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章 石頭觀李道長

“想!”封父激動得嚎了一嗓子。

他太激動了,原來電視裡都是真的,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功夫。

每個男人都有一個武俠夢,都曾夢想能行俠仗義仗劍走天涯,飛簷走壁千里不留行。

沒想到如今快老了,兒子竟真的給了他一個驚喜。

封母也忙不迭點頭,女俠什麼的可太酷了。

封不平這才開始放慢速度,配合口訣,一招一式地教起封父封母來。

直到7點多太陽出來,封不平才停下教導,對封父封母嚴肅道:“今天就學到這,明天再接著學,但沒經我同意,你們可千萬別傳出去,別人問起來,就說是廣場上跟大家學的就行了。”

封母封母都鄭重點頭答應下來,他們看了不少電視,可太知道一部武功秘籍對大家的吸引力有多大。別的不說,僅僅是射鵰和《笑傲江湖》,裡面就有多少人為了《九陰真經》和《辟邪劍譜》打生打死。

封父封母相信,封不平手裡的太極拳,對現下的人們,吸引力絕對不下於那兩部秘籍。

吃完早飯後,封父封母都各自去上班。

臨走時,封父想起了一件事,忙對封不平道:“你今天沒事的話去見見李道長吧,前幾天遇到他提過你一嘴,或許是有什麼事。”

封不平點點頭,“行,我知道了。”

對李道長,封不平可以說很熟悉,因為他的原身從小就經常去李道長的道觀玩,順便蹭吃蹭喝。

李道長所在的道觀叫石頭觀,很普通的名字,而且道觀本身也不大,僅有三間大殿,前後院各一個,李道長平時就帶著兩個徒弟住在後院。

而前院,可以說是小孩的樂園,不僅種植著桃李棗梨和櫻桃等各種果樹和葡萄野草莓之類的水果,還面積特別大,奇怪地比石頭觀加後院的面積要大了十來倍,使孩子們都能夠有吃有喝地盡情玩耍。

但就是這麼一座道觀的道長,不僅封不平熟悉,甚至整個蘇南的所有人都對他很熟悉,雖然李道長平時很少下山,但好像所有都知道蘇南有這麼一號人,即使沒見過,也聽過李道長的大名。

有人說李道長的符水能治百病,有人說李道長的卜卦之術天下無雙,還有人說李道長的相面之術一眼能望三代……甚至很多人都相信李道長有長生不老之術,因為有些老人說他們小時候就常去石頭觀玩耍,現在的李道長和那時一模一樣絲毫未顯老,這不是長生不老是什麼。

總之,關於石頭觀李道長的傳言很多。

但李道長也是一個奇人,真真假假的,他從未承認過,也未否認過,就好像從不知道有這些傳言一樣。傳言喧囂甚上導致石頭觀香火鼎盛時,李道長會帶著這些香火錢下山雲遊順便接濟些周邊的窮苦百姓,兩個徒弟就是李道長在下山時帶回來的孤兒。香火零落時李道長依舊會下山雲遊,歸來就在後院自已種地配著前院的水果生活。

幾十年下來,石頭觀依舊是那個石頭觀,殿宇未增一間屋頂未減一片;李道長依舊是那個李道長,下山雲遊回觀種地。

封不平認認真真地洗了個澡,這才出發前往石頭觀。

進觀之前先沐浴,其實並不是道觀或寺廟的要求,一般道觀和寺廟的山下或門前都有一個洗手池,供香客淨手以示肅穆。虔誠的信徒也會提前齋戒和沐浴,一是洗掉煙火氣此身已空靈,祈福更顯誠心,二是道與自然近同體慈悲心,所求無傷生靈。

不過封不平不是信徒,他只是單純覺得洗個澡再去見人會讓人感覺到尊重。

封不平掏出十塊錢投入觀前的功德箱,然後領取了三炷香和黃紙。

石頭觀和其他寺廟不一樣,功德箱上沒有二維碼,投不投投多少都隨香客本意,香紙也都是直接擺在功德箱旁邊,任由香客們自已領取,不會高價售給香客,也不禁止香客自已帶香紙進來,一切都講究個隨意自然。

封不平安靜地給三個大殿上完香,這才繞過大殿去後院找李道長。

此時李道長按著半個葫蘆做成的水瓢從旁邊的木桶裡舀起一瓢水,正要給前面的蔬菜澆去。

封不平的左腳剛踏進後院,李道長就心有感應般抬起來頭來,看了封不平一眼,又低下頭去邊澆水邊淡然地道:“小傢伙來了,你先在旁邊坐會兒,等我澆完水。”

封不平掃了一眼,後院的小屋子裡面擺著三個蒲團,門口左側放著一張竹搖椅,封不平毫不猶豫地走過去躺了下來。

一刻鐘之後,李道長才給地裡的菜苗澆完水,整理了一下儀容之後才拿了一個蒲團在我身邊盤坐起來。

“已經練出內氣了?”

“道長,什麼是內氣?”封不平一臉疑惑地看向李道長。

封不平既是真的不懂什麼叫內氣,也是想暫時隱瞞他能修煉的事實。

李道長也不管封不平是真的不懂還是裝不懂,淡淡解釋道:“內氣是我們道家的說法。簡單來說,就是體內多出了一股氣,這股氣在嬰兒時就有,叫元氣,嬰兒長成到出生之後的一段時間,都靠元氣來完成內呼吸。隨著身體的呼吸系統逐漸完善和進食的五穀雜糧增多,身體後天的呼吸系統會逐漸替代元氣發揮作用,最終元氣潛藏。”

“中醫上常有元氣不足、元氣耗盡之類的說法,以元氣的多寡來衡量身體的狀態。元氣在武俠小說和電視中通常叫先天之氣,是指練武到極致,能再度調動潛藏起來的元氣,甚至使其壯大,達到內氣外放,這才有先天真氣或者先天罡氣傷人、護身、救人等種種妙用。”

封不平有些明白了,原來自已體內的那股氣就是內氣,修煉之後還可以內氣外放變成先天真氣,起步直接就是無數練武者的終點。這也說明了太極拳的不凡,因為沾衣十八跌和金鐘罩並沒有增加內氣。

“這麼說,道長之前下山雲遊救治百姓用的也是內氣了?”

李道長笑而不語。

“道長,練出內氣的人多嗎?”

“據老道所知並不多。或許,那些古武宗門和世家,可能有不少練出來的。”

“現在,還有古武宗門和世家嗎?”封不平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當然有,龍國人一向有在名山大川隱居的習慣。這部分人,有些是為了名聲或愛好去隱居,如許由、五柳先生等,有些卻是為了悟道傳承而去隱居,如顏回、武當張三丰等。”

“龍國名山大川眾多,不僅有佛教的四大菩薩道場,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他的名山同樣有各種勢力,確切地說是每一座名山都代表著一個傳承。只是無數年來,有些傳承已經斷了,有些傳承依舊儲存完好。”

封不平一愣,龍國的傳承有這麼多的嗎?這完全重新整理了他的認知。

“道長,那你是哪個宗門或世家的傳承呢?”封不平好奇道。

“貧道李道玄,至於傳承嘛,以宗門來論的話當然屬於道家。”說到這,李道玄頓了一下,捋了一下垂胸的長鬚,才接著道,“以世家來論的話,當屬李家,李淳風五十代傳人。”

封不平一句“臥槽”差點脫口而出,李淳風的大名他又豈能沒有聽過?只是那可是和唐太宗李世民屬於同一時期的人,一千多年了還有後人在?確定不是扯虎皮作大旗?

李道玄顯然看出了封不平的懷疑,悠悠道:“佛教四大菩薩道場,甚至是少林寺,哪個沒有一千多年的傳承?這些外來勢力都能做到的事,我們道家能傳承一千多年有什麼稀奇。”

“這不一樣,他們是以宗教的形式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可你們是靠血脈傳承了一千多年啊,這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封不平依舊有些不可置信。

李道玄笑笑,“你之前沒有接觸過宗門和世家,在龍國,傳承千年以上的宗門和世家可不少。世家大部分都是一個理念,一本家規,一支血脈傳承千年。弘農楊氏、龍虎山張家、文種不絕的宰相世家河東裴氏、兩朝天子九朝宰相的蘭陵蕭氏、吳越錢氏、隴西李家、清河崔氏、范陽盧氏,這些都是赫赫有名的千年世家。”

“而暗中,則有更多低調發展的千年世家。我李家祖上對風水卜算之道還算有些心得,再加上家風家規嚴謹沒出過敗家子,也就僥倖成為了千年世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