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縣,司馬辰一路走來,看著這人生百態,百感交集。
“大膽,爾等刁民,見到本少爺還不讓路。”一道紈絝子弟的聲音響起。
只見迎面走過來一個囂張的十幾歲少年,人模人樣,後面跟著幾個小廝,攔住了司馬辰等人走在武都縣的路。
小廝狗仗人勢道:“沒點眼見力的東西,是不是要吃爺的鞭子。”說完把鞭子往地上甩了一下,揚起灰塵,摩擦地面的聲音赫然響起。
另一個小廝繼續大聲嚷嚷道:“知道我們少爺是誰嗎?告訴你們,記住了,我們少爺叫馮智剛,我們少爺是武都城知府馮大人的嫡子,身份尊貴,你們這些貧民還不趕緊有多遠滾多遠。”
幾個暗衛都安排了盯緊各方勢力以及銀兩、糧草動向,司馬辰身邊僅跟著週一和大夫等人。
週一拔出劍,正準備出手,司馬辰舉起手,一個停止的動作,週一便停下了動作。
司馬辰靜靜看著他們目中無人、胡攪蠻纏,繼續一步一步往前走,絲毫不退讓,氣勢十足。
果不其然,馮智剛見對面一行人越走越前,絲毫不讓開。
長安城來的大官們都在知府裡好心好意地招待,現在整個武都城都是他們馮知府說了算,如此被抹了面子,這讓他以後還怎麼在武都城混,怎麼在一群狐朋狗友面前耀武揚威?
馮智剛氣憤道:“上,全部給我上,給我狠狠的打,不見棺材不落淚。”
道路兩邊站著武都城的百姓,大家在議論紛紛,有的在擔心不認識的年輕人要得罪知府少爺了,有的在指責馮智剛為非作歹,不顧百姓死活。
這些小廝哪裡是暗衛的對手。週一看著迎面撲過來的小廝們,直接奪過小廝手上的鞭子。
“嘶、嘶嘶……”幾聲鞭子的聲音響起,小廝們全部倒地不起,嗷嗷大叫,一片哀嚎,此起彼伏。
“活該,這些助紂為虐的混賬,終於有人收拾他們了。”
“可不是嘛,這次地震這麼嚴重,那些知府衙役們有點權力就囤貨高價賣東西給我們,外面捐贈的糧食進不來,真是臭不要臉。”
“就是就是,聽說那些唯利是圖的人,趁此大難,賺得盆滿缽滿,捲鋪蓋就走了。真夠壞的。”
“終於有人能治得了那混世魔王了,我們武都城的百姓被他欺負慘了,我在街上賣的菜擋住了馮少爺小廝的路,菜沒了。還被揍得幾天出不了門,狗仗人勢啊。”
……
百姓們低聲討論著。
司馬辰越聽百姓們控訴馮智剛的欺行霸市罪行,越是生氣。一個石子打在馮智剛腿上,馮智剛腳下一軟,膝蓋著地跪在石板路上。
馮智剛吃痛,大罵道:“誰,是誰暗算本少爺,給本少爺出來。”
司馬辰腳尖一點,飛到馮智剛面前一腳踹下去,腳大力地踩著馮智剛的胸膛。
馮智剛哪裡受得了內力的碾壓,生生吐出一口血。
司馬辰蹙眉道:“怎麼,見到本王的行禮還敢口出狂言,武都城知府是有幾個腦袋夠砍的?”說完拿出一個“辰”字的腰牌。
小廝們見到腰牌,嚇得面無血色。
天下誰不知道六王爺辰王年紀輕輕已是戰神。
小廝們一片鬼哭狼嚎:“王爺饒命,小的們有眼不識泰山,王爺饒過小的們吧。”
“參見王爺,王爺吉祥。”百姓們在兩邊行禮道。
一見這陣仗,馮智剛嚇傻了,語無倫次道:“王爺饒命,王爺饒命啊。我……我不知道王爺來武都城,沒聽我爹說啊。正所謂不知者不罪,王爺你大人有大量饒了我吧。”
司馬辰冷冷地看了眼躺在地上的馮智剛,轉過身問向週一道:“週一,按照我朝律律,這該當何罪啊?”
週一暗笑道:“回稟主子,對皇子當街行兇,其罪當誅。”
司馬辰喊道:“來人啊……”
馮智剛嚇得又吐出了血,嘴裡不斷哭喊:“王爺饒命,王爺饒命啊,給我一百個膽子我也不敢對王爺無禮啊。”
司馬辰若有所思道:“想要饒命,就看你能不能做到三件事了。”
馮智剛趕緊回道:“王爺請講,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能辦好。”
司馬辰抬起頭看著道路兩邊因為地震而飢不果腹的災民們,緩緩說道:“能不能辦好,就看馮大人配不配合了。是他的烏紗帽重要還是你這個寶貝兒子重要。”
說完,司馬辰看了一眼馮智剛,繼續道:“第一件事,讓馮大人開倉賑糧,附近城池的捐贈糧全部拿出來讓百姓有的吃,妥善安置災民。”
馮智剛眼珠子轉了轉,賠笑道:“王爺,這……我也不知道這地震怎麼安排災民的,興許,糧食都發下去給災民了……”
司馬辰腳上一用力,馮智剛又吐出血來。
“本王耐心有限。”
“王爺,王爺饒命,有,糧倉裡還有糧,我回去一定讓我爹趕緊開倉賑糧。”
“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等本王去了知府後再告訴你。今天只是小懲大誡,你若敢繼續胡作非為,本王有的是法子讓你付出代價。”
“是,是是,我知道了。謝王爺開恩,謝王爺開恩。”
——
武都城知府。
四王爺司馬仁一行人早已在此住下,這幾天並沒有出門去檢視災情。
只因司馬仁下令:已安排下去賑災,全部人知府內商議地震良策,未商議出結果,不得離開。
幾個官員有苦難言,誰不想出去看看災情如何,不及時處理,皇上知道了,輕則降罪,重則丟了官職,誰敢怠慢啊?可偏偏……哎。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四王爺,以後怎麼爭儲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