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該下臺了!”
“天天裝聾作啞,以為自己很高明呢。”
“這種昏聵的官員早就該驅除出朝堂了。”
……
李澤衝本以為朝中的文武百官,會為自己求情,可是沒想到換來了確實冷言冷語地嘲諷。
此刻,李澤衝腸子都悔青了。
早知道,就應該表明立場。
也不至於被罷相。
他求救的目光看向了戶部尚書王如文。
這是他的學生,兩人有師生之誼。
可是,王如文卻目不斜視,當他根本不存在一樣。
他又看向了其他官員,可是其他人也當他不存在。
“老臣糊塗!辜負陛下的皇恩!老臣……”
李澤衝欲哭無淚。
他將頭上的官帽取下來,而後頓首一禮,踉踉蹌蹌地起身離開。
那副老邁的身軀好像搖搖欲墜般,隨時跌倒。
可是,沒人理會他。
寧霄的目光一移,看向了齊桐珺,道:“齊大人,你說該如何處置王德林?”
齊桐珺聞言,心頭一沉。
他明白,這是皇帝在逼他表態。
如果,他跟李澤衝一樣沒有表明態度,模稜兩可,那今天也會被罷官。
齊桐珺撩起官袍,跪在地上,道:“啟稟陛下,王德林辱罵當朝聖上,又誣陷大臣,企圖進行逼宮,條條大罪,罪不容恕,請陛下將此人推出午門斬首!”
齊桐珺的一席話,讓王德林差點眼前一黑,昏厥過去。
他沒想到齊桐珺不顧幾十年的情誼,致他於死地!
寧霄有些意外,沒想到齊桐珺表態倒是挺堅決的。
他可是太后一黨的人。
既然表明立場,寧霄也不準備罷黜他的官職了。
不過,適時地敲打也是應該的。
“齊大人,中州如此多的貪官汙吏,草菅人命,你這吏部尚書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朕決定免去你的吏部尚書之職,任命你為禮部尚書,你依舊可以參加文淵閣的機要事務。”
寧霄淡淡的道。
吏部尚書在六部之中,地位最高,是除了丞相之外,最有實權的大臣。
雖然齊桐珺表明立場了,不過這不代表寧霄相信他。
“謝主隆恩!”
齊桐珺很平靜,他已經預料到這個結果了。
不過,皇帝還是給了他面子,讓他參與文淵閣的機要事務。
“皇上,別殺老臣,老臣知道錯了。”
王德林驚懼不已,朝著寧霄磕頭,腦袋都磕破了。
可是,寧霄眸光幽冷,神色冷峻。
在他的眼裡,王德林已經是一個死人了。
“罷黜王德林禮部尚書一職,推出午門斬首。另外,都察院立馬對王德林進行抄家,王氏一干人等全部發配充軍!”
寧霄冷然的聲音迴盪在偌大的廣場上。
在場的文武百官感覺到撲面而來的一股殺氣。
讓在場眾人都感覺冷冽。
窒息!
“陛下開恩!老臣不敢了!老臣不敢了!”
王德林磕頭像是搗蒜般,頭破血流。
可是,禁軍強行地將他拖拽下去。
而在場的文武百官再也沒有一個為他說情的。
連李澤衝都被罷相了,誰還敢為王德林求情?
不久後,禁軍來報,並且帶回來了王德林的首級。
看到王德林的首級,滿朝文武心中悚然一驚。
現場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胡書吏看到高高在上的那位少年天子,不由得心頭一震。
不是說這位天子玩世不恭,胡作非為,是一位昏君嗎?
可是,這明明是一名英主。
殺伐果斷、處事果決,英明神武。
“此次趙安北巡視中州地區,懲治貪官汙吏,安置流民,立功甚大。朕決定任命他為吏部尚書,文淵閣可有意見?”
寧霄詢問道。
王如文從班列之中走出來,道:“啟稟陛下,老臣並無意見。”
“微臣也認為趙大人賑災救民,懲治奸佞,厥功甚偉,況且他又兼任吏部侍郎,成為吏部尚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兵部尚書高玉堂朗聲道。
“老臣,無異議。”齊桐珺道。
“微臣並無異議。”楊建章答道。
“那朕便任命趙安北為吏部尚書,並授文淵閣大學士,進文淵閣。”
寧霄道。
寧霄的目光又看向了胡書吏,笑問道:“胡書吏,你怎麼稱呼?”
胡書吏聽到皇帝召見,立馬走上前,頓首道:“稟告陛下,草民胡正業。”
“胡書吏,你今天的表現很好,朕封你為吏部員外郎,以後跟著趙大人好好辦事。”
寧霄笑了笑。
書吏是無品無階的小吏,就跟縣令請的師爺一樣。
而吏部員外郎屬於從五品。
聞言,胡正業滿臉震驚,不敢相信。
他成一介書吏,成為從五品?
感覺這是從天上砸下來的大驚喜。
滿朝文武都是一驚!
皇帝還真是大方!
直接任命了五品官。
“謝主隆恩!謝主隆恩!”
胡正業反應過來,連忙向寧霄磕頭。
緊接著,寧霄又道:“左都御史楊大人可在?”
楊建章從班列之中走出來,道:“臣在。”
寧霄道:“楊大人,趙大人帶回來了這些人證,你妥善安置,至於這些貪官汙吏,先打入大牢,罪行查實,一律斬首。”
“微臣遵旨。”楊建章道。
“還有王尚書,你同胡大人一起查清楚賬款數目,回頭稟報朕!”寧霄道。
“微臣遵旨!”王如文笑著點了點頭。
又是一筆銀子入庫,現在戶部的庫房算是充盈起來了。
寧霄環顧四周,問道:“爾等還有事情奏報?無事那便退朝!”
“恭送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眾文武百官跪在地上,口稱萬歲。
這一刻,寧霄望著臺下跪地頓首的官員,方才有做皇帝的感覺。
大權在握,君臨天下!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如今,他算是初步解決了自身的危機。
起碼,暫時太后威脅不到他的皇位了。
不過,事情遠沒有結束。
鄭王以及各地的藩王依舊虎視眈眈。
然而,太后的餘黨還有不少。
比如親軍都督府,太后就安插了不少人。
而北方邊境,蠻夷時常入侵,劫掠邊關的百姓。
“朕也沒有太大的理想,就想好好地做一個昏君!”
寧霄抿嘴一笑,道:“小李子,我們回御書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