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章 技術交流會(中)

2030年7月24日14點30分,技術交流會正式開始。

作為國家科學院的院長,文學明第一個發言。

“大家好,我是文學明,因為時間倉促,為了參加會議,今天在場的3023人中,有大部分都是上午從外地急匆匆趕來的,部分偏遠地區的同事,甚至是昨天晚上連夜出發,為此,我代表國家科學院,對在座的各位能準時參加會議表示感謝。”

“相信大家已經看過了昨天中午發生在南州市的怪獸入侵事件的新聞,【破曉者】的資料已經提前發到每個人手上,而今天會議的主題就是討論巨型機甲大規模建造用於和怪獸戰鬥的可能性,以及相關技術難點剖析和交流.........”

入場之前,文學明就告訴了陸峰會議流程,當他講完開場白後,就輪到陸峰上臺。

現在開場白已經快結束了,可陸峰突然發現,自己好像把演講稿弄丟了。

他翻了翻衣服,沒有,又蹲下找找地上,還是沒發現。

“完蛋了,待會兒上臺怎麼說?”

陸峰決定重新找找,但剛蹲下身,就被旁邊的老教授提醒。

“年輕人,安靜點,文院長正講話呢!”

“不好意思,我稿子丟了!”

“稿子丟了可以在會議結束後慢慢找,現在不要擾亂會議秩序,這是不道德的行為。”

“我......”

原本陸峰還想解釋,算了,聽天由命吧。

這時,文學明已經講完開場白。

“下面有請【破曉者】的設計者以及駕駛員陸峰上臺,做關於巨型機甲技術方面的報告。”

話音剛落,整個會場掌聲如同潮水一般響起,大多數人順著文學明的目光張望,好奇陸峰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陸峰整整儀表,剛想起身,卻被旁邊老教授攔住了。

“年輕人,你怎麼不聽勸吶。”

“老教授,我準備上臺!”

“文院長叫的是陸峰,陸專家,又不是你。”

“不好意思,我就是陸峰!”

老教授抖了抖老花鏡,仔細打量陸峰一眼,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

陸峰起身,走向前臺,這個過程中,全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除了之前在門口見過陸峰的,其餘人都忍不住驚訝。

年輕,實在是太年輕了。

能參加這次會議的,最年輕都超過四十歲,而陸峰的模樣,最多不過三十,簡直就是個異類。

而且,這人也太倨傲了點,上臺作報告,居然演講稿都不拿,這麼重要的會議,難道他準備脫稿即興演講嗎?

陸峰上臺,接替文學明的位置,對著話筒,迎著三千多雙眼睛,而且這三千多雙眼睛的主人,很多都是他爺爺輩的年紀,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沒了演講稿,陸峰心中更緊張幾分,但不幸中的萬幸就是,他還記得演講稿的一部分,特別是開頭,昨晚寫的時候抓耳撓腮換了好幾個才定稿。

“各位前輩下午好,我是陸峰,很榮幸今天能站在這個講臺,首先我要感謝國家科學院,因為是它給了我這個上臺的機會,其次要感謝國家,感謝曙光基地.........”

揹著揹著,不說下面的聽眾感受如何,陸峰自己都有點聽不下去了,怎麼搞得像是發表獲獎感言似的,這真是我親手寫的演講稿?記憶混亂了?

但都無所謂了,儘快跳過開場白,回到技術上就行。

“...........看到怪獸的出現後,我第一反應就是製造人類自己的怪獸,因為有了人類自己的怪獸,才能彌補體型上的差距,可以和怪獸正面對抗。”

“怎麼製造怪獸,製造什麼樣的怪獸,其實一開始我打算利用生物基因技術,把不同種類動物的優點融合在一起,合成新的基因,簡單的說,就是讓一隻動物,擁有鱷魚的生長速度 ,螞蟻的力量,猴子的智慧或者其他,如果擁有了鱷魚的生長速度,那麼實驗將動物就會快速成長,無限變大,變大到怪獸的大小,然後和怪獸戰鬥。”

“但是透過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我放棄了這個想法,因為利用規律間隔成簇短迴文重複序列確實可以實現基因重組達到預期的效果,但是其缺點也很明顯,一是過程中容易產生基因突變,二是這項技術每次只能使用到單個細胞DNA,如果完成一個動物的DNA重組,工程量太大了,三是基因重組後因為融合各種動物的優點基因,卻不能摒棄其缺點基因,可能會讓實驗的結果嚴重偏離預定的方向而變的不可控制,甚至帶來難以預測的危險,所以我放棄了。”

“透過基因培養怪獸的方式不可行,那麼我便決定撿起機械專業老本行,建造巨型機甲,巨型機甲雖然不像基因動物那麼靈敏,但是可以透過技術壓縮延遲時間。相比基因重組的動物,機甲的優點更加明顯,第一就是人類能絕對控制,第二則是維護成本低廉。”

“但是想要建造出巨型機甲並能投入戰鬥,就必須解決三個技術難點。”

“第一個是時間延遲的問題。”

“第二個是神經訊號和電子訊號連線問題。”

“第三個是作業系統問題。”

“首先說說時間延遲問題,時間延遲包括駕駛員神經延遲以及機甲本身的機械延遲兩個部分,當然,無論是神經延遲還是機械延遲,都是無法完全消除的,只能壓縮,而神經延遲的方法相對簡單,眾所周知,神經系統分為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而中樞神經又分為大腦和脊髓。中樞神經接收人體各處的傳入資訊,整合加工後成為協調的運動性傳出,我們只要將電子訊號直接對接中樞神經系統,那麼就能初步壓縮傳出訊號的時間,這個過程大約能壓縮0.1秒延遲.........”

“......當然,除了透過科學手段壓縮神經延遲時間,駕駛員還能透過訓練壓縮反應時間,下面說說機械延遲的技術方案.........”

“.......說完時間延遲的技術難點,那麼說說第二個難點,神經訊號和電子訊號連線,這第二個難點,也是最關鍵,最需要突破的難點........”

.............

楊國瑞正在京城的辦公地點奮筆疾書寫報告,司機急匆匆敲門進來。

“楊將軍,我剛剛洗車的時候,發現後面座位上有一份檔案。”

“那給我看看!”

楊國瑞翻開看了眼,“這是陸峰的演講稿。”

“楊將軍,這檔案現在還需要送過去嗎?”

楊國瑞看了眼時間,“現在送過去已經來不及了,檔案先放我這兒,沒事,你先忙你的吧。”

“好的,楊將軍!”

等司機走後,楊國瑞好奇了看了看演講稿,一開始他被演講稿的開場白逗樂了,但繼續看下去,楊國瑞臉上的笑容慢慢凝固,當即拿起手機,撥通一個軍方的內部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