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眾人便已走至了正陽橋前。
當他們面南而望,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五牌樓,五牌樓亦稱“國門樓”,其以五間、六柱、五樓沖天之式矗立於正陽門前。
過五牌樓向南而行,便算是正式進入了正陽門大街,大街寬約五、六丈有餘。
此刻街上行人如織、人聲鼎沸,而街道兩旁商鋪鱗次櫛比,各式貨攤應有盡有。
正陽門大街前半段的路兩側,隨處可見高高聳立、色彩斑斕的各式牌坊,那是或名頭響亮、或財力雄厚的茶館、酒樓門臉。
門臉之內各式店招迎風飄揚,牌坊之下幾個夥計熱情地招呼著南來北往的客商。
再往南走,牌坊漸少,而沿途多是懸掛的布篷在街道縱橫交錯間形成遮陽避雨的通道,琳琅滿目的商品滿滿當當陳列其中。
而其間則涵蓋有珠寶古董、錦繡綢緞、皮草製品,名人字畫及筆墨紙硯等文房四寶之類的雅緻物件。
再到衣物鞋帽、各類布匹、精緻實用的刀剪瓷器,乃至手工紙花和各類有趣的玩物,可謂無所不包。
真不愧是京師乃至整個大明最為繁華之所在,一度讓朱慈炅覺得清明上河圖所繪之彼時汴梁之錦繡亦不過爾爾。
不過道路是由黃土經夯實墊就而成,微風吹過時偶有會有塵土飛揚,這樣的道路若是遇到雨季恐怕便會泥濘不堪吧。
朱慈炅不由得在心裡吐槽。
再就是街面之上的髒亂差,地上隨處可見各種雜亂之物、汙水橫流,而在角落裡則隨時隨地可見一些半大的稚童隨處小便。
每當畜力車經過時,時常會有牲畜留下排洩之物,而蒼蠅到處飛舞,甚至偶爾還能看到老鼠在某些角落裡出沒。
這些可都是疫病的溫床。就連大明京師這個首善之地都是如此,遑論其他地方呢,難怪在明末多地爆發了幾無可控的疫情。
朱慈炅看著走在街上在他的提醒下不斷躲閃著各種稀奇古怪之物的天啟皇帝,不禁感到一陣頭皮發麻。
朱慈炅蹙眉道:“父皇,這京師髒亂的環境狀況實是堪憂。”
“外城自來便是如此,回到內城便會稍稍好些。”
對此天啟皇帝也很無奈。
“就從來沒有人想過要改善一番?如此環境之下,若有突發疫病,極易傳播。屆時內城、皇城也將無法倖免。”
天啟皇帝疑惑道:“難道外城不該如此嗎?屆時各城城門一閉,如何蔓延?”
這話讓朱慈炅不由得一怔。
對啊,你用後世的思維去質疑人家幾百、上千年來一直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而且只是空口白牙,那肯定誰都說服不了。
近午時分,走累了的天啟皇帝突然回頭看了談敬一眼,在談敬點頭示意下,他抱著朱慈炅信步走進一家叫做怡然居的茶樓。
在茶樓掌櫃的親自引領下上了二樓,而後便在臨街的一個雅間內坐定。
掌櫃親自為他們父子二人沏好茶水,並吩咐留下伺候的夥計送上幾份精緻的茶點後,道了聲抱歉就退出了房間。
天啟皇帝端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而後便微微搖頭,他放下茶盞舉目往窗外望去。
窗外樓下人頭攢動、車水馬龍,一派太平盛世、繁花似錦之場面,讓他剛剛有些鬱結的心情逐漸好轉。
他看了一眼剛剛被他放在椅子上,正端坐著看向窗外的朱慈炅:“可是還在想剛剛的環境之事?”
朱慈炅回頭看了一眼站在角落裡,等待隨時吩咐的夥計以及一直貼著夥計而站的司海,他微微搖頭。
“父親大人,並非如此。環境之事確不急於一時,倒可慢慢圖之。”
隨後他對著那名夥計招了招手,待他走近便問道:“小二,近日京師之內,行乞之流民驟然增多,你可知為何?”
夥計聽到這個只有兩、三歲的稚童問出的問題,不由得暗自稱奇。
“回少爺,據說是有些地方遭了災。小的可聽說了,陝西、河南等地連年乾旱、顆粒無收,早就有易子相食之事發生。”
“前些時候聽一個過路的客商言及,有些地方在春日裡,老百姓把樹皮、草根都吃光了,只能吃一種觀音土的物什。”
這個夥計年約十五、六歲,他腰繫圍裙站在桌旁,雙手疊放在腹前,眼中閃爍著莫名的光芒,他的說話聲音乾脆有力。
“那玩意吃了是能充飢,可它不消化,最後脹腹而死之人比比皆是,當真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人間慘劇吶。”
他微微嘆了口氣,繼續道:“近些年來也不知是誰做了什麼孽,各地災禍連綿不斷,如今天下板蕩,老百姓可是遭殃嘍。”
夥計的話讓天啟皇帝的臉色瞬間就沉了下來。雖說沒有指名點姓,可這話裡濃濃的指桑罵槐他卻是聽得清楚。
“小二,那咱……來問你,這些人是怎麼入得了京城的?他們可沒有路引。”
談敬邊說邊從袖中取出一小塊碎銀,而後遞了過去。
朱慈炅算是再次見識到了太監這種天生心眼就小的生物,很明顯談敬這是在為前事找補。
夥計雙手接住銀兩的一剎那,臉上就樂開了花,他點頭哈腰,神態愈發恭敬。
“謝大爺賞!這內城的城門看得還算嚴實些,可這外城就寬鬆太多了。”
“除非是有油水的往來客商才會被盤查、刁難,至於入城的窮苦之人有無路引,守門軍士是連問都懶得問。”
夥計稍稍頓了頓,他繼續說道:“那些像您幾位這樣的達官貴人,以及文人士子他們是幾乎不敢過問的。”
朱慈炅突然打斷他的話,輕輕問道:“文人士子他們也不敢過問嗎?”
“那可不?誰能知道他的同窗會不會是哪位未來的高官重臣?誰能知道他的座師會不會是哪位閣老、部堂?”
朱慈炅輕輕點頭道:“雖說窮文富武,其身後此刻或許沒有什麼背景,可畢竟同鄉、同窗、同年,及座師這都是一張網。”
“少爺您可真是聰慧過人,未來前途必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