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白雲生處
老道帶著沈塵,慢慢走出沈宅。或許是因為傷心過度,剛邁出沈宅,沈塵便暈厥過去。老道長嘆一聲, 渝州城是沈塵的傷心之地,老道為了不讓沈塵再受刺激,便抱起沈塵,駕起一朵祥雲,飛速離去。白雲山位於梧州城境內,梧州則與渝州相鄰。沈老爺子花費重金尋仙問道,卻捨近求遠,殊不知真仙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大概因為老道平日喜愛雲遊四海,一走就是百八十年。如今遊得倦了,才回到故處,正好遇到了沈塵家門劇變。“也該我命中有此因果。”老道不以為然。白雲觀坐落在在白雲山頂,若在一百多年前,香火也是鼎盛,觀內也有十數個門人。自從老道雲遊後,數十年過去,門人以為老道已經仙逝,便將觀內值錢物件一一打包帶走,白雲觀自此便沒落了,無人打理,觀內雜草叢生,好在觀內的一株李子樹還算精神,“真怕這幫兔崽子把李子樹也給砍倒賣錢了。”老道自言自語道。老道將沈塵放在院中臺階上,此時沈塵已然甦醒。老道環顧四周,一揮衣袖,原本破敗的道觀便整潔一新,院內的雜草也都被清理的乾乾淨淨。沈塵見此情景,瞳孔閃過一絲神采,跪爬著來到老道面前,抱住老道的雙腿:“求仙師教我法術,助我報仇雪恨。”沈塵說完重重的將頭磕在地上。見老道沒有說話,沈塵以為是自已不夠誠意,便一直磕頭,咚咚直響,不多時便磕出了鮮血。沈塵的頭不只是磕在地上,更是磕在了老道的心裡。老道心道:“老道修道至今也有五百餘載,見過了生離死別,失去了些許人性。修道更是修性,念不通,則道不達。也罷,既然已經決定收留他,便應該想到有此一遭。”老道扶起沈塵,用衣袖擦乾他額頭的血跡,語重心長道:“痴兒,若你心中只有仇恨,修道便會走上邪路。哪怕最後與世為敵,也在所不惜麼?”沈塵堅定道:“只要能報仇雪恨,哪怕我身入十八層地獄,也在所不惜。求仙師成全!”“也罷,今日我便收你為關門弟子,道號——無塵。望你在報仇之後,心境無塵,證得大道。”“是師父,無塵謹記。”
自此,白雲山每日便有一老一少餐霞飲露。
清晨,旭日將升,二人沐浴在晨曦之下,渾身散發著刺眼的光芒。
“無塵,你可知何為道。”白雲老道問道。沈塵搖頭表示不知。老道也不以為意,徑直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誰之子;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道停頓片刻繼續說道:“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風無人扇而自動,水無人推而自流,草木無人種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盡言皆自已如此。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約而同,統一遵循某種東西,無有例外,它即變化之本,不生不滅,無形無象,無始無終,無所不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過而變之、亙古不變。修道的最高境界便是萬物一體。”老道繼續說道:“道以明向,法以立本,術以立策,勢以立人,器以成事。明白這些,大道可成。”沈塵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不懂不要緊。”老道慈藹的說道,“日子還長,慢慢領悟。”老道摸了摸肚子,道:“道承於體,強健的體魄是修道的基礎。去吧,下山買兩鬥米回來,再買些青菜,豬肉。”“是,師父。”沈塵接過老道遞過來的碎銀子,問道:“師父,這是石頭變得麼?”“去去去,小兔崽子。”老道破口大罵,“你師父我還不至於這麼下作,欺騙窮苦百姓。況且這點石成金之術,乃是真正的仙人手段,你師父我還差得遠呢。”沈塵點了點頭,轉身下山去了。白雲山雖不是梧州城境內最高的山峰,但也有近千丈高,周徑百里,下山一趟至少有五六十里路,沈塵一路馬不停蹄小跑,終於在午前趕到鎮上。鎮中買糧肉過程不表,沈塵揹著一袋糙米,左手提著一扇豬排骨,右手拎著一籃子青菜,便回白雲觀。沈塵如今不過八歲年齡,若是尋常家孩子,決計無法同時攜帶這些東西,而沈塵自從跟隨白雲老道上山修行,每日餐霞飲露,沐浴日光,體魄強健,加之白雲老道為其導引氣息,數月時間過去,沈塵的氣力如同一個成年男子。行至半山處,沈塵聽得林中有悉悉疏疏的聲音,暗道一聲不好,莫不是豬肉的血腥氣味把豺狼虎豹吸引來了吧。雖然平時沈塵下山並未遇見過什麼猛獸,但不代表白雲山上沒有。數日前還聽山下的農民說家中的牛羊被咬破脖頸吸光鮮血而死。沈塵不由加快步伐,那聲音卻越來越近了,沈塵心中一激靈,欲快跑離去,腳下被石頭絆了一下摔倒在地。哎呦一聲,沈塵摔了個狗啃泥,豬肉掉在地上,籃子中的蔬菜灑落一地,好在米袋結實的很沒有碎掉,不然沈塵可要哭了。“咕嚕咕嚕。”沈塵聽到耳邊有喘氣聲,小心翼翼抬起頭,卻見是一隻通體灰毛的小貓正在舔舐豬肉。沈塵心道,“原來是一隻野貓餓壞了,一路跟著我。”小貓舔了兩口大概是飽了,便圍著沈塵轉圈。沈塵爬起來拍拍身上塵土,將米袋背上,蔬菜豬肉撿起來拎著繼續往白雲觀走去。灰貓吃飽了後,不緊不慢的跟在沈塵後面,沈塵並未察覺,直到回到白雲觀才發現帶回來一個客人。平日裡白雲觀只有沈塵和白雲老道,略顯清冷,這小貓的到來,倒是為白雲觀增添了一絲生機,索性便不趕它離去。沈塵將小貓啃完的地方用刀切下一條扔到地上,小貓便立馬撲了上去,叼起就跑。沈塵搖頭笑了笑。老道此時正在觀內後殿午睡,“歲數大了,就愛睡覺!”沈塵將米倒入米缸,菜和肉放在廚房,將水缸打滿水,便尋了個陰涼地方打坐修行。
這段時間沈塵每日由老道推拿導氣,體內已漸有氣感。沈塵盤膝而坐,左手拇指食指相捏於一處,右手拇指與無名指捏於一處,掌心向天,深吸慢吐,心中默唸口訣。
“心如止水,萬念皆空,
深吸一氣,三呼而吐,
短吸一氣,長呼而出,
迴圈往復,心無他物,
三刻而止,恢復如初。
調整一二,閉目而入,
深吸一氣,內視其中,
經絡遊走,隨氣而動,
周天迴圈,長吐而出,
四九過後,恢復如初。
調整一二,閉目而入,
手置丹田,隨氣而動,
深吸收手,長吐手歸,
一刻而止,迴圈往復。
形如八卦,左右反覆,
十息過後,歸丹田處。
丹田氣足,督任並行。
防危慮險,依脈執行
周天迴圈,暢通身融。
氣歸丹田,功成法明。”
老道曾對沈塵講解道:“當丹田之氣充足之時,意運此氣過督脈三關(尾間、夾脊、玉枕)入泥丸,順任脈降中丹田,再降至下丹田。如此周天迴圈不已,脈路暢通。此時,全身精力充沛,目光炯炯,面色紅潤,氣足神清,至此築基功成。”沈塵閉目修煉,陽光透過樹枝間隙映照在沈塵的臉上,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