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章 耳石症

“小白,你自己待會,別亂跑,今晚我就不回來了,我要去給太后侍疾去。”

當晚,楚昭昭就像中宮自請為太后侍疾,美其名曰:因皇嗣一事惹太后憂心暈倒,自知罪孽深重、寢食難安,自請脫簪代罪,為太后侍奉床前直至痊癒。

皇后自己是不願去侍疾的,如今這純美人願意代勞她也不阻攔,先不說脫簪侍疾這一段日子純美人都是不能侍寢的。

只瞧著太后這身子可是嚴重的很,若是太后就此治不好了,這純美人怕是再無寵眷了。

“也不知道這純美人是怎麼想的,真以為表表孝心就能讓皇上原諒她,給她復位?”

齊貴嬪下午也去探望了太后,眼下和宜修一起在景仁宮喝茶,來人通報的時候她也聽到了。

宜修聞言笑了一聲,“染冬,去告訴純美人,有這份孝心是好事,本宮允了,年嬪被禁足,本宮還要主張選秀事宜,實在忙不開,太后身邊就勞她多費些心了,對了,再把本宮那根百年老參賞給她,算是憐她一片孝心了。”

“皇后娘娘真要讓那純美人去壽康宮侍奉太后?”

齊貴嬪自己也是不願去的,實在是太后素來也不喜歡她們。

但也不想這等現眼的好機會白白給了那純美人。

宜修站起身來看了齊貴嬪一眼,說道:“你看待事情還是太過於表面,罷了,你還是好生撫養二皇子吧,近日宮中能侍寢的嬪妃不多,你也抓緊些,你得寵二皇子的前程才會更好!”

說罷擺了擺手送客,讓剪秋扶著自己進了裡屋。

壽康宮。

楚昭昭只著一身碧色襦裙,挽了一個簡單但堅固的髮髻,本就不常戴釵環的頭上只一個玉簪,看著和普通的宮女沒什麼兩樣,只那副絕色的容貌讓人注目,眼下也藏在面紗下。

壽康宮裡時刻有至少兩位太醫當值,皇上下午又回了勤政殿議事,此時除了今日當值的周太醫和孫太醫,只有楚昭昭一人在忙前忙後。

“廊下可是周太醫?”

周懷民本在研讀醫術,他疑心太后的病症還有其他門道,只是他如今在太醫院還不太有話語權,故而只自己遍尋名方。

“正是,微臣見過純美人。”

來壽康宮侍疾的是純美人,大家都知道。

畢竟能吃的瓜,不能吃的瓜,大家都會吃一吃,雖然太醫院的各位太醫暗地裡也說純美人是個不機靈的,這才剛因芳良儀小一事被降位,就自請來看顧太后。

太后這身子誰還不知道,自入冬以來,三五日就得請太醫,年紀大了身子也不好,如今陷入昏迷,顯然凶多吉少。

有點地位的太醫都不怎麼敢說話,只一味的拖著。

“你可瞧出太后娘娘所患的是什麼病了?”

純美人在裡屋問到。

“微臣不才,尚未找出病因。”

楚昭昭從下午來到這裡,已經過去兩三個時辰了,觀察到兩位太醫,一個一直在翻尋醫書寫寫劃劃,另一個卻左顧右盼,時不時的就要回一趟太醫院。

又問了小白,才知道這位周太醫周懷民乃是草民出身,一心研讀醫學,醫術了得,才被地方知縣提拔,一路向上參考,最後來到京城,入了太醫院。

是個有真才實學的。

“那本小主來告訴你,此乃耳石症。”

“耳石症?小主可否細說,微臣從不曾聽過此種病症。”

楚昭昭見周懷民沒有當即否定自己,反而耐心求教,更是堅定了心中的想法,此人不僅此番可以為之一用,後期甚至可以結為同盟。

要知道想在後宮中安全生存,一個忠誠的太一朋友是必須要交的。

“本小主入宮前曾得一隱世名師指導,故見過此症,此症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為特發性稱之為耳石病,另一類為繼發性,則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兩種都會導致半規管的炎症或缺血損傷而致耳石脫落。多發於中老年女性,發病突然,症狀的發生常與某種頭位或體位變化有關。激發頭位時出現眩暈症狀,個別患者眩暈發作後會有較長時間的暈眩甚至昏迷不醒。”

楚昭昭知道周懷民肯定聽不懂那些臨床上的專業術語,又簡單的解釋了一下。

“有些描述你或許聽不明白,本小主的師父來自西瓊,他們那兒的方言與我們這裡不太相似。”

西瓊,在大周朝的西方,相隔很大一片汪洋,大周朝的海上貿易並不發達,極少有人去過西瓊,只在史書上有看過記載。

“請小主賜教。”

周懷民聞言頓時恭敬起來,雙手作揖請楚昭昭賜教。

“太后娘娘的症狀較為嚴重,也是因為治療的不及時,需先對症下藥,再輔以調理。

前三日,每日取制首烏、枸杞子各五錢,菊花三錢,黑豆六錢,天麻兩錢,黨參三錢,附子兩錢煎服,一日兩次,方能有效治癒盜汗暈眩和肝火頭痛,並能祛風清熱補著陽虛。

後三日,每日取黑豆六錢、浮小麥六錢、梗米二兩煮粥,將熟時加入菊花粉適量白糖調味食用,亦有治療耳石症的作用。”

楚昭昭早就在心裡盤算好了治療的藥方,此時只是將自己研究好的處方托出。

周懷民聽完了然,這些中藥材很常見,沒有什麼稀奇,所對症的也不過是祛風清熱、祛肝火和治療虛症的常用藥,組合起來於太后娘娘的病症是否有效他不得而知,但定是無害的,便試試吧。

當今寫了方劑和藥膳單子交給壽康宮的嬤嬤竹息,竹息剛端了熬好的藥來,就接到了周太醫開的新方子。

“竹息姑姑,之前的藥不必再煎了,從今日起,太后娘娘只喝周太醫開的這個處方,並按照藥膳上的來。”

竹息對於純美人頗有好感,且不說芳良儀小產與純美人並無關係,只這位是唯一能在床前盡孝的嬪妃,就已是滿宮難得的真心了。

竹息看著周太醫遞來的方子,她也的確焦心,自雍親王玄禛年前離世,太后娘娘的身體就一日不如一日,她是自小就跟著太后娘娘服侍的,一心只盼娘娘康健如意。

可此次太后娘娘昏迷,太醫們甚至不敢下方子,只一味熬著補身子的藥灌下去。

眼下週太醫寫了治療的方子,於竹息來說也是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