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3章 父子決裂

就在胡亥準備出發之際,虞姬突然前來求見嬴政。她身著一襲白色長裙,宛如仙子下凡。她走進宮殿,盈盈下拜:“陛下,民女虞姬拜見陛下。”

嬴政微微抬起頭,看到虞姬的瞬間,眼中閃過一絲驚豔。“虞姬姑娘免禮,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虞姬抬起頭,目光堅定地說道:“陛下,民女聽聞陛下欲立胡亥為帝,民女以為此舉不妥。扶蘇公子德才兼備,心懷天下,乃是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陛下為何要舍長取幼?”

嬴政皺了皺眉頭:“虞姬姑娘,這是朕的家事,也是大秦的國事,你一個女子,為何要插手?”

虞姬毫不畏懼地說道:“陛下,民女雖為女子,但也深知大秦的興衰與百姓息息相關。扶蘇公子在民間威望極高,若陛下立胡亥為帝,恐難以服眾,到時大秦必定會陷入混亂之中。”

嬴政沉默了片刻:“虞姬姑娘,你可知你這番話若是傳出去,可是殺頭之罪。”

虞姬微微一笑:“陛下若要殺民女,民女無話可說。但民女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大秦走向滅亡。”

嬴政深深地看了虞姬一眼,心中暗自欽佩她的勇氣與膽識。“虞姬姑娘,你先退下吧,朕會好好考慮你的話。”

虞姬行禮告退,她走出宮殿,心中鬆了一口氣。她知道,自已已經盡力了,接下來只能看命運的安排。

胡亥得知虞姬去見了嬴政,心中十分惱怒。“虞姬,你這個賤人,竟敢壞我好事。”他咬牙切齒地說道。

而扶蘇在得知虞姬為自已求情後,心中既感動又愧疚。“虞姬姑娘,你為何要如此冒險?若是因為我而連累了你,我扶蘇萬死莫贖。”他在心中默默地說道。

此時,咸陽宮的氣氛愈發緊張起來,各方勢力都在等待著嬴政的最終決定,而這決定,將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掀起驚濤駭浪,徹底改變大秦的命運走向。

在這風雲變幻的時刻,遠在上郡的蒙恬得知了咸陽宮的變故,他心急如焚,立刻率領一支精銳部隊,日夜兼程地趕往咸陽。蒙恬身材魁梧,面容剛毅,眼神中透著一股久經沙場的堅毅與果敢。他深知扶蘇的為人與才能,絕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大秦落入奸人之手。

“將士們,大秦的命運如今岌岌可危,我們必須要儘快趕到咸陽,支援長公子扶蘇。”蒙恬在行軍途中,大聲地對將士們喊道。

將士們齊聲高呼:“願聽將軍號令,誓死追隨長公子!”他們的聲音響徹雲霄,彷彿在向咸陽宣告著他們的決心。

而在咸陽宮內,胡亥察覺到了蒙恬的行動,心中十分惶恐。他知道,蒙恬手握重兵,若是他來到咸陽,自已的計劃必定會落空。

“父皇,兒臣得到訊息,蒙恬率領大軍正朝著咸陽趕來,他這是要謀反啊!”胡亥急忙跑到嬴政面前,哭訴道。

嬴政臉色一變:“蒙恬好大的膽子!他難道不知道這是謀逆大罪嗎?”

胡亥趁機說道:“父皇,兒臣認為必須要立即阻止蒙恬,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嬴政沉思片刻:“傳朕旨意,命李信率領大軍前去阻攔蒙恬,不得有誤。”

李信領命而去,他率領著另一支秦軍,迎著蒙恬的部隊而去。兩支大軍在咸陽城外相遇,氣氛頓時緊張到了極點。

蒙恬騎在馬上,手持長槍,威風凜凜地看著李信:“李信將軍,你為何要阻攔我?我蒙恬此來,只為了大秦的穩定,並無謀反之意。”

李信也騎在馬上,面色凝重:“蒙恬將軍,陛下有旨,命我阻攔你。你若現在退兵,還來得及,否則休怪我不客氣。”

蒙恬冷笑一聲:“李信,你我都是大秦的臣子,難道你要為了胡亥那奸人的陰謀而與我為敵嗎?”

李信沉默了片刻:“蒙恬將軍,我只知奉命行事。”

說罷,李信一揮手中的長劍,大聲喊道:“將士們,進攻!”

秦軍將士們吶喊著衝向蒙恬的部隊,蒙恬無奈,只得率領將士們迎戰。一時間,戰場上喊殺聲震天,硝煙瀰漫。

在咸陽宮內,嬴政聽著城外傳來的喊殺聲,心中十分憂慮。他知道,這場內戰無論誰勝誰負,都會對大秦造成巨大的傷害。

“朕難道真的做錯了嗎?”嬴政喃喃自語道。

而此時,虞姬再次來到嬴政面前。她看著嬴政憂慮的面容,輕聲說道:“陛下,如今內戰爆發,大秦危在旦夕。陛下若想平息這場戰亂,唯有改變初衷,立扶蘇公子為帝。只有這樣,才能讓蒙恬將軍退兵,也才能讓大秦重新恢復安寧。”

嬴政看著虞姬,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他深知虞姬的話有道理,但他又不甘心就這樣被人左右。

就在嬴政猶豫不決之時,扶蘇衝破重重阻攔,來到了咸陽宮。他身上帶著血跡,顯然是經歷了一番苦戰。

“父皇,兒臣求見!”扶蘇在宮殿外大聲喊道。

嬴政心中一震,他沒想到扶蘇會如此執著。“讓他進來。”嬴政說道。

扶蘇走進宮殿,看到嬴政後,撲通一聲跪下:“父皇,兒臣懇請父皇收回成命,停止這場內戰。大秦的百姓已經飽受戰亂之苦,不能再因為皇位之爭而陷入更深的災難之中。”

嬴政看著扶蘇,心中五味雜陳。他從扶蘇的眼中看到了堅定、忠誠與對大秦百姓的關愛。

“扶蘇,你起來吧。朕會好好考慮你的話。”嬴政說道。

扶蘇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看著嬴政:“父皇,兒臣願為大秦犧牲一切,只希望父皇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此時,胡亥也匆匆趕來。他看到扶蘇後,臉色一變:“大哥,你竟敢違抗父皇的旨意,私自回到咸陽。你這是要謀反嗎?”

扶蘇怒視著胡亥:“胡亥,你不要再顛倒黑白。你為了皇位,不惜挑起內戰,你才是大秦的罪人。”

胡亥還想爭辯,嬴政卻大聲喝止:“夠了!你們都不要再吵了。”

嬴政站起身來,緩緩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戰火。他心中明白,自已必須要做出一個決定,一個關乎大秦命運的決定。

經過一番痛苦的思索,嬴政終於轉過身來,看著扶蘇:“扶蘇,朕決定立你為太子,日後繼承皇位。希望你能不負朕的期望,將大秦治理得繁榮昌盛。”

扶蘇心中大喜,連忙跪下謝恩:“兒臣多謝父皇信任,兒臣定當竭盡全力,為大秦鞠躬盡瘁。”

胡亥聽到這個決定,臉色慘白,癱倒在地。他知道,自已的一切努力都化為泡影。

而虞姬站在一旁,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大秦終於迎來了新的希望。

隨著嬴政的這一決定,咸陽城外的喊殺聲漸漸平息。蒙恬得知扶蘇被立為太子後,率領將士們歡呼雀躍,退兵回營。李信也停止了進攻,帶領部隊返回咸陽。

在金碧輝煌卻又透著森冷威嚴的咸陽宮中,胡姬哭得梨花帶雨,她那嬌豔的面容此刻滿是悲慼與惶恐。“陛下,您想想啊,若扶蘇日後登上皇位,臣妾這般柔弱無依,定會被迫委身於他。到時,陛下您的臉面該往何處安放?大秦的威嚴又將何存?”胡姬一邊哭訴,一邊輕輕扯著嬴政的衣袖,眼神中滿是哀求。

嬴政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眼神中透著一絲懊悔與糾結。“朕當日也不知怎地,仿若鬼使神差一般就做了那決定。朕貴為天子,金口玉言,話已出口,這要如何更改?”他的聲音低沉而無奈,似在自言自語,又似在向胡姬訴說自已的苦衷。

胡姬聽聞,微微抬起頭,用帕子輕拭眼角的淚花,輕聲說道:“陛下,事已至此,不如先讓扶蘇回上郡。那兒是大秦北方的門戶,讓他去拱衛邊疆,既顯得陛下對他的重用,也可暫時將此事從長計議,陛下也好有時間細細思量對策。”

嬴政沉默良久,緩緩點頭:“也只能如此了。”隨後,他召來侍從,面色冷峻地吩咐道:“傳朕旨意,令扶蘇即刻回上郡,不得有誤。”

扶蘇接到詔令,心中滿是無奈與憤懣。他站在自已的府邸庭院中,望著天空中那輪殘陽如血,重重地嘆了口氣。“父皇這是何意?難道就因那胡姬的一番哭訴,便輕易改變了對我的安排?”他緊握著拳頭,手背青筋暴起,卻又緩緩鬆開。“罷了,既為大秦臣子,自當聽從父皇詔令。”

於是,扶蘇帶著滿心的惆悵與不甘,踏上了回上郡的路途。上郡的天空總是灰濛濛的,狂風呼嘯著席捲過廣袤的大地,似在訴說著無盡的哀怨。扶蘇望著那一片蕭瑟的景象,心情愈發沉重。

回到上郡不久,煩心事便接踵而至。上郡的糧草補給時常短缺,士兵們開始出現抱怨之聲。扶蘇心急如焚,他親自前往軍營的糧倉檢視,只見那糧倉中糧食寥寥無幾,鼠蟲亂竄。“這糧草之事一直由專人負責,怎會如此?”扶蘇怒目圓睜,大聲質問著負責糧草的官員。

那官員嚇得瑟瑟發抖,“殿下,這……這其中緣由複雜,近些時日,各地賦稅徵收困難,且運輸途中又多有損耗,故而……”

扶蘇冷哼一聲:“困難?本殿不管有何困難,你都當全力解決,這關乎上郡的安穩,關乎大秦的邊防,若是將士們因飢餓而無力作戰,你可擔得起這個罪責?”

官員唯唯諾諾,不敢言語。扶蘇無奈地搖了搖頭,他深知此事並非那官員一人之過,但此刻心中的煩悶卻如潮水般難以抑制。他走出糧倉,望著軍營中那些面黃肌瘦計程車兵,心中暗暗發誓:“無論如何,我都要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絕不能讓上郡的防線出現絲毫漏洞。”

扶蘇決定親自深入民間,探查糧草短缺的根源。他喬裝改扮,身著一襲粗布麻衣,行走在集市與村落之間。只見百姓們個個面容憔悴,眼神中滿是疲憊與困苦。

“老人家,為何如今生活如此艱難?”扶蘇向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問道。

老者抬起渾濁的雙眼,看了看扶蘇,嘆了口氣說:“公子啊,賦稅太重了,家中收成大半都被徵走,自已都難以果腹,哪還有餘糧上繳。而且,這一路上盜匪橫行,運送糧草的隊伍時常被劫,官府也無力剿滅啊。”

扶蘇心中沉重,他謝過老者,又走訪了多處。回到軍營後,他立刻召集將領商議對策。

“諸位,如今糧草之事,不僅是補給不足,根源還在民間賦稅與盜匪。我們當一方面上書父皇,陳明百姓疾苦,請求減輕賦稅;另一方面,組織兵力清剿盜匪,確保糧草運輸安全。”扶蘇目光堅定地說道。

將領們紛紛點頭稱是。然而,就在他們籌備清剿盜匪之事時,邊境傳來警報,匈奴大軍壓境,來勢洶洶。

扶蘇聞報,立刻披掛上陣,他身姿挺拔如蒼松,戰甲在陽光下閃耀著寒光。“將士們,大秦的邊疆在此,我們的榮耀與使命在此!今日,就讓匈奴見識見識我們的厲害!”他的聲音雄渾有力,迴盪在軍營上空,士氣大振。

戰場上,扶蘇一馬當先,長劍揮舞,所到之處血濺黃沙。士兵們在他的帶領下,個個奮勇殺敵,喊殺聲震天動地。但匈奴兵力眾多,且作戰兇悍,一時間,雙方陷入膠著。

“不能這樣下去,必須找到匈奴的弱點。”扶蘇心中暗自思索。他一邊戰鬥,一邊觀察著匈奴的陣型,發現其側翼防守較為薄弱。

“集中兵力,攻擊匈奴側翼!”扶蘇果斷下令。秦軍如猛虎般撲向匈奴側翼,匈奴陣腳大亂。經過一場苦戰,終於擊退了匈奴的此次進攻。

扶蘇望著戰場上的殘肢斷臂,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勝利,若要長久守護邊疆,還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而此時,咸陽宮中關於皇位的爭鬥也並未停歇,胡亥與趙高等人仍在暗中謀劃,時刻關注著上郡的一舉一動,一場更大的風暴似乎正在悄然醞釀。

擊退匈奴後,扶蘇深知邊疆的安穩不能僅靠武力,還需從民生與外交多方面謀劃。他一面組織士兵加固城防,一面派遣能言善辯之士前往周邊部落,試圖建立聯盟或達成和平共處的約定。

“此去任務艱鉅,務必向諸部落表明我大秦尋求和平,但亦不懼戰爭的決心。”扶蘇對使者諄諄叮囑。使者領命而去,在風沙中踏上外交之路。

在處理這些事務的同時,扶蘇也沒有放鬆對糧草問題的關注。他親自監督士兵開墾荒地,種植糧食,又組織商隊與內地互通有無,以物易物換取糧草。上郡的百姓看到扶蘇如此盡心竭力,紛紛自發前來幫忙,“長公子心繫我等,我等自當效命。”一位年輕後生說道,眾人皆響應。

然而,咸陽城的訊息卻如陰霾般籠罩。胡亥在趙高的教唆下,不斷在嬴政面前進讒言,說扶蘇在邊疆擁兵自重,意圖謀反。嬴政雖對扶蘇有信任,但謠言聽多了,也不免心生疑慮。

“父皇,扶蘇在邊疆大肆招募士兵,擴充軍備,其心叵測啊。”胡亥故作擔憂地說道。

嬴政皺起眉頭:“扶蘇應當不會如此,他向來對大秦忠心耿耿。”

趙高在一旁添油加醋:“陛下,人心難測,不得不防啊。您可還記得那糧草之事,說不定就是扶蘇故意為之,好讓上郡軍隊只聽從他一人號令。”

嬴政陷入沉思,最終決定派使者前往上郡,名為犒勞軍隊,實則探查扶蘇的虛實。

上郡這邊,扶蘇接到使者即將到來的訊息,心中隱隱不安。他深知宮廷鬥爭的險惡,擔心被奸人算計。但他依然決定以禮相待,如實向使者彙報上郡的情況,包括糧草短缺的解決措施、與匈奴的戰鬥以及外交努力等。

使者到來後,看到上郡的景象與扶蘇的作為,心中明白扶蘇絕無謀反之意。但趙高早已暗中買通了使者的隨從,他們偷偷篡改了使者的彙報文書,將扶蘇描述成一個野心勃勃、獨斷專行的逆臣。

嬴政看到篡改後的文書,大怒,當即下令削減上郡的軍備物資供應,並責令扶蘇回咸陽述職。扶蘇接到詔令,知道自已陷入了巨大的危機。但他不願輕易放棄上郡的軍民,於是他安排好防務交接,帶著少數親信,毅然踏上了回咸陽的道路。

一路上,扶蘇思緒萬千,他知道自已即將面對的是一場生死考驗。而此時的大秦,也在宮廷陰謀與邊疆危機的雙重夾擊下,搖搖欲墜,彷彿一艘在暴風雨中航行的巨輪,隨時可能沉沒。

扶蘇歸途中,天空總是陰沉沉的,厚重的烏雲彷彿隨時都會壓下來,一如他此刻沉重的心情。狂風呼嘯而過,捲起路邊的黃沙,打得人臉生疼,似是在預示著前路的艱難險阻。

行至一處山谷,四周靜謐得讓人膽寒,唯有風聲在耳邊呼嘯。突然,一陣嘈雜的馬蹄聲打破了寂靜,只見一群黑衣刺客如鬼魅般從山谷兩側湧出,個個手持利刃,眼神兇狠。

“扶蘇,拿命來!”為首的刺客大喝一聲,率先衝向扶蘇。扶蘇的親信們迅速拔刀,圍成一圈,將扶蘇護在中間。

“哼!想取我性命,沒那麼容易!”扶蘇眼神冷峻,抽出腰間佩劍,劍刃在微弱的光線下閃爍著寒光。他身形矯健,如蛟龍出海般衝入敵陣,劍起劍落之間,已有數名刺客倒下。

然而,刺客人數眾多,且個個拼死相搏。親信們也漸漸有些力不從心,身上多了不少傷口。扶蘇見此情形,心中焦急,他深知若在此處被擒或被殺,不僅自已性命不保,更會讓上郡的努力付諸東流,還會使大秦陷入更深的危機。

“大家莫要慌亂,且戰且退!”扶蘇大聲喊道,同時施展出渾身解數,劍招越發凌厲,每一劍都帶著破釜沉舟的氣勢。在激烈的戰鬥中,扶蘇的腦海裡不斷浮現出大秦的山河、上郡百姓的面容以及父皇曾經的教誨。“我不能倒下,大秦需要我!”他在心中怒吼。

經過一番苦戰,他們終於殺開一條血路,衝出了山谷。但眾人皆已傷痕累累,疲憊不堪。扶蘇望著滿身血汙的部下,心中滿是愧疚與感激:“諸位兄弟,此番若能平安抵達咸陽,扶蘇必不會忘記大家的功勞。”

靠近咸陽,氣氛愈發壓抑。城中守衛森嚴,到處都是趙高與李斯的眼線。扶蘇等人只能趁著夜色,悄悄潛入城中,朝著皇宮奔去。皇宮的宮牆高大巍峨,在夜色中透著一股威嚴與神秘。扶蘇望著那熟悉又陌生的宮牆,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牆內等待他的,將是一場決定大秦命運的生死較量。

當扶蘇踏入皇宮大殿時,殿內燈火通明,卻瀰漫著一股令人窒息的緊張氣息。嬴政高坐於龍椅之上,面容冷峻,眼神中透著威嚴與審視。胡亥站在一旁,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

“父皇,兒臣扶蘇前來述職。”扶蘇上前一步,跪地行禮,聲音沉穩而堅定。

嬴政沉默良久,緩緩開口:“扶蘇,朕聽聞你在邊疆諸多不法之事,可有解釋?”

扶蘇抬起頭,目光坦然地直視嬴政:“父皇,兒臣一心只為大秦,所有作為皆是為了拱衛邊疆,安撫百姓,絕無半點謀反之心。定是有奸人從中作梗,惡意誣陷兒臣。”

胡亥在一旁冷哼一聲:“大哥,你莫要狡辯,證據確鑿,你還敢抵賴?”

扶蘇怒視胡亥:“胡亥,你與趙高狼狽為奸,妄圖謀害於我,奪取皇位,此等狼子野心,遲早會暴露於天下。”

嬴政眉頭緊皺,看著扶蘇與胡亥的爭吵,心中猶豫不決。他深知扶蘇的能力與品行,但那被篡改的文書和胡亥等人的讒言又讓他難以釋懷。

此時,一位老臣站了出來:“陛下,老臣以為長公子扶蘇一向忠心耿耿,且在邊疆頗有建樹,此事或許另有隱情,還請陛下明察。”

嬴政微微點頭,陷入沉思。他開始意識到自已可能被誤導,於是決定派人重新調查此事。而胡亥與趙高見勢不妙,心中惶恐不安,他們深知一旦真相大白,自已將萬劫不復。於是,他們暗中謀劃,準備在真相浮出水面之前,先下手為強,一場更為驚心動魄的宮廷鬥爭即將在這皇宮深處展開,而大秦的命運,也在這陰謀與正義的碰撞中搖搖欲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