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章 芳氏有孕

芳湘玉見眾人只顧著談論那已經出生了的皇子公主,無人談論懷孕的話題,只得假裝孕吐來吸引大家的目光。

眼下側定的位分就要曉諭六宮了,若是再不爆出懷孕的訊息,豈不是入宮就要矮人一頭?

“芳妹妹這是怎麼了?”呂盈風就坐在芳湘玉旁邊,見這死動靜,最先發問。

“皇后娘娘恕罪,妾殿前失儀,妾也不知緣何干嘔,只是有些犯惡心。”

芳氏算著這胎已經三月半了,此時大概也已經坐穩了,報出喜事來,皇上定會重新給她擬定位分,她可不要帶著腹中皇兒去住那偏殿。

“剪秋,去請章太醫來瞧瞧芳主子。”

“是。”侍女退下去請太醫。

不過一刻鐘,太醫院院判章彌前來,把了脈又問了些狀況,這才回稟道:“回稟皇后娘娘,芳主子已有身孕三月有餘,脈象穩健,胎兒很是健康。”

眾人聞言皆是一怔,為何芳氏運氣這麼好,偏在這時候懷孕,且這一胎月份比呂氏的月份還大,那這可是皇上登基後的第一子,不論是公主皇子都是貴子。

片刻,皇后開口道:“這真是件大喜事,剛說著盼著姐妹們為皇上多添子嗣,芳妹妹的孩子就來了,各位姐妹也要努力啊。”

“芳妹妹你回去好生將養,本宮稍後去稟告皇上,定不讓皇上薄待了妹妹和腹中的孩子。”

這話的意思就是會提位分了,芳氏連忙謝恩。

其餘人豔羨之餘心思也開始活絡起來,一入宮門深似海,往後新人美人能人不斷,若是在這深宮中沒個孩子又沒個位分日子該多難捱,看來要去信到家中,讓家裡幫忙找尋助孕方子了。

如今皇帝登基,君王的後宮和王府可就大不一樣了,她們的日子只會比在王府時更艱難。

皇后瞧著下座個人面上晦暗不明,心底滿意,有心思好啊,這宮裡才熱鬧,只是不論如何,這皇后的尊位只能是她烏拉那拉宜修的!

“行了,今日本宮也累了,爾等回去吧,著人好好收拾行李,這兩日就要遷入宮中了。”

皇后並不準備現在就告訴她們位分如何,畢竟,宜修心中現出一絲煩躁,有些人的位分她還得再壓壓。

“是。”

養心殿中。

“皇上怎得不去榻上歇歇,如今天寒地凍的,皇上仔細身子。”

皇后比皇上還要大上兩歲,一直端著的就是尊敬守禮,愛慕體貼的形象。

從不會柔意爭寵,卻又擔心皇上對自己愛意漸消。

蘇培盛通報皇后到來之時,周玄凌就放下了筆,只用一手撐著腦袋閉眼假寐一刻,尋得一絲放鬆。

“朕只是歇息片刻,皇后這麼冷的天怎麼來了,今日封后大殿累壞了吧。”

周玄凌瞧著面前的皇后,宜修今年不過24歲,如今著皇后宮裝,看上去更加雍容華貴,也的確當得起皇后一職。

皇后聽著皇上的關心,心底甜蜜,但面上還是一副端莊守禮的模樣,福了福身子說道:“臣妾的封后大典已經結束,只是臣妾想到王府裡各位姐妹的位分和宮殿......”

皇后點到為止,皇上會意接話:“前幾日不是擬定過了嗎,怎得,有何變數?”

皇后:“臣妾恭喜皇上,芳妹妹今日來景仁宮請安身體不適,章太醫診過脈了,是喜脈,胎兒已經三個多月了,很是康健。”

“當真?”

周玄凌如今只有兩兒兩女,皇后所出的大皇子弘暉幼年夭折,侍妾捨命所生的四皇子弘曆也沒滿月就去了,聽聞有新孩子,心中難掩雀躍,皇嗣繁茂才是昌盛之勢,百姓才會對他這個真龍天子愈加臣服。

“是。”皇后的臉上也浮現出慈母般的微笑。

給芳氏擬定的位分是正六品良儀,即便皇上惦念其孕育皇嗣有功,她也不會一舉封嬪,若是生的是個兒子,不論是抱養還是去母留子,這個孩子都只會是她中宮穩固的墊腳石。

“皇后辛苦了,如今盈風和湘玉都有孕,朕也不好厚此薄彼,就晉芳氏為婉儀,仍居景陽宮,搬去側殿寬敞些。”

皇后見皇上此時心情尚佳,又開口道:“那年妹妹的位分......臣妾想著給個正二品夫人也是不為過的,只是,年妹妹到底年輕,又無所出,恐難以服眾啊。”

“世蘭跋扈,居妃位即可,齊氏,便也給個妃位,賜居永和宮,其他的皇后看著辦吧,依著家世品階即可,只一點,皇子生母不可薄待。”

皇帝還年輕,需要後宮牽制前朝,見皇后刻意提起年世蘭,也就隨了她的願,將年世蘭的位分和齊月賓的位分都從正二品夫人調到了從二品妃。

畢竟年家和齊家日後還會有很多立功的機會,便等立了功再晉位吧。

“臣妾領命。”

位分擬定雖有設限,但這事終歸落到了皇后手裡,皇后回到景仁宮寫寫劃劃,最後將一紙位分遞到了養心殿。

周朝妃嬪分為八品十六等。

皇后之下,正一品皇貴妃一位,依舊例皇后康健是不允冊立皇貴妃的。

從一品貴妃、賢妃、淑妃、德妃各一位,

正二品夫人三位,取寓意吉祥的字或詞來做封號,

從二品妃位三位,取寓意吉祥的字來做封號,

正三品貴嬪三位,

從三品嬪四位,

以上為主位娘娘,分居於東西十二宮,為一宮主位,按例可有掌事宮女太監各一位,一等宮女太監各四位,二等宮女太監各四位,三等宮女太監各八位。

正四品婕妤、從四品容華、正五品貴人、從五品婉儀為中位嬪妃,分居於十二宮側殿,婕妤娘娘和容華娘娘無主位時可暫掌宮權。

按例可有掌事宮女太監各一位,一等宮女太監各三位,二等宮女太監各三位,三等宮女太監各六位。

正六品良儀、從六品常在、正七品美人、從七品良人、分居於十二宮側殿或偏殿。

按例可有掌事宮女一位,一等宮女太監各兩位,二等宮女太監各兩位,三等宮女太監各四位。

正八品答應、從八品御女居東西廂房,按例可有一等宮女太監各一位,二等宮女太監各一位,三等宮女太監各兩位。

官女子沒有品級,一般是御前得了臉的侍女或是被皇上瞧上寵幸了的宮女,獲封后或遷入十二宮居廂房,或仍居於乾清宮後的圍房,擇兩個宮女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