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章 做豆腐

曹師傅沒有說多少錢,只是在仔細研究手裡的圖紙。這個石磨應該要個兩三天的時間才能做好,它不像石滾,直接找一個大石頭磨光滑就行了。

這石磨是用兩塊厚重的圓形石盤組成,石盤又稱為“磨扇”。兩塊磨扇上下對合,其中央部位鑿有磨腔。上扇還鑿有填加糧食的孔道,孔道與磨腔相連。

在兩片磨扇的對合面上,分別鑿成凸凹不平的鋸齒狀,稱為“磨齒”。下片磨扇的中心,安置一根向上突出的鐵製立軸;上片磨扇的中心,則鑿有能套在下扇立軸上的套孔。使用時,推動上扇的手柄使其旋轉即可。

石磨的上扇在作旋轉運動時,由於其磨齒與下扇的磨齒相互間咬合以及相錯,而形成很微小的升降運動,於是上下扇之間便出現了瞬息的齒隙,使加工的糧食透過上扇的孔道不斷進入磨齒。石磨在使用時,將杵臼的上下衝擊力改變為齒面摩擦力,將杵臼的間歇工作改變為連續工作。這樣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石磨的發明,是古代糧食加工工具的一大進步。

何梅做的石磨,原理和磨小麥、豆子的石磨是一樣,只是頂盤上是凹進去的,而且底座有凸起的邊。

之所以做成這樣,因為是磨豆腐要把豆子磨成漿,需要加水,防止水和磨碎的豆漿流走。

曹師傅思索一會說:“我這裡沒有現成的石頭,這個東西應該要三四天才能做好,過幾天你再來的時候再給錢。”他特意多說了點時間,他也不確定兩天能不能做出來,所以就多給自己留一天的時間。

何梅聽他這樣說,想要把東西放到院子裡,結果就看到院子裡,都是奇形怪狀的石頭,有很多已經有了形狀。

有半獸人,人像,還有動物,有虎、獅子、牛、等等。何梅把糕點放到石桌上,石桌上也有雕刻不知名的花。

小山看著這些雕像很是興奮,他第一次見到這些東西,所以有些激動。三人又待了一會,何梅看他還有事要忙,就帶著兩個兒子走了。

現在太陽已經升起來了,何梅打算帶他們兩個在縣裡逛逛,出了巷子,就朝著繁華的街道走去。

何梅想得很好,結果街上人有點多,牛車進不去。無奈,只能帶著兩個兒子朝城門口趕去。

雖然回去時走得街道並不繁華,他們還是走了很久。

三人到家時,已經日上三竿了,還沒有到家裡,就聞到了家裡飄出來的香味。這味道可太刺激了,讓人一聞就知道是肉香。

三人進了院子,把車上的東西拿下來,雖然沒有去主街道,何梅還是給他們買了些東西,有孩子們吃得零食,還有家裡吃的米麵。何梅特意帶他們兩個去,本意是想出去散散心的,沒想到什麼玩耍的都沒有。

回來沒多久,就已經可以開飯了。何梅在牛車上顛了一路,感覺不是很餓,就喝了一點點粥。

轉眼三天時間過去了,這天上午何梅打算去縣裡,看看石磨有沒有做出來,家裡人都在忙碌,何梅給他們打聲招呼,就趕著牛車走了。

到了縣裡,何梅直奔城角巷子而去,何梅到的時候,還看到在筆墨軒遇到的李景程,互相打過招呼,何梅就看到了院子裡的石磨。

曹師傅看到何梅來了道:“你看,這是不是你要的東西,你這是做什麼的?看著也不像是磨麥子的?”

何梅笑笑沒有解釋,讓他們搭把手把東西搬上牛車。又拿出五兩銀子遞給曹師傅,曹師傅也沒有拒絕,接過五兩銀子就放到了口袋裡。

和兩人告辭後,何梅就拉著自己的新工具回家了。到了家裡的時候,讓大家幫忙,把石磨放原來的牛棚裡。

把東西組裝好後,何梅又提了兩桶水過來刷洗,洗了幾遍後,何梅把自己提前浸泡的豆子拿出來。

磨豆子需要兩個人,一個人轉動石磨,一個人負責加豆子和清水。

把豆漿磨好後,要用紗布過濾出豆漿,搭一個三腳架。把紗布用竹竿批子撐成三角或四角兜子,掛在架子上,兜子下放口缸或大盆,把磨好的豆漿舀到兜子裡。

漏下去的是豆漿,兜子裡的是豆腐渣,把豆腐渣清理後放入盆裡或籃子中,繼續舀磨好的豆漿,繼續過濾,如此反覆,很快就把豆漿和豆腐渣分離開來。

把過濾了的豆漿倒入鍋內,用柴火大火煮沸,邊煮邊撇去上面的泡沫,把豆漿煮開即可。時間不可以太長,不然會影響豆漿口感。

把煮好的碾碎成粉末,用盆按一定比例調製成石膏液體。一手拿勺子迅速按一個方向攪拌,觀察豆漿的變化,如果快速形成豆腐花,就立即停止傾倒和攪拌,否則應繼續進行。

石膏點成豆腐花,是做成豆腐腦和豆腐的基礎。豆腐花凝固的程度決定了豆腐腦的稀稠,也決定了豆腐腦的口感,可以說豆腐腦豆腐花的初步變形。

等豆腐花凝固十來分鐘,用水瓢舀進鋪好白布單子的木框子裡,盛滿、包好、蓋板,壓兩刻鐘左右,豆腐就做好了。

大概的步驟何梅都清楚,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出來。何梅這次想先試試,就只泡了五斤黃豆,看著磨孔裡還有一點點豆子,讓大山又多轉了幾圈。

三人把豆渣過濾出來,由於豆漿比較細膩,豆渣也比較碎,三人很快就過濾好了。

何梅把過濾出來的豆漿,一盆一盆的朝廚房端,看著豆漿已經不滴了。把過濾乾淨的豆漿,倒進鍋裡,就開始燒火熬豆漿。

滾開的豆漿,飄出的豆香味,甭提有多香了。豆漿煮開之後,又開蓋煮了三四分鐘。剛開鍋的豆漿,只有百分之八十的豆漿是熟的,所以何梅又煮了幾分鐘。

豆漿煮開之後,用勺子朝一個方向不停的攪拌。

豆漿煮好之後,何梅調好的水,一點一點的加到豆漿裡。何梅把東西舀到自己準備的模具裡,壓木板,蓋上蓋子按壓,把多餘的水分壓出來。

何梅拿一個罈子壓在上面,罈子裡裝滿了水。大概兩刻鐘後,何梅開啟細布,就看到一塊豆腐已經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