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章 成功考入

眼看著,青山就要考校好了,馬上就輪到小山了,突然又聽到林秀才的問話。

“還讀過別的書嗎?”

“還讀完了《三字經》《百家姓》,目前在讀《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為何讀書?”林秀才突然問道。

聽到這句話,何梅腦海裡想起,北宋張載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青山回答的很是堅定。

“好,好,很不錯!”林秀才笑著說。

看著林秀才臉上的笑容,看來青山是可以留下來了。

“下一個。”

“你讀過什麼書?”

“已讀完《百家姓》和《三字經》再讀《孟子》”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林秀才問道。

小山想了想答道:“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嗯,不錯。”

“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林秀才繼續提了三字經。

何梅聽到這裡,心裡默默的回答:“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何梅正胡思亂想著,就聽小山答。

“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玉不琢……首孝弟 ,次見聞, 知某數 ,識某文。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萬……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嗯,基數還紮實,”林秀才說。

“為何讀書?”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我希望做一個明辨是非之人。而且,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讀書是唯一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只有讓自己足夠優秀,才能在將來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感嘆命運不公。”

“很真實的想法。”林秀才點點頭,又接著說:“正月初八,學堂正式開課,到時再來就行了。”

“是!”幾人連忙應下。

回去的時候,一家四口都很高興,林秀才同時他們兩人去他的私塾,說明兩個孩子還是很優秀的。

只不過,何梅沒想到小山心裡年齡這麼成熟,自己以前給他們說過,讀書改變命運。

回到家裡的時候,老宅的人也在,他們也知道,今天,是青山和小山兩個人去林秀才私塾考核的事。

將訊息告訴家人,大家都很開心。本來老爺子他們都不報希望的,他們聽里正說過這個私塾,都知道這個林秀才收人很嚴格。

都想好,若是實在不行,就讓他們去別的私塾。沒想到他們兩個都透過了林秀才的考核。

一家人又去里正家打聽了私塾的情況,最後敲定,以後讓大山接送他們兩個上學。

拜師是需要送禮的,表示敬意。

這裡叫束脩。學生要向先生贈送六禮束脩。六禮束脩,是行拜師禮時弟子贈與師父的六種禮物,分別是芹菜、蓮子、紅豆、紅棗、桂圓乾瘦肉條。

每一種都有寓意,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精於勤),蓮子(蓮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紅豆(寓意紅運高照),紅棗(寓意早早高中),桂圓(寓意功德圓滿),乾瘦肉條(以表達弟子心意)。

這些東西家裡都沒有,明天要去縣裡採買。小糰子那裡倒是有,就是現在不能買,大家都知道家裡沒有這些東西,突然冒出來,這個理由也不好找,總不能說是自己提前買好的。

今天晚上,一大家子在一起吃的飯,慶祝青山他們兩個能去林秀才的私塾讀書,一家人說說笑笑到很晚。

第二天何梅醒的很早,何梅起得時候,大山他們還沒有起床。昨天晚上興奮的一晚上都沒有睡好,畢竟聽里正說,被林秀才收的學生,每一個都是秀才的料。

何梅起來就開始做飯,還沒做好,大山他們就起床了。讓大山把他們都喊起來吃飯,吃完飯自己還要去縣裡置辦拜師用的東西。

吃好飯之後,何梅和大山兩個人就去縣裡了。記憶中,原主是準備過拜師禮的,不過那時候都是王大全準備,原主就是個跟班。

不過具體準備什麼還是知道的,兩人來到縣裡就直奔乾果店。

“客官需要些什麼?”兩人剛進店,就被夥計熱情的引進去了。

何梅把自己準備買來做什麼的,給夥計說了一遍,夥計也很是上道。畢竟這個時候買乾果,要麼大戶人家吃的,要麼就是給讀書人做束脩用的。

夥計把東西都拿好後,就要結賬。何梅看他就拿了一份,這才想起自己沒說,是要兩份的。

“按照這個樣子,再給我們準備一份。”夥計聽何梅這樣說,很驚訝。看兩人穿著打扮,應該都是莊戶人家,莊戶人家,很少有一次送兩個孩子去讀書的。

畢竟家裡也需要勞動力,都去讀書了家裡的活怎麼辦。還有一個原因是讀書太燒錢了,一刀紙,一支毛筆,都是不小的開銷。

不過夥計也沒有多問,只是笑容更加真誠了。

把東西都裝好,一共花了將近一兩銀子,而且還不還價。何梅看著手裡的東西,早知道就在小糰子那裡買了,這也太貴了。

在前世,女人和孩子的錢最好掙,在這個時空,讀書人的錢最好掙了。

母子兩個拿著東西,就朝停放牛車的地方又去,走到半路,何梅看到徐家豬肉鋪還在開門,就去買了兩斤豬肉。

買好豬肉,兩人就朝家裡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