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章 認親宴會

歐陽詢心中憤憤不平,看著歐陽倩那副惺惺作態、博取同情的模樣,簡直讓他氣得七竅生煙!而更令人生氣的是,父母竟然對她言聽計從,毫無原則地寵溺著她。歐陽詢實在無法忍受這種不公待遇,憤怒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甚至連飯也吃不下一口。他怒氣衝衝地回到自已的房間,猛地一把將門甩上,發出\"砰\"的一聲巨響,彷彿要將心中所有的不滿與怨氣都發洩出來一般。

整個場面異常緊張,然而歐陽蓁卻始終沉默不語。即使歐陽倩指責她與哥哥勾結一氣,她也並未辯駁半句。因為她深知,無論自已說什麼,都無濟於事。此刻的歐陽蓁心裡十分清楚,這件事必定是歐陽倩所為。如此顯而易見的事實,她又怎會相信世上真有這般巧合之事?

與此同時,歐陽清月並未離去,她靜靜地留在原地,想要觀察後續事態的發展。歐陽倩仍在哭泣不止,甚至哭得越來越傷心,一頭撲進了歐陽清雲懷中。歐陽清雲見狀,心疼不已,連忙輕聲安撫著懷中的女兒。

劉曉既心疼女兒,又擔心兒子受委屈,但面對這樣的局面,她感到束手無策。無奈之下,她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協助歐陽清雲勸慰歐陽倩,希望能平息這場紛爭。

歐陽清月深深地嘆息一聲,從歐陽清雲和劉曉夫妻二人的態度來看,要想將歐陽倩逐出歐陽家族已無可能。

然而,雖然未能實現主要目標,但好歹也算是小有收穫。起碼從今以後,歐陽詢絕對不會再認可這位姐姐了。

歐陽倩哭泣入睡的本事向來厲害無比,歐陽清月其實對她如何能在哭泣中入眠一事頗感好奇,但此刻她毫無興趣與歐陽倩探討此事。

歐陽清月順手拉住歐陽蓁,一同走向餐廳用餐。畢竟,她們若不吃,自已和兩個孩子豈不是要捱餓?

時間不長,歐陽清雲動作輕柔地抱起歐陽倩,回到她的閨房,再小心謹慎地替她蓋上棉被。緊接著,他轉身面對跟在身後的劉曉,拉著對方走出房門,輕聲說:“她哭累了,讓她安安穩穩地睡會兒吧!我們先去吃些東西填填肚子。”

面對眼前所發生的事,歐陽清月完全沒有心思去理會。然而,就在這時,一個復仇的計劃已在她心底悄然萌生。

歐陽清月吃完飯後,仍惦記著因賭氣而未進食的歐陽詢。於是,她端起滿滿一碗飯菜,走向歐陽詢的房間。僅僅在裡頭逗留了五分鐘,她就走了出來。

由於歐陽倩早早入睡,到了深夜時分自然就醒了過來。她睡眼惺忪,依稀感覺外面正在下雨。

餓著肚子的歐陽倩餓得肚子咕咕直叫,原本打算外出覓食,卻在淅淅瀝瀝的雨聲中,隱約聽聞某種物體發出的鳴叫之聲。

歐陽倩向來膽大過人,此時竟也忍不住好奇心驅使,徑直走向窗邊聆聽動靜。那聲音似貓叫一般,由遠及近、若隱若現地傳來。起初尚算正常,須臾間卻陡然變得淒厲刺耳,彷彿遭受酷刑般慘嚎不止。這詭異的變化讓歐陽倩毛骨悚然,不禁失聲尖叫,如驚弓之鳥般一頭鑽進被窩瑟瑟發抖。

此刻,一個可怕的念頭湧上心頭:民間素有貓有九條命之傳聞,難道此事並非空穴來風?莫非那隻曾傷害過自已的貓兒死而復生,此番前來尋仇雪恨不成?

儘管內心充滿恐懼,但歐陽倩仍強打精神,手忙腳亂地將窗戶緊閉。隨著窗戶合攏,屋內頓時安靜許多,但她仍心有餘悸,再度蜷縮於被褥之中。此刻,被貓抓傷之處竟莫名疼痛起來,且愈演愈烈,令其苦不堪言。

自那日起,連續數夜,每逢夜半時分,歐陽倩皆能聽聞那恐怖至極的貓叫聲。久而久之,即便緊閉雙眸,耳畔亦迴盪著喵喵聲,攪得她心神不寧,夜不能寐。因長期睡眠不足,每日清晨醒來時,歐陽倩總是雙目赤紅,眼圈烏黑,而那被貓撓傷的部位雖已結痂,卻依舊疼痛難耐。

歐陽詢每次看到歐陽倩頂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從房間裡走出來時,總是會忍不住地打趣她說:“你看看你這樣子,像不像個做賊心虛的小偷?”然而,歐陽清月卻認為現在這種情況已經足夠好了,於是便示意歐陽詢停下這些小把戲。畢竟,如果繼續弄下去很有可能會被其他人察覺到異常,那樣反而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但歐陽清月並沒有就此罷休的打算。起初,她對歐陽倩的印象僅僅停留在對方自尊心強、愛慕虛榮且為人虛偽等方面,覺得她無非就是想要霸佔屬於歐陽蓁的一切罷了。可是自從那次虐貓事件發生之後,歐陽清月才意識到原來歐陽倩竟然如此惡毒,根本無法想象她以後還會做出怎樣更過分的事情來。而在所有人中,受到威脅最大的無疑就是歐陽蓁了。

要知道,歐陽倩年紀尚小就已經因為嫉妒心理而去傷害無辜的生命,那麼將來還有什麼事情是她做不出來的呢?把這樣一個潛在的危險人物留在歐陽家中,無異於養虎為患。看來,有些計劃必須要提前實施了。比如說,幫助歐陽倩尋找她的親生父母,這樣一來,她就再也沒有理由死皮賴臉地待在歐陽家了。

歐陽蓁自迴歸以來,歐陽清雲和劉曉夫婦始終未將尋找歐陽倩親屬一事列入議程。其中原因有二:其一,與歐陽倩共同生活已逾十年之久;其二,則懼於歐陽倩雙親非良善之人。畢竟,歐陽蓁曾遭人販拐賣至深山之中,由此可觀其家境想必也好不到哪兒去。他們擔憂將歐陽倩遣返原家會令其受苦,但歐陽倩如此惡毒,歐陽清月絕不願再讓她留居歐陽家中。既兄嫂無意尋親之事,那便由已代勞吧。

然此事尚未付諸實踐之際,在外遊歷歸來的老人口便召喚歐陽清月返回故鄉——蘇市。一同返鄉者,尚有歐陽清雲及其妻劉曉攜二子一女共四口之家。而歐陽蓁卻從未踏足過這片故土蘇市,當年被找回之後,歐陽清雲和劉曉夫婦徑直將她帶回了海市。

突然收到老家的訊息,讓他們回去一趟,還以為家裡出了什麼事,五個人著急的收拾東西出發,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後,他們方才驚悉家中正籌備一場盛大的認親宴!然而這件事,老人並未事先與兒子、兒媳商議,只因他們深知,若將計劃透露出去,必定遭到二人阻攔。

僅從女兒對待歐陽倩的態度便能瞧出,這位所謂的“假孫女”貪得無厭,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想來亦不無道理。遙想當年,尚且年幼的歐陽倩僅僅因目睹爺爺奶奶疼愛妹妹,為其購置了一條美麗的小裙,便哭鬧不休。儘管那條裙子並不合身於她,況且她本已擁有更為華美的裙裝,但她就是容不下身為姑姑的歐陽清月也能得到這份寵愛。

如此品性實難討喜,故而二老心生厭煩之情,遂令長子夫婦將一雙兒女一併接走,免得瞧見心煩。豈料事與願違,這個不大受待見的孫女竟然並非嫡親血脈!初聞此事時,二老不禁慨嘆命運弄人,雖曾動過將其送走之心,卻又不願越俎代庖替長子做主,只得聽天由命罷了。

然而,接下來當他們聽到女兒的轉達時,對這個所謂的“假孫女”越發地看不起了。只好私自行動讓歐陽倩知道:“你說不能公開真相?好啊,那我偏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你並非我們家族的血親!我要將你那虛偽的面具狠狠撕碎!”

歐陽世家廣結善緣,人脈甚廣。此次盛宴,不僅邀請了眾多親友,還有親戚、同事等等。眾人皆知,歐陽家尋回了失散多年的親孫女,而這場宴會正是專為這位親孫女舉辦的。

為了辦好這次認親大會,老兩口特意預訂了一家豪華大酒店。認親宴當日,高朋滿座,賓客如雲。人們身著盛裝華服紛至沓來,場面熱鬧非凡。由於時間緊迫,加之並不清楚具體需要做些什麼,歐陽清雲和劉曉夫婦未能及時為歐陽蓁準備禮服。

歐陽清月得知此事後,只是淡淡地回應一句“知道了”,便轉身離去。原來,她打算外出替歐陽蓁尋覓一套得體的禮服。可就在她離開的短暫瞬間,歐陽倩卻再次開始興風作浪。

當時歐陽倩拖著個皮箱慢慢地走著,他們並沒有特別留意到這個細節。然而,當看到穆稜竟然也出現在認親會現場時,歐陽清月心中頓時明白了一切。

原來,那個行李箱裡裝滿了兩件華麗的公主裙!而這兩件公主裙,歐陽蓁曾經親眼目睹過,甚至還差一點試穿過呢。她深知那些裙子並不適合自已,但此刻卻又不禁心生好奇。

就在這時,歐陽倩突然像變戲法似的從行李箱中取出了其中一套公主裙,並對著爸爸媽媽說道:“姐姐回家以來,我一直都沒能好好地給姐姐準備一份禮物。所以啊,這次專門跑去商場精挑細選了這條裙子哦。”

歐陽清雲望著眼前一臉嬌俏可愛的小女兒,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輕輕撫摸了一下歐陽倩的腦袋瓜,滿臉欣慰地誇讚道:“我家小倩可真是個體貼入微的好孩子呀。”接著,她轉過頭來對歐陽蓁說:“蓁蓁啊,你看看你妹妹多有心,給你買了條漂亮的裙子,不如你現在就去換上試試看吧?”

劉曉見到歐陽倩如此乖巧懂事,心裡也是樂開了花。她暗自慶幸最近兩個女兒之間有些小摩擦,但好在歐陽倩一直以來得體、聰明伶俐,懂得透過送禮物來緩和彼此間的緊張氣氛。

於是,劉曉也笑著附和道:“蓁蓁既然,你妹妹這麼關心你,就趕緊去試試看這件裙子合不合身吧!”

此時此刻,一些客人正陸陸續續地趕來。當他們目睹眼前這一幕時,不禁感嘆起歐陽家良好的家庭氛圍:妹妹不僅容貌姣好,而且對姐姐關懷備至。如今眾人皆翹首以盼,等待著那位真正的富家千金會有何舉動。

歐陽蓁並不想嘗試歐陽倩手中遞來的衣物,但又不知如何開口拒絕,於是只能默默地佇立原地,一動不動。

歐陽清雲見歐陽蓁毫無反應,心中漸漸湧起一絲惱怒之情,連說話的語氣也變得生硬起來:“蓁蓁啊,妹妹都給你送裙子了,你要知道妹妹的好,快去換妹妹送的裙子吧!”

歐陽蓁深知自已無法違抗命令,無奈之下只得上前從歐陽倩手中接過那條芭比粉色調的公主裙。

歐陽倩望著歐陽蓁離去的背影,心中暗自竊喜,並嘲諷道:“哼!等著瞧吧。”接著轉頭面向身旁的父母說道:“那我也陪姐姐一同去換上這條裙子吧,畢竟今日咱倆可是身著姐妹裝呢!”臨末,她還特意加了句耐人尋味的話語:“待會兒定會讓你們大飽眼福一番。”

沒過多久,歐陽倩便從更衣室裡緩步走出。只見她身著一襲華麗的公主裙,彷彿量身定製一般,將她的身姿完美勾勒出來;原本就白皙如雪的肌膚,在這件粉色裙子的映襯之下,更顯得粉嫩欲滴、晶瑩剔透;不僅如此,她似乎還悄悄地給自已化了一個精緻的唇妝,使得整個人看上去愈發嬌豔動人。眾人目睹此景,無不在心中暗自驚歎:難怪是出自歐陽家的女兒啊!即使並非真正的千金大小姐,但依然得到了良好的教養與呵護。那麼,那位有著血緣關係的真千金究竟會是怎樣一番風采呢?

歐陽清雲和劉曉夫婦滿心歡喜地望著歐陽倩款款走來,臉上流露出無比滿意之色。他們深知,這個由自已親手培養長大的女兒實在太過出色,這無疑大大滿足了他們內心深處的那份虛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