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章 把豬閹了

看著一大群人,何梅還以為發生了什麼事,結果一看,是里正過來了。

就聽老太太說:“老二家的,你大伯想問你,可以從你這裡拿貨賣嗎?”

何梅一臉疑惑,里正怎麼會想賣冰粉的,昨天也沒有這個意思啊?

看到何梅疑惑的表情,里正解釋了一番。

昨天,李氏她們三人帶著冰粉回去,剛好隔壁村的里正過來談事。然後就一起嚐了個鮮,隔壁村裡正覺得這個很好吃,還說這個比縣裡好多吃的都好吃。又問他們這是什麼吃食,聽到李氏說冰粉。他就激動地說,這麼貴的東西怎麼買了這麼多。

原來,他兒子帶著孩子去縣裡買東西,中午吃飯時,買了一份冰粉花了七文錢。

好吃是好吃,就是有點貴,聽兒子說是什麼冰粉,他就記住了。

晚上,里正他們就商量,看能不能在何梅這裡拿貨,他們可以去村子裡去賣,或者是那幾家學府。現在地裡也不忙,就想著多賺點錢。

所以,今天一大早就過來找何梅商量一下,看行不行。

李氏她們是過來搓冰粉的,這院子小,大家都站在這裡,就感覺來好多人似的。

何梅聽完事情的經過後,沉思了一下,其實這個方法也行。就是不知道村裡的人,會不會花三文錢買這一碗冰粉了,畢竟三文錢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若是這樣的話,何梅肯定還要招人,不然就這幾個人也不知道,冰粉能不能供得上。

除非讓他們自做自銷,自己給他們提供石花籽,石灰粉,蜜豆,花生,葡萄乾和紅糖這些東西。不知道他們願不願意自己做。

想著何梅就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了,“大伯,你也看到了,我們這做冰粉,根本就來不及。您看這樣行嗎,我給你們提供,做冰粉需要的東西,您們自己做,自己去賣。我只收,我提供這些東西的錢。”

“但是,大嫂她們還是要在我這裡幫忙的,我先給您拿一斤,您們可以先做一點試試,若是不行,那就要不做。”

聽到何梅這樣說,里正滿眼感激。這個時候,每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家裡餘糧都不多,大山娘,還願意把自己的營生交出來。

雖然自己是里正,一年也就差不多二兩銀子,家裡土地也不多,還有一大家子人要養。家裡還有在讀書的孩子,另外兩個,來年也可以送去讀書了。壓力不可謂不大。

何梅進房間,拿出石花籽,石灰粉,又用盆裝了蜜豆,花生碎,和葡萄乾,又把紅糖分開裝好後。

讓大山幫里正把這些東西拿回去,順帶教他們怎麼做。

里正要給錢,被何梅拒絕了,“大伯您們賣多少分我一半就可以了。”聽何梅這樣說,里正沒有拒絕,和大山兩個人回家了。

家裡又開始忙碌起來,大根挑水,青山去挖野菜,帶娃的帶娃,其他人都搓冰粉,分工明確。

里正家,大山告訴他們,一份冰粉用多少水,搓到什麼程度。什麼時候加石灰粉,加多少,每一個步驟都講的很仔細。熬紅糖他們都知道怎麼熬的,就沒有再說。

又詳細得說了,每碗加多少蜜豆,花生碎和葡萄乾。看著大剛做出來一份後,讓他們就照著這個做就可以了。大山看他們都會了就回家了。

里正看著這晶瑩剔透的冰粉,是自己一點一點做出來的,給幾個兒子商量該怎麼賣,賣多少錢。

說了幾個方法,都覺得不行。

王大坤想了一會才說:“爹,大山娘在早市賣三文錢,我們也賣三文錢。到時候我們趕著牛車去,看到村子了,我們再挑著賣,一邊吆喝一邊賣,送到家門口,總會有人想嚐嚐的。到時候讓他們試試,我們還不用備碗筷了。”

聽到王大坤的話,他們都覺得可行,打算等到冰粉全部凝固後,幾人就打算試試。

何梅家裡,也把做好的冰粉裝上馬車,看著馬車揚長而去,大家又開始朝自己的牛車上裝冰粉,把冰粉裝得滿滿的,大山就趕著牛車朝縣裡去了。

大山先去給食客來酒樓送,老闆給了錢後,大山就朝著育林書院趕去。

大山到育林書院的時候,直接朝著書院門口走去,敲響了院門,就看到一個門房打扮的人走出來。

看到大山敲門,詢問了一下,大山說:“我是送冰粉的,是一個姓段的公子讓送過來的。”

門房聽到此話,就給大山指了一條路,那裡還有一個後門,可以直通後院。這裡是大門,是學子們上學,下學走得地方。

大山把牛車趕到後門,敲了兩聲,就有人把門開啟。知道大山是送冰粉的後,就開始把冰粉搬下來。等到冰粉全部搬下來之後,大山把幾個桶拿上。

就開始朝回趕,路過食客來酒樓,沒做停留,拿上桶,坐上牛車就朝家裡趕去。

王家村,何梅正在給佟氏和段氏兩人,說滷肉是怎麼做的。兩人研究了一番後就開始動手。

滷肉要做到,肥而不膩,瘦而不柴,是很難的,何梅繼續搓冰粉,讓她們想辦法。

等到大山回來的時候,就聞到家裡飄出陣陣肉香,把牛拴好後大山把桶都拿下來。

家裡人也都聞到了味道,小山幾步跑到廚房,看到大伯母和嫂子在做飯,小山仰起臉問段氏,“大嫂,你做什麼好吃的了?怎麼這麼香。我感覺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聞到香味的何梅也過來了,剛好聽到小山的話,“你這小饞貓,鼻子倒是挺靈的。你大伯母和大嫂辛苦了,給我們做了這麼多好吃的。”

這兩個人是手藝很好,這滷肉色香俱全,味道應該也不會差。

看到大山也回來了,何梅就讓大家把手裡的活做完,就先停下,吃完飯再繼續做。

李氏她們三個好一陣推辭,“大山娘,你都給我們工錢了,現在還管飯,又讓你們破費了。”

聽她們這樣說,何梅假裝生氣的說:“你這不是拿我當外人嗎?這誰和誰,我們都是自家人,吃頓飯怎麼了,又吃不窮我,是不是。”

說著就把她們拉到位子上,每個人碗裡盛了半碗肉,兩個白麵饅頭。

這滷肉就是香,何梅吃第一口就感覺出來,比自己做得好吃。

“老二家的,你買的肉都是酒樓處理好了嗎?他們就是比我們會處理。”聽到老爺子的話,何梅腦子裡都是問號。

這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不一樣嗎?何梅想著以前的記憶,才發現這裡的豬肉有羶味,無論怎麼處理,都有一股怪怪的騷味。

想到這裡,何梅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豬肉是在小糰子那裡買的,不是在這裡買的。

肯定不能這麼說,何梅只能打著哈哈,“兒媳也不知道他們怎麼處理的,我現在都是在他們酒樓裡買豬肉。”

一邊吃飯何梅一邊想著事情,自己以前湊熱鬧看別人閹割豬,還沒有開始動手,就被老爸給趕回家了。

不讓小孩子看,說是不好,也沒有具體說哪裡不好,就只聽到豬的叫聲了。那時候不懂,現在現在想想“閹割這兩個字,”肯定不是什麼好事。

以前沒有仔細想過,“閹割,是要把豬給閹了,那得多疼,怪不得豬的叫聲那麼慘。

當時聽他們說,把豬閹了,豬才能長大,長肥,才能賣個好價錢。

這裡並沒有給豬“閹割”的說法,那應該就是這個原因吧!

自己總不能給他們說把豬閹了,這樣他們會怎麼想。這自己也不懂,也不知道怎麼操作,就當作不知道怎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