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斷層,補全歷史?
張塵在心中暗自思索,自已可是歷史專業的高材生,對任一朝代的歷史都瞭如指掌,這還不是分分鐘就搞定的事情?這次的任務,也太簡單了吧!
按照以往穿越前世的慣例,張塵首先要弄清,這一世的自已究竟是誰。
這對於他來說並不太難,因為“輪迴令”的緣故,他和前世的自已有著獨特的感應,即使是茫茫人海,他也能依靠這份感應找到對方。
果然,沒過多久,他就找到了這一世的自已,還找到了關於這個世界的一些資訊。
在自已生活的時代,龍國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域,各領一方疆土,他所在的雲城,就是北域的重鎮。
而這裡,依舊還是龍國地界,只是現在已沒有了五域之分。
幾千年來,由於氣候變遷、地殼動盪等原因,西域和北域的一些地方已經不再適合居住。所以,人們紛紛遷居東南,原本的五域格局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整個龍國,劃分為東海、南溟和中州三塊區域,至於西域和北域的那些地方,逐漸變成了無人區和野生動物的聚居地。
張塵目前所在的,就是中州的M市。
這一世,他叫許哲,32歲,是中州大學歷史系的教授,也是整個龍國最年輕的歷史學家。
他是從一份報紙上看到的關於許哲的訊息,他正在招募一個團隊,準備進行一個非常重要的專案。
這個專案是由政府和很多商業大佬一同投資,目的就是要找到遺失的歷史,補全龍國的文化斷層,故名為“補天計劃”。
“看來,想完成任務,得加入他的團隊才行。”張塵看著報紙上的招募啟事,一邊咬著手裡的包子,心中暗暗盤算。
“送上門的不算珍稀,毛遂自薦不可取,不如等他來找我。”
張塵幾口吞掉了包子,將報紙疊了起來,塞進口袋裡。
招募計劃將持續兩個月,現在時間還早,還是先了解一下,這個世界的歷史發生了怎樣的斷層吧。
要了解一個國家的歷史,當然離不開文獻,張塵立刻想到了一個地方。
圖書館。
書籍是對映文化最好的載體,如果出現了歷史斷層,必然就會缺失對於那段時期的文字記錄。
張塵打定主意,起身朝前走去。
一番打聽下來,他終於找到了M市最大的圖書館。
這裡的建築風格都很特別,與他所在的世界大為不同,但看得多了,張塵也並不覺得奇怪。
張塵信步走進了圖書館。
圖書館裡倒是和他的認知沒什麼不同,裡面很空曠,也很安靜,畢竟到這來都是看書的,大家都靜靜的捧著書,認真的看著。
張塵走到了歷史類書籍的區域,目光在一排排書架上來回的掃視著。
《山海經》、《詩經》、《呂氏春秋》、《漢書》、《史記》、《二十四史》……
張塵不禁皺了皺眉,這些古代的藏書應有盡有,看不出有哪裡斷層啊。
他又往其他書架上看去。
《三國演義》、《紅樓夢》、《聊齋志異》、《金瓶梅》……
這些古典文學的書籍也有,這就可以證明當時那個時代的存在,那這個世界的歷史究竟斷層在了哪裡呢?
忽然,他的目光落在了書架的上方。那是一本淡藍色封皮的書,書名就叫《歷史的斷層》。
張塵不禁一驚,趕忙把它拿了下來,細細的翻閱。
這是一本記錄近幾年出土文物的書籍。裡面有那些出土文物的照片,旁邊還配有一些說明,大抵是說這些文物的年代以及在當時的用途等一些資訊。
突然,張塵翻到了一頁,他瞳孔緊縮,停在半空的手也僵在了那裡。
“這……這是!”
張塵不由大駭,因為那書上的“文物”照片,赫然竟是一部手機!
雖然照片上的東西,經過歲月的洗禮,已經變得鏽跡斑斑,但張塵還是一眼就認出來,那是一部手機,一部來自於他所在的時代的……智慧手機。
旁邊的說明只有寥寥幾個字:金屬塑膠方體器件,經斷代測定,距今3000至3500年,屬中古代文物,用途不詳。
用途不詳……原來,這個世界缺失的,是自已那個時代的歷史!
中古代,說的便是自已所在的那個時代了。也對,現在是5083年,距今有3000多年,那可不是古代麼?
張塵繼續朝周圍的書架看去,最終挑了幾本,走到一旁的臺階,坐下來細細的讀著。
除了那本《歷史的斷層》,他又另外拿了兩本,分別是《神秘的中古》和《紅色蒼穹》。
前兩本是歷史方面的書籍,都是圍繞那段缺失的“中古代”所寫的。而《紅色蒼穹》則是一本講氣候環境的書,張塵想要知道,為什麼這裡的天是紅色,雲彩是黃色,還有那兩顆藍色的“太陽”又是怎麼回事。
也許氣候環境的變化,正是導致歷史斷層的原因。
極端的天氣,可能導致一個文明的毀滅,如果這個文明的一切記載都隨之湮滅,那自然就會發生歷史斷層。
張塵斷定,從自已生活的時期到現在,3000多年的歲月裡,一定發生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張塵靜靜的翻著書,看了整整一個下午。
他以前也是這樣,常常一個人泡在圖書館裡,一待就是一整天。
傍晚的時候,他才從圖書館裡出來。
張塵走在路上,心情卻久久不能平復。他終於明白,這3000年來究竟發生了什麼。
大約在2000年前,太陽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它急速的膨脹,如同燃燒的隕石,綻放著妖異、赤紅的光芒。
在生命最後的時刻,它拼命爆發出最大的熱量,似乎要吞噬一切。
藍星生物賴以生存的大氣層被這股熱量無情的毀滅了。
但那時的人們早已預知了即將發生一切,他們早就為此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歷時500年,人類建造的“類大氣層製造儀”,在整個藍星設立了三百六十個。當太陽褪變成紅巨星的時候,這些儀器同時開啟,日夜不停的生產著能夠滿足藍星生物們呼吸的氣體。
除了必須的氧氣之外,還有一些後來的人們新發現的元素,可以保護其中的氧氣不被這巨大的熱量焚燒。
於是,那一刻起,再沒有了蔚藍的天空,取而代之的則是這些儀器製造出的類大氣層,它的名字叫——“紅塵”。
而那黃色的雲彩,是在那種紅色氣體的映襯下,所呈現出的顏色。
至於那兩顆藍色的“太陽”,也同樣是後來的人們所造的。
3000年來,科技的力量,發展的已超乎張塵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