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穎不斷打量著面前的這名臣子。
身材消瘦且矮小,面容十分蒼老。
腰板挺的筆直,眼睛犀利。
方穎看著這個人,倍感新鮮,這還是自己第一次見到他。
因為官階不高,所以他往日都是站在人群中央。
如果不是對方特地來找自己,肯定會被自己忽視更久。
“你找我什麼事?”
方穎看著對方,隨即問道。
“陛下,臣胡宗文,代表胡家,原為陛下馬前卒.”
邊說著,老者下跪行禮。
方穎愣了一下。
隨即想起來,這胡家,也是炎國的五大家族之一。
方穎心中,對秦德的欣賞他更高了一些。
這小子可以啊,說了那麼幾句話,竟然真的說動了一個家族來投誠。
“快快請起.”
方穎親自上前,將胡宗文給扶了起來。
“來人,賜秀墩.”
對方都這麼大歲數了,方穎也不好意思讓對方站著和自己說話。
胡宗文拱了拱手,道了聲感謝,隨即便坐下。
方穎也回到龍椅上坐好,緊接著,對方率先開口問道。
“陛下,按理說,臣已經宣佈效忠,就應該率先表現出臣的誠意,但是臣心中有幾個疑問,一直在折磨臣的內心,陛下能否解答一下?”
“自然可以.”
方穎點頭,對方若是能帶領話題的方向,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如果讓他來帶領話題的方向,那他可就抓瞎了。
他對這情況沒什麼經驗,根本不知道怎麼處理。
“陛下剛剛所說,準備讓這世界只擁有一個國家,可是認真的?”
胡宗文嚴肅的開口,目光猶如熾熱的火焰,給方穎帶來一股壓力。
方穎聞言,心中便是一陣暗笑。
這種話,怕是連中二少年都不會相信。
對方也一把年紀了,連這是場面話都分辨不出?自己當時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氣氛都烘道那裡了。
“當然.”
方穎肯定的說道。
方穎並沒有跟他說實話。
自己還是希望,自己在臣子眼裡有些逼格的。
要是把大實話說出去,自己的形象肯定就崩了。
“那陛下打算如何統一世界?”
胡宗文聞言,目光彷彿正在洶洶燃燒。
如何統一?也就是說,準備問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吧。
方穎目光一轉,隨即便想到了秦德在朝堂上的話。
“攘外必先安內,盤踞徐國的家族全部除掉.”
方穎說完,隨即看了一眼胡宗文,發現胡宗文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彷彿在等自己的後續。
但是問題是,自己哪裡還有後續呢?秦德就說了這麼多。
但是看對方這個樣子,好像是要等不到後續就一直等。
沒辦法了。
現場瞎編幾句吧。
至於能不能圓回來,那都是之後的事了。
“我覺得徐國原本的體制還是很不錯的,除掉家族後,我會繼續沿用,少數細微處需要修改,讓體制活起來,重新發揮作用.”
方穎憋了半天,憋出了一句。
徐國的體制,他一點都不瞭解。
但是,他話說的籠統啊。
這話說了簡直和沒說一樣。
方穎看向胡宗文,發現對方彷彿還沒有滿足,仍然還是盯著自己看。
方穎咬牙,又說了幾句:“國內因為動盪,底層人的日子很苦,之後的目標就是讓他們富裕繁榮起來,民為國家之本,國家發展的根基.”
繁榮和發展是每個國家都可以說的,哪怕是隨時隨地掛在嘴邊都沒問題。
自己的回答,又是一個萬金油答案。
再看向胡宗文,發現對方仍然盯著自己看。
臥槽,你還有完沒完?看什麼看?我牙縫裡面有韭菜嗎?大哥,我是真的編不出來了。
要不你提醒我一下?我順著你的說?時間良久的沉默。
方穎也有些坐不住了,榨乾腦子,硬擠出來了半句:“攻伐他國估計是之後的事情了.”
聽完這句話,胡宗文終於是有所動作了。
他長嘆一口氣,隨即緩緩開口:“看來陛下所言不虛,已經做好了征伐世界的準備。
每一個步驟說的都是如此清晰,而且還用停頓將其分開,讓我能更好的理解,陛下的仁慈,我還真是歎為觀止.”
“我服了,徹底服了.”
胡宗文說著,朝著方穎拱了拱手。
方穎抹去額頭的汗水。
謝天謝地,終於把他給糊弄過去了。
“陛下,請看.”
胡宗文從懷中掏出來了一份奏摺,隨即送到了方穎的手中。
“臣家族之人,以及與臣家之人,全部在此冊子上,無一遺漏.”
“這?”
方穎看著奏摺,一時間有些疑惑。
緊接著胡宗文又補了一句:“這便是我對陛下的誠意,陛下如果想滅我族,按照名單挨個去殺便是。
我等性命,全部送到陛下手中.”
方穎對這個禮物,並沒有太大的感覺。
甚至覺得沒有什麼作用。
畢竟對方都投誠了,當然是好生對待他們,又不能殺了他們。
翻開奏摺,大致的翻看。
隨即很快方穎便覺得不對。
“你是胡家之人,怎麼裡面除了你就沒有別的胡姓了?”
方穎提出疑問。
“看來陛下對我胡家瞭解不深,這也正常,我胡家在朝中一直低調行事,很少與別人引起爭端.”
胡宗文面對方穎的疑惑也沒有意外。
“那好,那就由臣來給陛下好好講解一下胡家.”
“我胡家不是一般的家庭式的家族,我胡家,是一個特殊的家族,家族裡面,都是老師學生,並無父子.”
“我們胡家不比其他家族掌握兵權或者大量財富,我們胡家掌握了每年的科舉,每次選上來的學生,若是做了官都會進入我們家族.”
“當然了,陛下也不要誤會,我沒有野心,我建立這家族的初衷,就是為了籠絡那些無權無勢的官員,當時幾大家族內鬥嚴重,一些小官員很是難受,我的目的是把大家集合起來成為一股力量,避免那些小官員受到欺負,遇見事情了有個靠山.”
“另外一點,就是想穩固住國家的基本,畢竟家族們雖然鬧得兇,但是大多是在京都以及京都周圍。
我炎國疆土何其廣闊,那麼多城市,都是家族觸及不到的。
這些地方官員幾乎是一手遮天,所以我把他們都集中的到家族中,並且給予規矩和約束,這樣就避免了地方官員的權力滔天,民眾揭竿而起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