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章 內閣總長的召見

最近幾天,夏國學術界很忙,不是召開交流會,就是召開內部討論會。【破曉者】的出現,打破了學術界的平靜,如同石子投入湖面,炸開了,更何況【破曉者】還不是普通的石子,而是一塊大石頭,直接將湖面炸得水花四濺。

不止學術界,商界,工業部門、國家發展計劃部門等等,也每天都在召開相關的會議討論。

但是,無論召開什麼樣的會議,陸峰當初在交流會上的發言都成了會議寶典。比如物理學學術界會議,就圍繞機甲物理方面的技術展開討論,生物學學術會議,就圍繞機甲神經方面技術展開討論。

而除開學術界其他部門的會議,陸峰的言論也是必不可少的,【破曉者】的引數檔案同樣成為會議討論學習的內容。比如工業部門,就得參照【破曉者】的引數檔案,確定其所有各種材料要求及加工難度等等,透過這些再確認需要什麼樣的機械裝置,裝置投資、裝置採購、場地需求、技術需求等等。

短短三天,京城圈至少召開了一百多場大大小小的會議,至於全國,那就更多了。

國家要發展機甲產業,不是簡單的一個學術交流會就能完全確定的,需要從各個方向、各個層次去考慮,如果確定發展戰略後才發現其中存在天大的紕漏,其損失誰來負責?而且,發展機甲產業需要多少投資,投資方向和投資比例都要討論。

相比以前國家做出大的決策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相比,發展機甲產業的發展戰略不到一週就要確定下來。簡直讓人不可思議。

但是,真正的國家高層都知道,快速確定發展戰略,是當前背景必須要做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破曉者】的成功案例擺在那裡,不需要太多的科學論證和實驗。

第二,現在國家處於戰爭階段,隨時面臨怪獸的威脅,時間上等不起,所以一切從簡。

第三,怪獸入侵導致經濟萎縮,民眾生活水平嚴重下降,經濟發展也是一潭死水,國家急需要新的產業來盤活經濟,這正是機甲產業所具備的。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次要原因,比如建造巨型機甲,能打響夏國在國際上的名聲,讓機甲成為夏國除了高鐵外又一張國家名片,同時,機甲也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這也會讓全世界重新認識夏國,吸引更多的人才。

外界很忙,陸峰反倒清閒了,自從內閣來人記錄下他對發展機甲產業的看法和觀點後就沒了音信,而且明天召開的內閣擴大會議,自己不需要發言,也不需要太多的準備,所以一時間反倒清閒了下來。

原本陸峰以為自己就這麼清閒到明天內閣擴大會議召開,可是沒想到內閣來人,說內閣總長要見他。

內閣總長,那可是夏國第一人。

內閣是夏國最高行政單位,其中內閣總長一人,內閣議長八人,內閣議員160人。內閣一共169人,組成了夏國領導團隊,當然,內閣還有一些輔助人員,但是這些人沒有內閣決策的權力,只是跑腿幹活的。

現任內閣總長夏儒,69歲,已經連續出任兩屆,兩年之後,才會進行換屆選舉。

陸峰以前只是在電視上,或者網路上看到過夏儒,從來沒想過有一天真人會召見自己,一時間居然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

陸峰沒有猶豫,當即跟隨上了專車。

專車一路開向白玉山,內閣的辦公地點,透過三層守衛的檢查,陸峰這才見到了傳說中的夏儒,夏總長。

一個穿著相對質樸的老年人,略顯清瘦,眼神中透出和藹之意,讓人感覺平易近人。

“陸峰,勞煩你跑了一趟,辛苦了。”隨後指了指座位,招呼道:“不要那麼拘束,坐!”

“夏總長客氣了。”陸峰應聲坐下,放開了許多。

隨後,夏儒招呼警衛員泡茶,這才繼續說道:“時間緊迫,就沒必要客氣繞彎子了,直接開門見山吧。”

說著,夏儒拿出一份檔案,一邊看一邊道:“我看了你關於發展機甲產業的建議,對於其中幾條存在疑惑,所以想當面聽聽你的意見。”

“比如這一點,成立機甲大學,培養專業的機甲技術人才。”夏儒頓了頓,“我瞭解過,建造機甲主要是需要工業技術人才,而我們國家現在並不缺乏這方面的人才.......”

陸峰聽了一半就明白了,夏儒的意思是,機甲產業沒有必要對應專業培養人才,需要人才完全可以由其他專業轉型,因為機甲的每個部件的生產,都可以分化到類似行業去,比如汽車產業、軍工產業等等,這些產業的生產能力和技術,完全可以滿足建造機甲的需要,沒有必要單獨劃分一個機甲大學專業,培養機甲人才。

而且,作為國家總長,必須要考慮到將來,怪獸入侵是暫時的還是持久的,這個誰也說不清楚,萬一一兩年之後,或者三五年後,怪獸消失了,不需要機甲了,那時怎麼辦?到時候機甲產業還可以轉型民用產業,但是機甲人才怎麼轉型?

現階段巨型機甲的表現,唯一的作用就是打怪獸,如果出現在人類現代化戰爭中,根本擋不住電磁武器的進攻。

所以現在大家的認知中,怪獸消失了,機甲也會隨之退出歷史舞臺。

但是陸峰從來沒有過這種想法,因為他有系統,能獲得更多的黑科技最佳化機甲,所以他相信未來一定可以建造出更加強大的機甲,不單單只是能對付怪獸。

可這種事情陸峰卻沒辦法明說,系統不能暴露,這是一開始系統就內建的警告條款。

如果只是單憑一張嘴,陸峰說破了天也不會有人相信,就現在的科學技術,能建造出【破曉者】那樣的機甲已經接近極限,即便更強,也不會強到哪裡去,那樣的機甲於人類戰爭又有什麼用。

陸峰考慮了一陣,這個確實是一個問題,但是他還是不想放棄,畢竟將來需要機甲人才是肯定的,如果現在不佈局,到時候找一堆半道出家的其他專業人員,只會扯陸峰的後腿。

“這個我確實欠考慮了,但是,【破曉者】建造途中,天海公司找的技術人才就是其他專業的,因為這個原因出過不少問題。”

“哦,你說說,怎麼回事?”夏儒很關心這個。

“因為他們來自各種專業,總是以本專業的視角去審視和研究機甲的建造,不會從全域性去考慮,過程中或多或少夾帶私貨,導致建造過程中出現技術引數錯誤,或者生產銜接上不匹配等等。而且,同專業的容易抱團,這樣也會延誤機甲的建造。”

夏國是個人情社會,不說鄉土人情,就算是同專業的兩個人,關係都比其他專業的天然親近許多,偏偏機甲建造就是個大雜燴,涉及了很多的專業。雖然利益可以將這些人的工作捆綁在一起,但是卻不能將他們的人情世故也捆綁在一起。

而且,夏國人還有一種本位思想,就算本專業的工作找不到,去做其他專業工作,都只會當做一種臨時過渡,不會那麼認真負責。

夏儒他站起身,踱步走了幾步,又道:

“你說的這些,在私人公司很容易出現,現在國家出面扶持機甲產業,有的困難就迎刃而解了,不過,機甲大學還是有一定必要的,但只會成立一所機甲大學,招生名額也會限制,到時候就算怪獸沒了,這些機甲人才也可以由國家分配工作。”

雖然夏儒給出的答案不是那麼完美,但陸峰已經滿足了,畢竟他的身份擺在那裡,夏儒不可能都對他的提議全盤接受,作為一個大國的領導人,夏儒有自己的考慮。

警衛員把茶端上來,夏儒順勢接過兩個杯子,遞給陸峰其中一個。

“謝謝!”

夏儒重新坐下,喝了口茶把杯子放到茶几上,翻開檔案指向第五條。

“這裡,成立核聚變能源研究所和核動力飛機研究所。核聚變能源我能理解,現階段核裂變反應堆有很強的輻射,但是,核動力運輸機要專門成立研究所的意義是什麼?當然,研究出來肯定是有意義的,只是當前情況下,針對機甲產業,核動力飛機對其沒有太大影響。”

乍一看,確實,飛機和機甲,一個天上飛的,一個地上跑的,都不是一個跑道,能有什麼關聯。

可實際上,這兩者關聯很大。

“關於這個問題,技術交流會的時候有討論過!”

“哦?”夏儒驚異一聲,“最近事情太多,時間太緊,可能沒有注意到,現在方便說說嗎?”

“當然可以!”陸峰喝口茶,清清嗓子。

“研究核動力飛機,就是為了運輸機甲的,因為機甲的速度也就兩百多公里每小時,即便在沿海地區同時成立五個機甲建造基地,也無法輻射夏國漫長的海岸線,而且,如果駕駛員長時間趕路,真正和怪獸戰鬥時,因為疲憊戰鬥力也會大打折扣,所以想要讓機甲輻射所有海岸線,真正做到禦敵於國門,那麼就需要其他的運輸工具。”

“飛機速度快,能將機甲快速的投入戰場,但是,其缺點也很明顯,運輸能力太差了,目前全世界範圍內,最大的運輸飛機A13,除卻機體本身,最大負重270噸,不超過三百噸,而機甲的重量,接近萬噸,而且A13還是噴氣式飛機,不是適合運輸機甲的直升運輸機。”

"當然,現階段想要研發出負重達到萬噸的直升機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我的想法是,用吊鏈吊住機甲,八到十架飛機一起分擔負重,實現機甲的空中運輸,那樣每架飛機的負重要求就一千噸左右。”

夏儒聽得很認真,等陸峰講完,他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一千噸負重的飛機,在原有基礎上足足提升三倍多,想要實現這種跨度的技術突破可不簡單,不單單改變飛機的動力就能辦到。”

陸峰認同的點點頭,“所以我查閱了很多相關資料,也學習了很多這方面的知識,技術上有些想法,如果實現,應該能達到要求。”

聽到這話,夏儒認真的審視了陸峰一眼,那模樣像是在看怪物一般。

設計出機甲已經足夠讓人震驚了,沒想到對方在飛機上的研究也有所突破,如果是真的,對比之下,都顯得夏國的科學家都成了廢物蠢材,不,是全世界的科學家都成了廢物蠢材。

良久,夏儒讚歎一聲。

“陸峰,你給我的驚喜不斷,現在都快變成驚嚇了。除了機甲涉及的十幾個專業,你還自學了哪些?”

陸峰不好意思摸了摸鼻子,慢吞吞回答:“也沒多少,比如海洋環境學,海洋生物學,海洋地質學......”

夏儒當即打住:“等等,你學海洋環境學幹嘛?”

“今後機甲和怪獸的戰鬥,主要戰場肯定是近海戰場,學習海洋環境學,能更好的發揮機甲的實力。”

“那海洋生物學呢?”

“那是擔心機甲出現在海里,部分化學物質或者化學廢料會破壞海洋生物圈。”

“那海洋地質學呢,這個和機甲沒關係吧。”

“熟悉了海洋地質,熟悉了大陸架構成,這樣駕駛機甲在海洋中行走的時候,不至於崴了腳,畢竟駕駛員透過是視窗是沒辦法看到海底地形的。”

“............”

夏儒都不知道說什麼了,陸峰給他的震驚一波接著一波,連綿不絕,即便夏儒身為內閣總長,多年養成的泰山崩於眼前而面不改色的心態,也差點崩了。

陸峰現在給夏儒的感覺,就像是一座寶藏山,如果你不去挖掘,永遠不知道能挖出多少寶藏。

可實際上,陸峰學習這些專業的時間,一般就是十天,不超過半個月,系統就自動發放了相關獎勵。

隨後,夏儒又指出了幾個疑問,陸峰都一一做出瞭解釋。

和技術交流會上的問答不同,夏儒的問題更多都是從經濟、影響以及國家發展方面提出的,陸峰不太懂這些,只需要如實回答就行。

這次召見時間,足足持續了兩個小時,直到下午五點,陸峰才被專車送回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