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章 打穀場

聽到曹師傅的話,何梅笑著說:“因為久不下雨,土地太乾,這個應該提前幾天備好,不然就耽誤使用了。”

其實在莊稼收割之前,就要先做一個打穀場,小時候總看大人們怎麼做打穀場,對其操作程式深諳其道。

先是找一處平整的地段,或者是以前的打穀場。有的人家是在村子附近,有的則是在自家地裡。記得自己家一直都是在地裡的,因為自己家,大部分的地都在那裡,這樣會更方便。

把平地裡的石塊雜物之類的清理乾淨,把土疏鬆好了。再用耙子把土鑿平,均勻的灑上水,灑水的多少要掌握好。

然後把農家灶坑裡的草木灰撒在上面,最後用的石磙一遍一遍的碾壓,直到把撒有草木灰的土地壓實,壓光,人踩在上面不會出現腳印為止。

再讓做好的打穀場曬上一兩天,因為草木灰的緣故,打穀場不會開裂,這樣就不會有穀物塞到裂縫裡。

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就等著收割就可以了。把豆秸從地裡拉到這裡鋪好,鋪的時候要均勻,估摸著一場碾多少,算計著鋪,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

豆秸鋪好後,便將牛牽上來,架上石滾,套上軛頭,牽著牛繩,主人一聲悠長的“嗨”叫起,鞭梢兒一揚,牛便本本分分地做些自己的工作。

碾壓時,還要留心碾乾淨沒有,並慢慢向前移動,不能碾花了,這活兒一般是老爸做的。

等到一面輾得差不多時,便停下來,小孩將牛牽到草坪。大人就用揚叉叉起豆秸顛顛再翻面,然後又重新碾壓,這樣反覆兩次後,待到豆子都脫落後,就可以開始收場了。

大人將豆秸收攏捆後,又碼到一起,開始揚場。

揚場也有決竅,全靠手腕的勁,還必須掌握風的方向,把握不好,若逆著風,便會將豆屑弄得自己滿頭滿臉滿身都是。

一時之間,農家的打穀場便會熱鬧起來,打穀場邊上堆滿了柴垛。

何梅腦子裡思緒萬千,不過還是指揮著大山,這裡怎麼做,那裡應該如何。

何梅又去廚房,提了好多草木灰過來,因為有一點微風,何梅儘量彎著腰,一點一點的撒,就怕被風吹到身上。

不知道過了多久,邊上圍了一圈人,他們都很好奇,這正是農忙的時候,大山家裡怎麼還搞這個東西,也不知道是幹什麼。都是看了兩眼就走了,畢竟家裡和地裡還有很多農活要忙。

看著差不多了,何梅讓大山停下,讓太陽曬曬,等一下再壓。

和曹師傅一起來男子很好奇,“這個東西真的像你說的那樣,可以脫粒,那為什麼現在還不開始。”

何梅看了他一眼,看著斯斯文文的,脾氣還挺急得,何梅不慌不忙得解釋,“現在有點溼,這樣的話草木灰會現在石滾上,等稍微幹一點再繼續壓,需要把地面壓實,壓到平整光滑就可以了。”

“看這個情況,中午應該就可以用上了。”何梅說著就用手按壓著打穀場。

不知過了多久,何梅出來看,地面已經壓實了。何梅把自家的豆秸都抱過去鋪開,大山兩口子看到自己娘動手,自己也有樣學樣。把豆秸鋪開,看著鋪的差不多了,就讓他們不要再拿了。

何梅牽著牛車,打了個空響牛就走起來了,何梅牽著自家的牛,一圈又一圈地走著。石滾碾壓過的豆子,迅速脫粒,只聽到豆莢啪嗒啪嗒的炸開,聲音此起彼伏,聽著就很喜人。

里正激動地說:“大山娘,這真的可以脫粒,不用我們自己敲了。”

看到里正激動的樣子,何梅連忙安撫,“大伯,這個石滾脫粒很快,很輕鬆,不著急,我們慢慢來,等下再讓曹師傅做。還不知道多少錢呢?”

曹師傅聽到何梅的話後,看了一眼站在左邊的男子,看他臉上沒有表情。曹師傅笑著說:“我就不收你錢了,我還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稀奇的物件,況且,這可是利國利民的東西。”

聽他這樣說何梅也沒說什麼,想著等下把錢給里正,讓里正給,畢竟都是討生活的,又不是做慈善的。

和曹師傅一起來的另一個男子,看到此時,眸中閃過一絲喜色。看這情況確實比人工脫粒快很多。看來這個石滾可以大批次推廣。

這個石滾,確實可以節省很多勞動力,可以節省出不少時間。很多時候都是莊稼還沒有收完,雨水就下來了。

有的是在地裡泡著,有的是在院子裡泡著。因為來不及,一邊要收割,一邊脫粒,白天收割晚上脫粒,每次都要近一個月才能完工。

有了石滾,就可以放心的去地裡收割,這可比連枷脫粒快多了。

何梅讓青山牽著牛,在打穀場裡轉圈,還好場地比較大,不然非的轉暈不可。

午時,天氣越來越熱

很多人都從地裡回來了,看到青山在壓場,都很好奇,跑過來詢問這是什麼東西。

“這東西真好用,我也要找石頭做一個。”

“石頭不難找,就是你做得出來嗎?別到時候石頭找到了,你做不出來。”

“這東西看著就簡單,這還不容易,就一塊石頭的事,輕輕鬆鬆做出來。”

“不給你說掰嗤了,我要去找圓石頭,石頭好找,圓石頭不好找。”

一片嘈雜,也不知道是誰的聲音,不知道是真的會做,還是吹牛皮的。

怕他們白白浪費了時間,又浪費石頭,何梅面朝大家說:“這是石滾,是用來給穀物脫粒的。這個比人力可輕省多了,不用我們用連枷慢慢敲打了。這是用石頭做的,是里正身邊的曹師傅做的。”

大家聽到何梅這樣說,都朝里正那裡去了,這一大陣人圍上去,真擔心裡正吼得住嗎?

就聽吵吵嚷嚷的,然後人就走了。

原來是還在農忙,大人都回家吃飯,吃完飯繼續幹活,讓家裡有空的孩子去找圓石頭,只要找來了,曹師傅就給做。

何梅家的石滾在正常的工作,何梅和大山兩口子一起下地收割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