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 識文斷字

何梅吃完粥,把碗洗洗走出廚房,就看到青山從他的房裡出來,看到何梅,青山就跑過來了,“娘,您吃飯了嗎?鍋裡有大嫂給您溫的粥和雞蛋。您趕快吃了吧!不然就涼了。”

“娘吃過了,你在房間幹嘛呢?一直沒有出來,還以為你們都沒在家。你大哥他們幹嘛去了?都沒有看到人。”

聽到何梅這樣說,青山的臉上閃過窘迫的表情,一閃而過,何梅都沒有看到。

就聽青山說:“大哥他們去阿奶家了,我也不知道幹什麼,我就沒有去,在家裡看家。”

何梅差點笑了,心裡想著像你這樣看家,家丟了你都不知道。面上還是笑著摸摸青山的頭,“我們青山真懂事,專門留下看家。”

青山滿臉認真得說:“娘我錯了,我不該在房間裡把門關上的,都沒有聽到聲音,我應該在院子裡的。若是,別人把我們豆子偷走了,我都不知道,我下次不會這樣了。”

看著面前滿臉認真的孩子,何梅也認真地點點頭,“娘相信你,既然你已經認識到錯誤了,那就罰告訴我,你剛剛在房間裡幹什麼。”

何梅的話剛說完,青山的臉,騰一下就紅了。何梅也有點慌,這是怎麼了,怎麼臉紅了,難道在做一些……

何梅都想打自己了,自己的嘴怎麼這麼快。這裡的孩子結婚早,那應該也很早就懂得一些事情了,這下是真的糗大了,也太尷尬了。

何梅剛想要岔開話題,就聽到青山說:“我剛剛在讀書,卻怎麼也記不住。以前爹爹教得東西,現在也都忘記了。我是不是很笨,娘你送小山去上學吧!我就不去了,我在家裡幫娘幹活。”

聽到小山的話,何梅鬆了一口氣,還好還好嚇死了。

聽清楚青山說得話後,何梅覺得青山這個孩子真的很懂事。就因為聽到自己說想讓他們去唸書後,就開始努力讀書,一有空就開始看書,不會的不懂得都會去問大山。

這個孩子在慢慢成長,他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也知道讀書,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很難。他也很珍惜這次讀書的機會。

青山眼底浮現出渴望“可是我真的很笨,還記不住,讀書還要花好多錢。”

他希望自己能去林秀才的私塾,因為就像里正爺爺說的一樣,只要進了林秀才的私塾,那能考上秀才的機率會很大。

他不希望,家裡人花很多錢讓自己去讀書,結果卻什麼都考不上。那樣的話,村上的人肯定會更過分的,他們會嘲笑娘想當秀才娘想瘋了。

畢竟大哥那時候讀書,沒有考上,他們就在背地裡嘲笑娘,他到現在都記得他們的嘴臉。

娘想送自己去讀書,自己卻這麼笨,三字經和千字文,自己已經看了好久了,到現在都還記不住。

何梅察覺到青山的情緒,連忙安撫,果然無論是哪裡,讀書對於孩子而言壓力都很大。

何梅笑著說:“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果實,更沒有僥倖的成功,他們成功,是因為他們已經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

“雖然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但一定會有收穫。但如果你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有回報。”

何梅讓青山坐下,語重心長得說:“青山,娘不在意你能不能考中童生或者秀才,娘希望你們兄弟三個,能識文段字,在書院的耳濡目染之下,能夠說話做事多思考,行為處事把好度。”

“立身處世,要能明辨是非,更應能守廉恥,而學院能夠給你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人生自然而然受益。”

“讀書使人充實,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之書使之。”

“娘,希望你們去看看更廣闊的天地,走出王家村,走出曹市。外面的天地很大,你們可以去更遠的地方。不是隻有科舉才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不讀書可能真的沒有出路,不然到一個地方,你連城門上的字都不認識,那怎麼辦。”

青山聽何梅說了這麼多,才發現識字真的很重要,可以不考科舉,但一定要識文斷字。想到這裡,青山臉上滿是堅毅,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

沒過多久,大山他們就回來了。看著何梅手裡的盆,盆裡放了幾十顆豆子,還有水。

何梅想吃豆芽了,這段時間,不是野菜就是芹菜,吃來吃去就這幾樣。豆芽要是成功了,何梅打算做豆腐。

小的時候,看奶奶做過豆腐,那時候是專門做豆腐賣的,有豆皮,豆漿,還有豆花,都快吃吐了。

果然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以前經常吃,苦惱為什麼總是吃這些。現在想吃卻又吃不到。

難得空閒,段氏就把家裡人的衣服都裁剪出來。沒看她怎麼做,就看到一個衣服的雛形。

何梅也沒細看,就去青山房裡看他讀書了。自己也可以在學習學習,這裡的字和現代的很相似,但畢竟不一樣,何梅想跟著偷偷學習。

來到房間就看到,青山正趴在桌上讀千字文。這個姿勢肯定不行,這個壞習慣要改掉。

何梅讓他端正身姿,頭正,肩平,身要直,足要平,不能左右傾斜,更不能趴在桌子上。

雖然何梅也做不到這個姿勢,但是絕對不能趴在桌子上,這樣對視力和頸錐都不好。

青山調整好坐姿,就開始認真讀起了千字文。

《千字文》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何梅以前學得,也是這樣的千字文,看來歷史的走向是差不多的。看著青山讀得很是認真,何梅就沒有打擾他。

來到堂屋,就看到小山和大妮兩個人笑得很開心。看著兩人玩鬧的樣子,何梅想著小山需要儘快啟蒙了。過完年,那幾個私塾就開始招生了,儘量在招生之前,讓小山會三字經和千字文。

再過幾年,大妮也可以啟蒙了,雖然大妮不一定要上學,但一定要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