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2章 趙高內心的掙扎

咸陽令府邸內,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將至的天空。閻樂滿臉怒容,額頭上青筋暴起,他雙眼圓睜,死死地盯著趙雅,大聲呵斥道:“你是我的妻子,為何卻始終對那太子念念不忘?如今太子遠在海外,生死未卜,你卻還把他放在心上!”他的聲音如同炸雷,在房間裡迴盪,震得房梁似乎都在微微顫抖。

趙雅面容憔悴,眼神中卻透著一絲堅定與執著,她迎著閻樂的怒視,輕聲說道:“我也不想如此,可我就是忘不了太子。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善良仁慈,早已刻在我心間。”

閻樂聽聞,氣得渾身發抖,他猛地一甩衣袖,那衣袖帶起一陣風,轉身快步離去,只留下一個憤怒而又無奈的背影。

趙雅望著閻樂離去的方向,淚水在眼眶裡打轉。此時,趙高走進房間,看到趙雅的模樣,輕輕嘆了口氣。趙雅抬起頭,眼中滿是疑惑與哀怨,她問道:“父親,為何您不能像周公那般輔佐胡亥呢?”

趙高的臉上瞬間浮現出一絲冷笑,那笑容中帶著無盡的怨恨,他緩緩說道:“胡亥?他根本不配!那贏秦一族,本就是我的仇人。你難道忘了,你的奶奶是如何慘死於秦律之下?那一幕幕慘狀,如同噩夢,日夜纏繞著我。”趙高的眼神變得冰冷而兇狠,彷彿一隻被激怒的野獸,隨時準備撲向獵物。

趙雅淚流滿面,她哽咽著說:“父親,如果我當初嫁給了扶蘇,您還會這樣嗎?”

趙高望著女兒,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有愧疚,有無奈,還有那深入骨髓的仇恨。他沉默了許久,緩緩開口:“雅兒,這一切都已無法改變。此生我已走上這條復仇之路,若有下輩子,我定當努力做個好人。”說罷,趙高轉身,他的背影在昏暗的燈光下顯得格外落寞與孤寂,彷彿被命運的黑暗所吞噬,只留下趙雅獨自在房間裡哭泣,那哭聲在寂靜的府邸中迴盪,訴說著無盡的悲哀與絕望。

趙雅在原地呆立許久,心中五味雜陳。她深知父親的仇恨已如洪水決堤,難以挽回,但對扶蘇的思念與對大秦命運的擔憂也如芒在背,刺痛著她的心。

而此時,咸陽城的局勢愈發混亂。城中百姓人心惶惶,街頭巷尾都瀰漫著不安的氣息。物價飛漲,糧食短缺,百姓們為了一點吃食爭得頭破血流。曾經繁華的集市如今一片蕭條,許多店鋪都關門大吉,只剩下一些膽大的商販,在街邊擺著簡陋的攤位,售賣著高價卻又劣質的物品。

閻樂在憤怒離去後,並未就此釋懷。他在咸陽令府邸的庭院中,獨自徘徊,心中的嫉妒與不甘如同野草般瘋長。他想著趙雅對扶蘇的深情,握緊了拳頭,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卻渾然不覺疼痛。“難道我在她心中,就永遠無法與扶蘇相比嗎?”他喃喃自語,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瘋狂。

趙高則繼續緊鑼密鼓地謀劃著他的復仇大計。他在密室中與親信們商議,如何進一步削弱大秦的根基,如何挑起各方勢力的矛盾,讓秦朝陷入更深的內亂。他的臉上時而露出猙獰的笑容,時而又陷入沉思,那副模樣彷彿從地獄而來的惡魔,要將整個大秦拖入無盡的深淵。

在皇宮裡,胡亥依舊沉浸在聲色犬馬之中,對外面的危機渾然不覺。他在金碧輝煌的宮殿裡,與妃嬪們飲酒作樂,看著舞女們翩翩起舞,笑聲迴盪在宮殿之中。然而,他的眼神中偶爾也會閃過一絲迷茫與恐懼,似乎在潛意識裡,也能感覺到那即將到來的滅頂之災。

趙雅在痛苦與掙扎之後,決定不再坐以待斃。她偷偷地聯絡一些仍對大秦忠心耿耿且不滿趙高作為的臣子,試圖在這黑暗的局勢中找到一絲轉機。她趁著夜色,喬裝打扮後穿梭在咸陽城的小巷中,小心翼翼地與那些臣子們會面,她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儘管微弱,但卻堅定。“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大秦就這樣覆滅,也不能讓父親一錯再錯。”她心中暗自說道,腳步也變得更加堅定有力,彷彿在這黑暗中開闢出一條屬於自已的道路,一條拯救大秦與親人的艱難之路。

在趙高那陰森森的府邸深處,密室之中燭火搖曳,光影在牆壁上詭譎地舞動著。趙高面容冷峻,眼神中透著陰鷙與決絕,他微微前傾身子,壓低聲音說道:“如今這天下大亂,正是我等大展宏圖之時。趙博倫已率我趙家族人枕戈待旦,只等一個絕佳時機。”

趙成坐在一旁,眼睛眯成一條縫,臉上帶著一絲狡黠的笑意,搓著手附和道:“大哥英明,那趙博倫一向勇猛果敢,有他帶領族人,定能如虎添翼。”

閻樂眉頭微皺,似乎仍有些擔憂,他咬了咬牙說:“岳父,雖說局勢有利,但函谷關地勢險要,秦軍亦有不少兵力駐守,想要攻破,恐怕並非易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疑慮,雙手不自覺地握緊。

趙高輕輕哼了一聲,臉上露出不屑的神情,他站起身來,緩緩踱步,每一步都彷彿帶著無盡的算計。“哼,閻樂,你莫要長他人志氣。那秦軍如今已是軍心渙散,內部紛爭不斷,胡亥昏庸無道,趙高愚弄朝政,早失民心。我趙博倫率領的族人,皆是精銳之士,且懷著滿腔的仇恨與壯志,如同飢餓的狼群盯著獵物一般,定能衝破函谷關,直搗黃龍,將這大秦徹底覆滅。”趙高的聲音冰冷而堅定,猶如寒夜中的冷風,讓人不寒而慄。

趙成也跟著站起,拍了拍閻樂的肩膀,安慰道:“妹夫,不必憂慮。大哥籌謀已久,一切皆在掌控之中。我們只需按計劃行事,待趙博倫的大軍一到,這咸陽城便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閻樂微微點頭,深吸一口氣,似乎也被趙高和趙成的自信所感染,眼神中重新燃起了鬥志:“既如此,那我等便齊心協力,共成大業。”此時,密室中的三人,身影被燭光拉得長長的,彷彿是黑暗中伸出的惡魔之爪,正緩緩伸向搖搖欲墜的大秦帝國。

趙高滿意地看著閻樂,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閻樂,你且繼續掌控咸陽城的局勢,務必要讓城中的兵力牢牢握在我們手中。一旦趙博倫的大軍兵臨城下,你便裡應外合,開啟城門,迎接我趙氏一族的榮耀歸來。”

閻樂抱拳領命:“岳父放心,小婿定當全力以赴。只是那朝中尚有一些老臣對我等的作為有所察覺,他們會不會從中作梗?”

趙高眼神一凜:“那些老東西不足為懼。我已安排人手暗中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稍有異動,便即刻除之。在這咸陽城中,如今是我趙高說了算。”

趙成在一旁陰笑著補充道:“大哥所言極是。待我們掌控了大秦,定要讓那些曾經與我們作對的人付出慘痛的代價,讓他們的家族在這世間徹底除名。”

隨後,趙高又叮囑道:“趙博倫一路上定會遭遇各方勢力,不過他足智多謀,且我已在沿途安排了一些眼線與接應之人,確保他能順利抵達函谷關。而我們在此期間,也要製造更多的混亂,讓秦軍疲於奔命,無暇他顧。”

閻樂沉思片刻後說道:“岳父,我聽聞民間有不少人在秘密組織反抗力量,他們打著恢復大秦正統的旗號,試圖集結兵力對抗起義軍,這會不會影響我們的計劃?”

趙高不屑地擺擺手:“這些烏合之眾成不了氣候。他們既無統一的指揮,又缺乏足夠的糧草與兵器。只需我們略施手段,便可將他們分化瓦解。倒是那蒙恬的舊部,若得知訊息後有所行動,可能會有些麻煩。”

趙成皺了皺眉頭:“蒙恬的舊部一直駐守邊疆,若他們回師救援,確實棘手。大哥,要不要先派人去牽制他們?”

趙高微微搖頭:“不,此時不宜打草驚蛇。我們先集中精力攻破函谷關,一旦入主咸陽,便可憑藉天險與兵力優勢,對抗蒙恬舊部。況且,邊疆若亂,外敵入侵,大秦更是首尾難顧,這對我們而言,亦是有利之勢。”

三人在密室中又商議了許久,將每一個細節都反覆推敲,直到他們認為萬無一失。此時,密室中的燭火已漸漸燃盡,微弱的光線在黑暗中掙扎,彷彿象徵著大秦那即將熄滅的命運之火,而趙高等人的陰謀如同濃重的黑暗,正一步步將其吞噬。

隨著計劃的逐步推進,趙博倫率領的趙氏族人在行軍途中不斷壯大隊伍。他們打著“替天行道,推翻暴秦”的旗號,吸引了眾多對秦朝統治心懷不滿的百姓和一些小股起義軍。趙博倫騎著高頭大馬,身姿挺拔,眼神堅定而冷酷,他身著黑色的戰甲,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彷彿是黑暗中的死神降臨。

“眾將士們,今日我們為了家族的榮耀,為了天下蒼生,定要攻破函谷關,直搗咸陽!”趙博倫高舉手中的長刀,大聲呼喊,聲音響徹雲霄,士氣大振。

而在咸陽城中,閻樂開始加緊對城內的管控。他增加了巡邏計程車兵,對城中百姓的言行進行嚴密監視,稍有可疑之人便立刻抓捕。一時間,咸陽城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百姓們人人自危,街頭巷尾瀰漫著壓抑的氣息。

趙高則在府邸中密切關注著各方訊息,他的書房裡堆滿了各地送來的情報。他時而眉頭緊皺,時而露出陰險的笑容,那表情如同一隻狡猾的狐狸在謀劃著如何捕獲獵物。“一切都在按照我的計劃進行,大秦的氣數已盡。”趙高喃喃自語道。

然而,就在趙博倫的軍隊逐漸逼近函谷關時,他們遭遇了一支由秦軍將領章邯率領的精銳部隊。章邯深知函谷關的重要性,他親自率軍前來阻擊。戰場上,硝煙瀰漫,喊殺聲震天動地。趙博倫的軍隊雖然勇猛,但章邯的秦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雙方陷入了一場激烈的僵持戰。

“哼,沒想到這章邯還頗有幾分本事。”趙博倫望著戰場上的局勢,心中暗暗惱怒。他深知如果不能儘快突破秦軍的防線,一旦咸陽方面有所察覺並派出援軍,他們的計劃將會功虧一簣。於是,他親自率領一隊敢死隊,衝向秦軍的陣營,試圖撕開一個突破口。

與此同時,在咸陽城中,一些忠心耿耿的大臣們察覺到了趙高等人的陰謀。他們暗中聯絡,決定拼死一搏,拯救大秦於危難之中。其中一位老臣秘密召集了自已的親信和一些有志之士,在城中的一個偏僻角落裡商議對策。

“趙高禍國殃民,若不除之,大秦必亡。我們雖力量微薄,但也不能坐視不管。”老臣面色凝重地說道。

眾人紛紛點頭,他們雖然心中充滿了恐懼,但對大秦的忠誠讓他們願意挺身而出。“大人,我們該如何行動?”一位年輕的志士問道。

老臣沉思片刻後說道:“我們先設法將趙高的陰謀告知陛下,若陛下能夠醒悟,我們便有機會扭轉乾坤。同時,我們也要做好準備,萬一陛下不聽,我們便在城中發動起義,與趙高等人決一死戰。”

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下,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已的目標而奮力掙扎,大秦的命運如同風雨中的孤舟,在波濤洶湧的歷史洪流中飄搖不定,不知最終將駛向何方。

沛縣的街頭,人來人往,喧鬧嘈雜。劉季家中,氣氛卻如暴風雨來臨前的壓抑。呂雉柳眉倒豎,眼神中滿是憤怒與不滿,她雙手叉腰,對著劉季大聲譏諷道:“你看看你,每日裡無所事事,就知道在那賭坊裡鬼混,輸了個精光才肯回家,你這樣如何能撐起這個家?”她的聲音尖銳,如同利箭,直直刺向劉季。

劉季滿臉漲紅,像一隻被激怒的公雞,卻又一時語塞。他那原本就有些凌亂的頭髮此刻更是如雜草一般,身上的衣衫也皺巴巴的。他狠狠地瞪了呂雉一眼,隨後轉身,氣沖沖地摔門而出,腳步帶著幾分踉蹌與憤怒。

他來到蕭何的住所,蕭何的小院寧靜祥和,與他此刻的心境形成鮮明對比。蕭何見劉季一臉怒容,輕輕嘆了口氣,說道:“劉季啊,如今這天下局勢動盪不安,猶如那即將決堤的洪水,天要變了啊。你得及早打算,莫要等到災禍臨頭才追悔莫及,陷入被動之境。”蕭何目光深邃,表情嚴肅,彷彿已經看穿了這亂世的迷霧。

劉季皺了皺眉頭,撓了撓頭,臉上露出一絲不以為然的神情,只是哼了一聲,並未言語。

隔日,陽光刺目地照射著沛縣的大街小巷。一個身著黑袍、面容神秘的人悄然出現在劉季面前。此人眼神深邃,彷彿隱藏著無盡的秘密。他看著劉季,緩緩開口:“我知曉你非池中物,我願資助你成就一番大事,這天下遲早是你的。”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如同夜梟的低語。

劉季卻像是聽到了一個天大的笑話,他仰頭大笑起來,笑聲中帶著幾分自嘲:“我不過是想平平淡淡地過日子,什麼成就大事,與我無關。”他擺了擺手,轉身欲走。

神秘人臉色一變,眼神中閃過一絲狠厲,冷哼一聲:“哼,你敬酒不吃吃罰酒。”說罷,他徑直走向縣衙。

縣衙內,縣令聽聞神秘人的告發,頓時大驚失色,不敢有絲毫怠慢。他立刻召集士兵,點齊人馬,浩浩蕩蕩地朝著劉季的住所奔去。那腳步聲震得地面都微微顫抖,彷彿是死神的腳步在逼近。

劉季得到訊息,心中大驚,他知道自已若是被抓,必定性命不保。當下也顧不得許多,匆忙收拾了一些細軟,轉身朝著城外奔去。他一路狂奔,來到一個偏僻的小山丘。望著那連綿的山巒,他心中一橫,索性就在此落草為寇。“罷了,罷了,這世道逼得我走投無路,也只能如此了。”劉季喃喃自語,眼神中既有無奈,也有一絲對未來的迷茫與期待。

蕭何得知劉季落草為寇的訊息後,趕來山丘。他看著劉季,眼中滿是惋惜與勸解:“劉季啊,你可知你有天選之人的運勢,這是上蒼賜予你的機會。如今這大秦已搖搖欲墜,你不去造反,不去爭奪那天下,實在是可惜了啊。”蕭何的眼神中燃燒著一種熾熱的信念,他試圖喚醒劉季內心深處的野心與壯志。

劉季站在山丘之上,迎著山風,心中五味雜陳。他望著蕭何,苦笑著說:“蕭何,你莫要再打趣我。我劉季不過是個小小亭長出身,雖有些許抱負,可這造反之路,九死一生,豈是輕易能踏上的?”他的衣衫在風中獵獵作響,彷彿也在訴說著他內心的不安。

蕭何上前一步,目光堅定地直視劉季的眼睛:“劉季,你莫看輕了自已。你為人豪爽仗義,在沛縣結識了眾多豪傑壯士,他們皆願追隨於你。且你心懷仁慈,能體恤百姓之苦,這等品質在這亂世之中尤為珍貴。如今大秦苛政猛於虎,民不聊生,各地起義軍蜂起,正是英雄輩出之時。你有此運勢,若錯過,定會抱憾終身。”

劉季微微低下頭,陷入沉思。他想起沛縣那些貧苦的百姓,想起自已在賭場和市井中所見所聞的人間百態,心中漸漸湧起一股熱血。“可是,我們若舉兵造反,又該何去何從?手中既無雄厚兵力,又缺糧草器械,如何與秦軍對抗?”劉季皺著眉頭,眼神中仍有疑慮。

蕭何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這你無需擔憂。沛縣子弟多有血性,只要你振臂一呼,必能召集起一支可觀的隊伍。至於糧草器械,我們可先在這山中劫富濟貧,積累財富,再徐徐圖之。且天下大亂,各方勢力相互牽制,我們亦有機會周旋其中,壯大自身。”

劉季抬起頭,望著遠方的山巒,眼神中漸漸有了一絲光亮。他握緊拳頭,深吸一口氣:“好,蕭何,既如此,我便信你一回。且拼上這條性命,與這亂世一爭高低!”此時,山風愈發猛烈,彷彿在為劉季的決定而歡呼,那風中似乎也夾雜著一絲命運的呼嘯,預示著劉季即將踏上的這條充滿荊棘與榮耀的道路。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劉季和蕭何開始在山中積極謀劃。他們招攬沛縣及周邊的有志之士,訓練隊伍,制定軍紀。劉季憑藉其豪爽的性格和獨特的領袖魅力,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隊伍逐漸壯大。而他們也不時出擊,打劫過往的富商和官府的運輸隊,獲取了不少糧草和兵器。

然而,他們的行動也引起了周邊郡縣的警惕。秦朝的官員們開始調集兵力,試圖圍剿劉季的這支起義軍。面對來勢洶洶的秦軍,劉季和蕭何冷靜應對,他們利用山林的地形優勢,設下埋伏,多次擊退秦軍的進攻。

隨著一次次的勝利,劉季的名聲在沛縣及周邊地區越來越響亮,更多的百姓將他視為救星,紛紛前來投靠。而劉季也深知,自已的責任愈發重大,他不僅要為自已的命運而戰,更要為這些追隨他的百姓謀求一條生路,為這亂世開創一個太平盛世。

劉季的隊伍在山林間不斷發展壯大,可問題也接踵而至。隊伍中的物資分配漸起紛爭,一些新入夥的山賊習性難改,時常搶奪他人份額,引得內部怨言紛紛。

劉季為此愁眉不展,他召集眾人於空曠之地,神色嚴肅地說道:“諸位,我等聚義於此,為的是推翻暴秦,救百姓於水火。若因些許財物便自亂陣腳,如何能成大事?今後凡有違軍紀、肆意搶奪者,定不輕饒!”他目光如炬,威嚴自生,眾人見此皆不敢言語。

此時,山下傳來訊息,有一支秦軍正朝他們的駐地趕來,人數眾多,來勢洶洶。劉季與蕭何等人趕忙商議對策。蕭何沉思片刻後道:“秦軍雖眾,但此地山路崎嶇,他們不熟悉地形。我們可在狹窄山道設伏,以滾木礌石攻擊,先挫其銳氣。”

劉季點頭稱是,隨即安排人手各就各位。當秦軍進入埋伏圈,劉季一聲令下,剎那間,山上巨石滾滾而下,砸向秦軍隊伍。秦軍頓時陣腳大亂,士兵們驚恐地四處逃竄。劉季趁機率領兄弟們衝下山去,個個如猛虎下山,喊殺聲震天。

戰鬥結束,劉季的隊伍大獲全勝,繳獲了不少武器與糧草。經此一役,隊伍士氣大振,眾人對劉季更加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