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請三位先生來,是慈炅想向三位請教我大明軍中的火器之事。”
“不知殿下想了解哪方面的火器?”
徐光啟首先發問,然後做傾聽狀。
“玄扈先生,如今我大明匠人鑄炮與西夷卜加勞廠鑄炮的工藝相差很大嗎?”
朱慈炅輕皺眉頭,緩緩出言相詢。
“殿下,工藝差距其實並不是很大,如今中西鑄炮均為泥膜法,卜加勞廠主要鑄銅炮,而我大明少銅便只能鑄鐵炮,鮮少鑄銅炮。銅軟而韌、鐵硬而脆,故銅炮壽命更長,甚少炸膛,鐵製則反之。”
“不過銅炮炮身沉重,動輒幾千斤之巨,少則幾百斤,用於城防倒也適用,只是卻是不利於攜帶,不便於野戰與攻城。”
徐光啟神色認真而專注,他侃侃而談道:“其實,主要還在於鑄炮品質以及操炮手之間的差距。”
“換言之,若能解決鐵炮脆而易炸的問題,並增其強度,那麼我大明的鑄炮工藝便可無差於西夷工藝?”
天啟皇帝適時插嘴詢問,隨後他又彷彿自言自語道:“至於操炮手之間的差距,唯多方操練,手熟爾。”
“陛下此言差矣,此間最重要的差距是經驗與測算,而後才是熟手與否。”
徐光啟的話讓天啟皇帝有些臉紅,他一時有些語塞,而徐光啟也意識到自已剛剛過於投入而有些失禮,連忙賠罪:“請陛下恕臣失禮之罪!”
“無妨,徐愛卿不必介懷。”
正在沉思的朱慈炅發現場面有點尷尬,便馬上介面道:“往日我們都是用生鐵鑄造,若是我們用熟鐵鍛造,或是用精鋼鑄造,可否改善此情狀?”
“若不能一體鑄造成形,那麼出問題的環節恐怕更是不勝列舉。”
年老而精神更見矍鑠的畢懋良此時也幽幽出言,他沉吟片刻,道:“太祖太宗之時,便有熟鐵鍛造,再箍制而成之火炮,其狀如筍節,然年深日久,膛內便良莠不齊,不易打理,且易炸膛,實是難堪久用。”
“如此說來,唯有精鋼鑄造一途。”
天啟皇帝把朱慈炅拉至身邊,用手指狠狠撫展朱慈炅剛說完話便緊皺著的眉頭。
“殿下,我大明唯有閩鐵品質尚佳,其餘各地之鐵礦雜質甚多,質地堪憂。故精鋼也委實難煉,為今之計或只能提高鑄造工藝,以期有所突破罷了。”
畢懋康也適時加入眾人之間的討論,但感覺情緒有些消極。
“三位先生無需灰心。鍊鋼之說,事在人為嘛。此一節姑且不談,那麼若有統一詳盡之射表,而再有精於測距之士熟記此表,勤於操練,便可出一名合格之操炮手?”
朱慈炅此刻所言,這也算是給他的便宜老爹找回了些許場子。
“殿下,理是此理。然精通測距談何容易?”
徐光啟看著侃侃而談的朱慈炅,愈發對這個只有三歲稚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畢氏兄弟也有些驚詫於朱慈炅的博聞。
“我們可以自已培養嘛,也可以請紅番教習講學。本宮還是那句話,事在人為。只有知行合一,方能經世致用。”
在場眾人包括天啟皇帝聽聞此言,均是心下大驚,這些就不是一個三歲孩童應該或可能掌握的學識。
“罷了,朕再去查查皇家史料,回頭讓皇兒與你等再行商討此事吧。”
看到朱慈炅不斷而給他使眼色,天啟皇帝馬上站出來結束這個話題。
“三位先生,我們再聊聊火銃吧,如今軍中三眼銃居多,鳥銃倒也不少,也有部分魯密銃,然小佛郎機銃、百子銃則是少之又少。三位先生可知為何?”
“殿下,三眼銃、小佛郎機銃、百子銃均為火門銃,而鳥銃與魯密銃則為火繩銃。兩者之間區分則在於銃機(槍機)。”
畢懋康臉色紅潤、聲音鈧鏘,雖已鬚髮皆白,然難掩其精神矍鑠。
“三眼銃長約一尺,柄長約三尺,裝藥三錢,鉛子三錢,有效射距約三十至五十步,可連貫單發也可同時瞬發。”
“此銃雖重,然其柄較長、無需瞄具,因其無炸膛之虞、甚少啞火之優點,而且近戰也可做重擊之器,故軍中列裝甚眾。”
天啟皇帝眼神示意剛給他上過茶的談敬給那老三位也上茶,又看了一眼沉思狀的朱慈炅,便老神在在繼續傾聽。
“鳥銃長約四至五尺,裝藥三錢,鉛子三錢,有效射距約五十至八十步。”
“魯密銃長約五至六尺,裝藥四錢,鉛子三錢,然有效射距卻可達百二十步。”
“鳥銃與魯密銃後有照門,前有照星,機發彈出,兩手不動,對準毫釐,命中方寸,兼之筒長氣聚,更能致遠摧堅。”
“說到鳥銃,就不得不提趙樂清[1]、茅歸安[2]此二人,其分別所著《神器譜》與《武備志》,均可稱曠世之作。武備志中曾言,鳥銑,唯魯密銃最遠最毒。”
畢懋康如數家珍,將目前大明軍中的主流火器娓娓道來,而旁邊的畢懋良與徐光啟則是聽得邊捋須邊點頭。
“既然鳥銃與魯密銃射距更遠,為何反而不如三眼、四眼等銃更受軍士喜愛呢?”
其實熟悉明末這段歷史,並長期混跡於某乎的朱慈炅深知,目前大明軍中火器的工藝、質量等都有問題,但他現在不可能直接就將結論放出,來讓天啟皇帝去重視。
唯有循循善誘,透過這個時代的專家讓其加深印象,瞭解其中更深層次的原因所在,才能對軍工行業有足夠的重視。
畢懋良臉色沉重的說道:“殿下,一曰炸膛,二曰啞火,便是其中關節所在。”
“是因為鐵質所致?還是工藝所起?”
天啟皇帝面色凝重出言詢問,畢懋康趕忙行禮正色答道。
“回陛下,是,也不全是。其一,正如陛下所說、臣之前也有言乃是鐵質不純所致,其二,則是匠人的不能實心用事、而非工藝所起,這其三……”
說到此處,畢懋康有些黯然。
“三者為何?”
非專業捧哏朱慈炅適時發問並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