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妃臉頰瞬間紅了起來,雖說她早就盼望這一天的到來,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上了陛下,可能是女性的本能再驅使著她吧。
但真的等到這一天的到來,她反而開始抗拒寧霄的舉動,她其實心裡也清楚,寧霄只是饞她的身子罷了,她與寧霄畢竟身份擺在這裡,也只有自己的容貌能吸引到寧霄,其他的她也拿不出手來。
寧霄見宸妃身子開始往後躲閃,他心裡也清楚現在拿下宸妃只會讓她反感,他也不想將此事鬧得不歡而散,一次的溫存可不是寧霄想要的結果。
何況宸妃現在的身體狀況也不允許他這樣做。
不過先收點利息還是可以的。
寧霄用力抱著宸妃的臻首開始肆無忌憚的的親吻起來。
直到宸妃無力反抗,氣喘吁吁才心滿意足的放過她。
“你……你今天來這裡就是為了這事嗎?看來你終於露出了你的真面目,本宮以為你整天寫信於我,是為了讓本宮心裡敬佩你罷了,不就是沒有回信與你嗎?你這麼快就忍不住了?”宸妃美眸出現淚光,把自己的心裡話全部說了出來。
寧霄也放開了宸妃的嫩手,他其實心裡就是這麼想的,不過既然被宸妃看穿,他也沒有隱瞞,畢竟他本來就貪戀美色,這也是男人的通病,沒有什麼好解釋的。
“你說的沒錯,朕的確是這麼打算的!”
宸妃臉上開始浮現傷感,心裡想到,“果然是這樣,男人都是一個德行,虧自己還想這麼多,到頭來他喜歡的不過是這幅皮囊罷了。”
“朕看上你的第一眼,就發誓將你成為朕的愛妃,朕不在乎那些繁文縟節,更不在乎天下人說朕一些有悖倫理的話,朕願意給朕的女人一切,就算被天下人恥笑也不會有半點怨言!”
寧霄直勾勾的盯著宸妃繼續說道:
“你要是不喜歡朕,朕也不會強行要求你做你不願意的事情。”
說完,寧霄站起身子,背首說道,“朕聽說你今天來了天葵,研究了一天才研製出這個東西,就是為了能讓你減輕一些疼痛。”
寧霄從懷中取出那片柔軟的羞布放在宸妃面前。
宸妃光看那個東西就猜到了這塊布的用法,心裡也得到了慰藉,看著寧霄真摯的眼神,心中的不滿也悄然發生的轉變。
難道他真的是為我擔心,還是說這只是他為了打動我所說的?
宸妃不是那種未經人事的小姑娘,知道一些甜言蜜語不過是糖衣炮彈罷了,但寧霄說的話還是讓她對寧霄的態度發生改變。
寧霄也從宸妃的眼神之中看到了宸妃已經不再生自己的氣,但他也知道現在自己要是再待著這裡,只會讓宸妃懷疑自己別有用心。
“你……要是覺得用的不習慣,或者討厭朕,大可將此物扔出去,朕以後也再也不會煩你!”
說完寧霄大手一擺,闊步離開了這裡。
只剩下一臉懵比的宸妃愣在那裡,她還沒搞清楚,這玩意兒是不是自己想的那樣,難道真的要塞進去?還是說只是墊一下?
你倒是說清楚再走啊!
宸妃看著那塊羞布陷入了糾結,然後慢慢將此物放在被褥之中。
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傳來,宸妃忍不住驚呼一聲。
太舒服了,果然是個好東西啊!
……
寧霄回到乾清宮,越想越氣,自己好心對待她,她竟然不領情,看來當舔狗是沒有好結果的,那自己還是當個渣男吧。
什麼書信?什麼詩歌會,什麼巾,統統再也不要。
還不如直接來合適!
朕可是皇帝,還怕什麼!
回宮之後,已經是夜晚,寧霄看著徐秀兒和方寧月已經為自己準備好了熱水。
寧霄頓時獰笑起來,還是朕的侍女最懂朕。
……
一夜無話,又迎來了例行早朝。
金鑾殿上。
“眾愛卿可還有事要奏,要是還是為了揚州科舉之事,那就退朝!”寧霄經過昨晚的洗禮,心情也好上不少。
大乾三天一早朝,其實也沒有多少重要的事情,只是近日哭廟一事還有科舉一事鬧的比較大,其他的事情顯得過於渺小了,反而讓文淵閣那些人輕鬆解決掉。
這讓寧霄覺得這是個好兆頭,至少自己不用那麼操心了,讓文淵閣的捲起來也不錯!
王如文弓著身子說道,“陛下,前些日子,李夢澈傳來訊息,說有十萬兩黃金已經在路上,算上時間應該快到了京城。”
“不錯,看來何樹銘與李夢澈做搭檔效率倒是挺快,十萬兩黃金啊,這可是整整十萬兩,這就是你們剛才諫言說讓朕取消對揚州城學子的禁制?這就是你們認為的揚州城?”
“揚州如此的不堪,你們還有臉求情!這十萬兩黃金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你們等著吧,看趙夢澈回京以後,能帶回多少黃金白銀,要是比大乾的國庫還要多,看你們這些大臣還能說些什麼!”
寧霄憤怒的指責那些替揚州學子求情的大臣說道。
那些大臣嚇得喘不過氣來,不敢多說一句,他們哪曾想到趙夢澈與何樹銘動作那麼快,這才過了幾天啊,就能搜刮如此多的錢財。
國庫才有多少,與揚州的比起來完全不夠看。
透過此事之後,沒有人再為揚州的學子求情,只能怪那些官員咎由自取。
退朝之後,寧霄便讓王如文來到乾清宮。
“說吧,你還有什麼事,看你如此慌張,莫非那些銀子出了什麼事?”寧霄在金鑾殿上聽出了王如文話中有話。
什麼叫應該回到了京城?
還好寧霄及時打斷了王如文,而是選擇痛斥那些官員,然後趕緊宣佈退朝!
王如文汗如雨下,緊張的說道,“陛下,微臣聽說那些銀子落入到了一個不明勢力手中!”
“什麼?在朕的腳下,還有人敢劫持官銀!誰這麼大膽!”寧霄聽到這些話氣的站起身來,一掌劈碎了案桌!
自從他繼位以來,還從未聽說過有人敢劫持官銀,還是十萬兩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