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9章 車床

“父皇,如今皇家科學院經半月有餘之修繕,已近尾聲,不日便可投入使用。”

天啟皇帝微微點頭,輕聲回道:“朕亦記得此事。”

“兒臣今日之最後一事,便是想要一些人,與玄扈先生等老三位一起研究實用之學,兒臣將其稱之為科學。”

“這便是你所謂的皇家科學院之由來吧?你要人的話直接找廠臣便是,朕會讓他去找你,他定能為你辦妥此事。”

朱慈炅搖了搖頭,態度堅定說道:“魏老現在可不行,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兒臣不能因此事讓其分心他顧。”

天啟皇帝心中一陣感動,他當然知道魏忠賢在朱慈炅的指派下,近期要在暗處為他的藥方以及後續的治療過程而忙碌。

他柔聲說道:“那朕便讓田爾耕替你經辦此事。”

朱慈炅思慮片刻便說道:“倒也使得。”

看著面前這個無論說話亦或處事均條理清晰且有板有眼的兒子,天啟皇帝不禁感到一陣荒謬與唏噓。

這哪裡是個三歲的孩童?這分明是我家裡的一個妖孽!

他有些揶揄地看著懷裡的妖孽,笑問道:“朕也不問你要的究竟是何人,朕如今只想知道你要進獻的大禮究竟為何?”

朱慈炅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問道:“父皇可知火銃產出慢的主因為何?”

天啟皇帝眉頭微皺,試探性地答道:“概因銃管難制,銃機結構複雜吧?”

“父皇英明,便是此兩點!其中尤以銃管耗時最久。當下最為熟練之工匠,靠手工每月僅能鑽出有限的幾支而已。”

他從天啟皇帝懷裡探身端起桌上原本是天啟皇帝的茶杯,猛灌了兩口茶水。

天啟皇帝對此不僅不以為忤,反而抬手用自已的袖裡給他擦了擦嘴。

“兒臣將所獻之物稱之為車床。其形態如一個桌面狹窄的八字腳長桌,長桌橫向兩端各固定一立柱,兩柱頂端置橫樑。”

天啟皇帝把朱慈炅輕輕放在旁邊的御案之上,順手拿起案上的筆,攤開一張紙,按照朱慈炅的描述開始繪製。

“立柱之高度或可與長桌高度相當,橫樑居中之處則需固定且懸縋一組滑輪。”

“長桌下方需打製一個短底的等腰三角形踏板,踏板短底一邊則需用合頁或如戶樞門軸那般與另外兩邊相固。”

天啟皇帝微微皺眉,抬頭問道:“等腰?是否其他兩邊相同則為等腰?”

朱慈炅的馬屁信手便拍至:“父皇聖明,博聞如斯。”

“長桌左側或右側近立柱之處,需置一個稱之為刀架的固定器,而刀架上則可安裝帶有飛輪的刀頭或鑽頭。”

“刀架之用在於,當被其固定的飛輪帶動刀頭高速旋轉時,刀頭始終處於穩定、無絲毫偏移之狀,故刀架亦稱為固定器。”

朱慈炅稍稍停頓了一會,他需要給天啟皇帝留出一些時間繪製各處的細節。

“若是刀架由卡扣控制,可細微調節其縱向位置則為最佳。”

朱慈炅又適時地補充了一句,而後他繼續道:“長桌另外一端至刀架之間,比照刀頭的位置,則需蝕刻一道橫向滑槽。”

“滑槽之凹面需平整,滑槽之上設有滑塊,滑塊可透過固定於其上且帶有絲槽的長軸與立柱相連相固。”

“長軸之用則在於,限定滑塊僅能在其絲槽旋轉之下細微地橫向移動,卻不能縱向偏移分毫。”

朱慈炅一邊回想前世記憶裡一些簡易車床的構造資訊,一邊娓娓道來。

“而滑塊自身亦需有固定他物之功用,如用於銃管的實心鐵柱之類的材料。”

“至於滑槽與滑塊之間的相互契合,或可考慮使用榫卯結構。”

說到這裡,朱慈炅長長舒了一口氣。

“踏板之頂角、滑輪,以及飛輪之間可透過結實的麻繩進行聯動,其機理就如偏殿之內您的那把弓式鑽頭一般。”

“除此之外,也可直接將飛輪與踏板透過曲軸與連桿連線,從而進行驅動。此法相對簡單,兒臣此刻就可畫一個簡圖。”

說著他就從天啟皇帝的筆筒裡翻出一支他之前送給天啟皇帝的鵝毛筆,蘸了點墨便在紙上開始寫寫畫畫了起來。

朱慈炅唯一有些疑慮的是因其結構簡單,所以在使用過程中,透過此法設計出來的驅動裝置,較前一種會更費力一些。

某一個剎那,他猛然想起,若是透過增加一個飛輪,而後在兩個大小不一的飛輪之間,透過閉環的皮帶或麻繩進行彼此聯動,那就應該會省力不少。

於是他邊回憶前世在家裡見過的腳踏式縫紉機之驅動原理,邊在剛才畫出的簡易結構旁邊,又畫出一幅驅動結構圖。

只因他畫的這兩種結構會在將來的很多領域中均有極大的用途,所以他覺得非常有必要提前設計出來讓很多人看到。

而後再慢慢透過更多人的集思廣益、博採眾長將其進一步最佳化,這是一種近現代技術發展、快速更新迭代的新思路。

而此刻的天啟皇帝正不停地在紙上勾勒、塗改,他或沉思或提筆,不斷地在完善圖紙上的各處細節。

等他完成繪製,便端起御案上的茶盞,邊喝邊看向此刻正撅著屁股、趴在御案之上,專心致志畫圖的朱慈炅。

片刻之後,天啟皇帝將朱慈炅畫完的結構圖拿起來細細觀察,而後者則拿起了前者繪製的圖紙也仔細研究起來。

片刻之後,天啟皇帝指著朱慈炅手裡的圖紙,疑惑問道:“便是此物能將銃管打造之耗時縮短數倍有餘?”

“正是此物!”

天啟皇帝用有些期待的目光凝視著朱慈炅,等待其繼續分說。

“車床確可加速銃管打造,數倍有餘亦不過稀疏。父皇請看,此物能夠解放匠人之雙手,僅透過腳踩踏板即可驅動。”

見天啟皇帝點頭,他繼續道:“如此一來,熟練工匠僅需監督可矣,普通匠人或普通人稍事培訓即可勝任具體打製事宜。”

天啟皇帝讚歎道:“正是此理,確然巧思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