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亂被平復,二王的勢力有一個算一個都被清算。然兗王夥同苗貴妃殺了邕王夫婦,苗貴妃狠毒了官家要將帝姬嫁與李家,故而官家雖提著一口氣,但這個時候也未曾告訴官家他親生母親的李家人尤其是福康帝姬的婆婆和丈夫被絞殺。將李家幾個曾經欺負過福康帝姬的人帶到宮裡親自看著他們嚥氣後,苗貴妃什麼都不放在眼裡了。
她造的不是邕王的反,而是官家的反。恨官家憐憫李家非要將福康帝姬下嫁與李家保他李家榮華富貴,福康她在李家受了多少委屈又來宮中訴了多少苦官家他知道嗎?他知道,但還是對自己母親愧疚加註於李家不聲不吭,害得她女兒二十二三歲就早逝了,李家卻屁事沒有,仍舊仗著自己是帝王母家榮華富貴。
苗貴妃做完這一切,心願已了。她知道兗王膝下也無子嗣,更何況官家屬意的太子也不是他,造反不成早晚都要死的。
她喝了杯毒酒,安安靜靜躺著就去了。
兗王造反不成,卻殺了邕王夫婦,但他是宗室不殺,也逃不了囚禁終生的下場。嘉成縣主卻因為父母二人雙雙死亡又遭遇變故,還未清算完的幾人並未將這個外嫁了的嘉成縣主放在眼裡。
平寧郡主慪氣得不行,她是曹皇后一手養大的宮中有什麼訊息自然靈通,又怎會不知道官家早已與曹皇后商量要立邕王為太子。現在好了,偷雞不成蝕把米,嘉成縣主父親造反,來日清算下來,她又能得什麼好?
被新皇厭棄?
平寧郡主真是巴不得嘉成縣主死在這場混亂中,也不用髒了她的手。她狠狠看向嘉成縣主,但她又是宗室女,深吸一口氣吸得肺痛。
聽聞曹皇后暈厥,她當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便跟著一起伺候曹皇后了。實則她也希望曹皇后能給她出出主意,這嘉成縣主到底該如何處置才能夠不遭到新皇厭棄。
曹皇后剛醒過來,臉色平靜,雖然有些憔悴但並無大礙。平寧郡主仔細一看,發覺她並不全是因為官家而昏過去。
“你家衡兒馬上要進官場,現在是多事之秋新舊交替,別讓別人抓住了把柄說嘴。反正這陣風來的也快,去的也快。不過兩三年就忘了。”曹皇后喝著藥,平寧郡主端來蜜餞,曹皇后拿了一顆,壓不住苦啊。
平寧郡主默默盤算,此時的確多事,嘉成縣主去的太早外面恐怕也會說他們齊國公府薄情寡義。不如等個兩三年,讓嘉成縣主被眾人遺忘之後,再來圖謀。
兩三年啊,齊衡今年十八,她什麼時候才能抱上孫子?
“新皇登基大典可讓人去準備了?”曹皇后問到一旁的王軒公公,他現在是內務總管。
“禹州那邊說的是不著急弄這些,先帝喪事要緊。”曹皇后一聽也還算滿意。先帝但凡有一個皇子,他們都不至於被逼得這個下場。趙宗實那孩子小時候就跟在先帝跟前,對先帝也算有情有義。只盼他們一家子嗣豐厚,再也別弄出先帝這般結局了。
曹皇后冷笑,要說這麼多年先帝留不住一個孩子也不大可能。背後那群宗室手伸得太長,個個都等不及。
把平寧郡主趕走之後,她問道身邊的嬤嬤。“昨日我見趙宗實父子,聽說他兒子還沒有成親,曹家現在可有適婚的女子?”曹嬤嬤一聽若此事成了對曹家而言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此事還需回去與夫人商量一番,看看曹家有無適合的姑娘。”曹皇后一聽便閉上了眼睛,“你下去跟曹夫人問問就好,別暴露了風聲。現在京城眾人都盯著那個位置,不打眼就好。”她在官家死後假裝暈厥也是因為她不願意面對趙宗實父子,趙宗實看上去比她還老,這麼些年又把他扔在禹州不聞不問,她見著也不自在。再者她對官家的情誼早在他弄出生死兩皇后的鬧劇中消散了,與其傷春悲秋,不如暈倒想一想曹家的後路。
而現在,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趙宗實進了皇宮當起了皇帝還是放不下擔驚受怕的性子,幸好一家子慫蛋蛋出了個趙策英。他拉著趙策英的手,“英兒啊,你都不知道,我這幾天睡都睡不著覺。生怕睡死了就被人殺了。這皇帝做的太難受了,我還是想回去。我那田剛收拾好。”
趙策英收拾好了一番,星眉劍目氣宇軒昂比之趙宗實這個老爹更像皇帝。他無奈,叫他說若不是官家真的沒法子了真不會想到自家爹。
一看就是個不成氣候的。
“爹!您現在已經是鐵板釘釘上的皇帝了,拿出您的氣勢來!”趙策英安撫著他,禹州日子不好過,趙宗實被鬥爭嚇壞了膽子,小時候他出生時爹連送他去私塾的勇氣都沒有,生怕他們會害他,要不是娘強勢,非要送他去學,他恐怕也會惴惴不安吧。
沈皇后亦是趙宗實在禹州娶得媳婦,打小就生活在禹州,現在搖身一變竟然成了皇后。她看了看眼前的丈夫,竟然連她都不如。
沈皇后扒拉開趙宗實,“兒子說的沒錯,你怕什麼?反正你當上皇帝是鐵板釘釘的事,那是官家下的詔書,皇后都認了的。”
趙宗實閉上眼就能看到當日進皇宮時,滿目瘡痍的模樣。他想了想,“可你老爹我從來沒有當過皇帝,這可怎麼辦?”
趙策英深諳為君之道不過權衡,禹州權貴與京城權貴應當為他所用才是。做最好的突破點就是寧遠侯府顧廷燁。
“爹,現在新舊交替,禹州那邊不能放,京城這邊亦是。不如叫顧廷燁做箇中間人吧。現在可不能再出什麼岔子了。”不過轉頭,他又想起了來送詔書的盛墨蘭,他家五品,但一門三進士,祖母是老權貴,大姐姐嫁的亦是。又有文官王家江寧海氏……
娶進門,不虧。
趙策英不是耽於情愛之人,反正也要娶妻,不如娶個順眼點的。盛墨蘭有勇有謀臨危不亂,很適合娶來管理後宅。不是他說母親,恐怕後宮這些歪歪繞繞母親是無法應對的。
“爹,我想娶媳婦兒。”趙策英一個大雷轟的一聲震得趙宗實夫妻目瞪口呆。
“兒啊,你要娶媳婦兒啊?看上誰了啊?你十五六歲的時候就讓你娶媳婦兒,你偏不娶。這會兒終於想通啦,跟娘說說是哪家的姑娘?娘去提親去!”沈氏反應過來時十分高興,這大兒子打小就有主意,這些年也催過他娶媳婦。不說他,二兒子媳婦都懷孕了他還沒個影兒呢,現在終於鐵樹開花了。
趙策英又說道,“娘,現在國喪,哪能這麼快就提親呢?恐怕爹也知道,就是那天京城郊外遇見的送詔書的盛四姑娘。”
趙宗實倒沒什麼感覺,京城那個官不比禹州強啊,反正他不同意,兒子也不會聽他的。“我看行,等國喪過去,孩他娘就去提親吧。”
沈氏一聽是送詔書的姑娘不免有些好感,但想到因她而死弟媳婦大鄒氏,悄悄問道,“兒,你舅娘沒了,我想著要不下旨將她妹妹嫁與你舅舅做繼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