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7章 在所不辭

殷卜實退出帳篷,他知道接下來將是一場考驗,但他的內心卻是異常平靜,因為他知道,為了大乾的未來,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帳篷內,寧霄轉向溫婉清,“溫婉清,你覺得殷卜實如何?”

溫婉清沉思了一下,“陛下,他是個非常有能力和潛力的人,值得您託付重任。”

寧霄微笑,“我也這麼覺得。希望他能順利完成任務,也希望大乾和大慶能夠達成和解,避免更多無謂的戰爭和犧牲。”

溫婉清柔和地說,“陛下,您的用人之明和深遠的佈局,定會使大乾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送走了殷卜實之後,寧霄在大帳內與心腹溫婉清和單娟談起此事。他心情欣慰地說:“找人之事,果然還需人找。這次招賢館選來的殷卜實不失為一股清新之氣,他若能活著回來,我當好好培養他,讓他成為大乾更有用的棟樑之材。”

溫婉清笑了笑,“陛下所言極是。人才是國家之本,有了好的人才,大乾定能更上一層樓。”

寧霄微笑點頭,次日,他和一行人就啟程返回京城。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而且朝中的老傢伙們也在不斷地催促他。

一路顛簸之後,寧霄終於回到了京城。只見城門外的道路兩旁已經站滿了歡迎他的百姓,高呼“萬歲”聲此起彼伏,不時還放起煙花。百官更是身著華麗的朝服,威儀莊重地迎接他的到來。

寧霄心中感慨萬分,立即決定大赦天下,與此同時,也釋出了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政策。恰好元旦將至,全國上下一片歡騰,寧霄在群臣的建議下決定再一次舉辦歡慶宴。

當晚,宮中的宴會廳華燈初上,琴瑟和鳴,氣氛十分熱鬧。文武百官皆到齊,座無虛席。寧霄端坐在主座,左右兩側則是溫婉清和單娟,還有幾位出征歸來的高階將領。

寧霄起身,清了清嗓子:“諸位,此次青州之戰,多虧了大家的通力合作,特此設宴以示嘉獎。朕現在宣佈,對於表現突出的將領和士兵,朕將給予封賞。”

隨後,侍者們開始念出寧霄親自稽核過的封賞名單。每當唸到一個名字時,寧霄都會逐一點評其戰功,並且親手贈上封號或者賞賜。

座下群臣紛紛起身致謝,臉上都露出喜悅和自豪的神色。寧霄觀望四周,看到這些滿臉忠誠和敬意的人,心中更加堅定。

宴會進行得十分順利,直至深夜,才漸漸散去。

寧霄返回寢宮,獨自坐在書桌前,拿出一個精緻的木匣。匣內,正是他從青州帶回的戰利品和袁常勝遺留下來的一些物品。

他捧起其中一個物品,輕輕嘆息:“袁常勝,你雖為敵,卻也是英勇之人。我送你回大慶,是想讓你能得到一個應有的安息。”

然後,他將木匣小心地放回原處,起身走到窗前,看著窗外漸漸升起的月亮。

“大乾,我的國家,接下來,我將如何引導你走向真正的繁榮和強大呢?”他心中默唸,這是他一直以來最大的憂思,也是他最想完成的心願。

青州城的事情暫告一段落,寧霄心生釋然。在處理完繁重的朝政之後,他決定在宮中游園放鬆一下心情。午後的陽光照在湖面上,微風輕輕吹過,帶走了一絲壓抑。

正在這時,寧霄聽到了前方傳來的爭吵聲和孩子們的哭泣。他走近一看,發現幾個衣著華貴的小孩正在欺負一個瘦弱的庶子。

“你們這是在幹什麼?”寧霄面色一沉,走了過去。

孩子們一見是皇帝,立刻嚇得臉色蒼白,慌忙跪下行禮。

“起來。動手打人是什麼道理?”寧霄沉聲問道。

“回陛下,他是個庶子,他在這裡不知分寸。”一個孩子戰戰兢兢地回答。

寧霄看了一眼那個被欺負的庶子,發現他面色平靜,沒有任何怨氣。“你有什麼要說的?”寧霄轉向庶子。

“陛下,我有心為大乾效力,這才招來這些人的不滿。”庶子站起身,一字一頓地說。

寧霄微微一笑,“真是個有志氣的孩子。那些只知道胡鬧的人,是不會了解你的價值的。”

然後,寧霄轉向其他孩子們,“你們回去吧,記住,切勿再以家世取人。”

孩子們便散去,只留下那個庶子。

“你剛才說想為大乾效力,這話是當真的嗎?”寧霄重新看了看他。

庶子點頭:“陛下,我雖然是庶子,身體又不佳,但我願意付出一切,只為大乾能夠更加強大。”

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寧霄,他想到了自己曾經的經歷,以及大乾現在急需人才的現狀。他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好,你的心意我領了。其實,我一直在考慮如何才能讓更多有志青年得以施展才華。受到你的啟發,我決定建立一所軍校,用以選拔和培養有志於報效國家的年輕人。”

寧霄轉頭對庶子說:“你聽到我的設想,這是大乾的未來,也是你的未來。怎麼樣?”

庶子雙眼閃爍著熱情和堅定,忍不住跪了下來:“陛下,您的仁德與智慧讓我深受觸動。我發誓,如果能在軍校中成才,必定不負朝廷,不負您的期望。”

“很好,站起來吧。你的決心,我看在眼裡。”寧霄微笑地說,心中卻更加堅定了要建立軍校的想法。

次日一早,寧霄身著龍袍,面容莊重地登上了金鑾殿,百官跪拜,一片肅穆。

“今日有要事宣佈。近年來大乾國力日漸增強,但人才依然匱乏。我有意創立一軍事學院,用以選拔和培養年輕一代。”寧霄緩緩道來,目光犀利。

朝堂上一時譁然。宰相老杜首先開口:“陛下,古往今來,文官出自學堂,武將從戎多年方能嶄露頭角,這樣突然建立軍校,恐怕難以名正言順,還請陛下三思。”

“文武之才,並非一蹴而就,卻也非年長即位。‘國不可一日無君,軍不可一日無將’,今日不備,他日將何以迎敵?”寧霄反駁。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