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章 資敵

天啟皇帝嘆息一聲:“若用後一策,朕百年之後亦無顏面對列祖列宗。”

這個話朱慈炅實在不太好接,於是便默不作聲,天啟皇帝看到他的樣子,不禁有些氣結。

他再次嘆了口氣:“皇兒,你還是說說你前一策中靡費鉅萬之解法吧。”

“父皇,您可還記得前幾日兒臣曾向您提過,想求您幫忙籌措百萬石糧食之事?”

天啟皇帝點頭應聲:“朕自然記得,不過與此事何干?”

“兒臣再請教父皇,如今我大明之九邊各鎮共計積欠軍餉幾何?”

天啟皇帝神色有些黯然:“近千萬兩之巨。”

朱慈炅凝視著天啟皇帝一字一句道:“若是兒臣有一法,可將百萬石之糧食轉賣換成千萬兩銀子以清歷年所積之欠餉。”

“只是此事卻終究有些上不得檯面、不甚光彩,父皇您還願意採納此法否?”

天啟皇帝眉頭緊皺,沉吟不語。

朱慈炅見狀也閉口不再出聲,他在等待天啟皇帝權衡利弊之後的最終決斷。

他探身端起天啟皇帝的茶盞灌了兩口,而後輕輕放下,也陷入了沉思。

想來這個誘惑對於每一個皇帝來說都應很難拒絕,困擾多年的積欠能夠一朝解決,有誰能夠不為之心動?

而且所付出的代價不過是百萬石糧食和所謂的上不得檯面。事實上光彩與否?那最終還得看是否操持得法。

以現如今之糧價,一石亦不過一兩銀子左右,總計也不過百餘萬兩而已,而居然有十餘倍的利潤在這其間。

天啟皇帝的呼吸逐漸粗重,臉色也逐漸潮紅,眉間越鎖越緊。不過他還是極力控制自已的情緒。

他以徵詢的口氣輕聲道:“不如你先詳細說說具體操作之法?”

“秘密遣人以糧食與建奴換銀子!”

嘭……

天啟皇帝猛然站起,嚇得他懷裡的朱慈炅也是猛然一個哆嗦,他很怕天啟皇帝此時突然放手,讓他再坐一次人形滑梯。

只見天啟皇帝此刻滿臉怒容,他盯著懷裡的朱慈炅喝道:“你這是資敵!”

“父皇息怒!且聽兒臣細細分說(狡辯)。”

哪有您這樣的?人家話還沒說完,就先扣了個大帽子?還好自已是皇子,若是外人?這會怕是已經拖出去砍了吧?

“哼……朕今日倒要看看你能說出個什麼花樣來!”

天啟皇帝冷哼一聲,氣鼓鼓地坐回了座椅,被他緊緊抱在懷裡的朱慈炅也趕忙撫了撫自已的胸口。

“父皇容稟,兒臣乃是大明之皇子,建奴是我大明舉國之敵,這天下間最不可能資敵的除了您,便是兒臣了。”

“況且兒臣此舉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他解其燃眉之急,而我卻能解經年之隱患、進一步穩定根基,說來反倒是我賺了。”

“哼……建奴難道都是蠢笨如豬之輩嗎?為何會用十餘倍的價格買你的糧食?”

朱慈炅正色道:“建奴是否蠢笨如豬兒臣不知,不過兒臣卻知道此刻建奴正在鬧糧荒,如今瀋陽米價恐已遠不止十兩一石了。”

“此話當真?”

天啟皇帝再次霍然起身,意識到什麼的他趕忙又坐下,目光緊緊盯著朱慈炅。

“不光是建奴,西虜與朝鮮亦是。當然我大明北方也有多地在鬧災荒。”

朱慈炅嘆了一口氣:“就如兒臣之前所言,國內之災荒讓各地官府先行籌措,只需各道御史在明、廠衛暗中監督即可。”

“若最終事有不諧,朝廷再行出手便是。”

天啟皇帝的臉色依舊很難看:“此事若由你來佈置,你打算如何做?”

“其一,先召袁崇煥進京述職,商討遼東之局勢,而後做相應佈局,且將此事事先與之通氣,嚴命其務必守口、配合。”

“父皇,兒臣先說句題外話,望父皇此次能極力維護袁崇煥,不會讓其被那些尸位素餐之輩攻訐,且務要穩固其位。”

“如今的遼東之局已不容有失,亦不可再行試錯。”

天啟皇帝聞聽此言,他只是微微點了點頭,並未開口應允。

“其二,派出得力人手,下江南籌措糧食,趁機讓廠衛暗中清查各地府庫存糧。”

“所有的這些事情均需暗中操持,這便是兒臣所說的此事上不得檯面之故。”

“所籌措之糧食全部分批裝船,而後捨棄漕運、走海路北上,與此同時,還需調集登萊水師南下全程護衛。”

朱慈炅又端起天啟皇帝的茶盞灌了一口,而後他抿了抿嘴唇。

“其三,遼東則需要能力極為出眾之心腹坐鎮,其可先遣人與建奴接觸,商討交易細節,包括糧價、方式、地點等方面。”

“若是能將交易之地安置在大淩河堡,想必在此重新建城或可順理成章,建奴若想保證交易順利,或許亦不會多加阻撓。”

朱慈炅自嘲地扯了扯嘴角:“當然,這只是兒臣的一廂情願,建奴大機率不會同意,但無論結果如何,定要嘗試一番。”

“大淩河此地位置極佳,北上運糧之船隻可直接由右屯衛入大淩河而至城下。”

“你曾說建奴偽朝潛力孱弱,試問那奴酋如何有財力吃得下如此之多的糧食?”

天啟皇帝說話的語氣有些古怪,其間居然帶上了一絲嘲諷,這讓朱慈炅不由得也有了些怒意。

“此事與我大明何干?他皇太極可以去把朝鮮以及依附於他的西虜敲骨吸髓,亦或是用值錢的物件相抵,隨他的便。”

天啟皇帝臉色鐵青:“若是建奴強搶呢?況且朝鮮乃我大明之藩屬國,怎可將其置於如此境地?”

朱慈炅卻幽幽道:“這便是兒臣所說之分批運輸之法,強搶?我大明水師姑且不說,直接交易截止!讓建奴餓著好了。”

“至於朝鮮?那就實在抱歉。我大明上國如今自身亦是多事之秋,著實是無能為力。再不濟,資助些糧草便是。”

天啟皇帝臉色漸緩,而後他輕撫額頭,滿臉無奈之色:“皇兒,你的這些路數怎會恁地無賴?”

“苟利大明,無賴一些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