置的,後來是爺爺照顧。

門前空地都有活動式可拆裝晾衣架,一層客廳、餐廳、廚房、書房和小間雜貨屋,南北通透夏天開了窗過堂風十分清爽。

二層是臥室,三大間臥室各帶陽臺,爺爺奶奶一間,父親母親一間,奶奶在秦楠還未出世便離世,所以秦楠只在照片裡見過奶奶。

聽說奶奶生前是個有名的裁縫,放在現在就是服裝設計師,尤其是旗袍,母親收藏的很多喜愛的旗袍都是奶奶做的,從設計圖樣挑選布料到縫製成品都是奶奶親手做的。

母親生前曾說秦楠很像奶奶,可惜秦楠無法透過相片的紙張真正的看到奶奶。

三層比較特殊,三層劃分了幾個區域,那是一家人每個人的私人領域,一間屬於爺爺的木匠屋,一間屬於母親的裁縫屋,一間屬於父親的畫室還有一間屬於秦楠的書屋。

每間屋子裡的設計都是各自佈置的,想要進要經過允許,這是奶奶和爺爺年輕時吵架多了想出來的法子,只要上三層那就是各自自由的時間。

父母離世時秦楠把三層的屋子都鎖了,爺爺也把屋子鎖了,說是看著傷心,爺孫只在一二層生活。

後來出租宅子,三層也是加固了柵欄門不屬於租房範圍,而且三層應該積灰許久了,雖然之前屋子裡的東西都蓋了布但是也避免不了落塵積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