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醒。
一家人起床後便收拾東西,離開酒樓。
搬家去了新宅院。
全員出動,一大家子人把院子裡裡外外仔細打掃一番。
原本計劃使用手機或電腦購買物品來裝飾家中,但考慮到可能引起他人的懷疑,徐雯雯提出要帶蘇沐,一同前往糧鋪購買糧食。
徐子城拉著徐靖安說要跟著一起去看看。
徐來運不自然的摸了摸鼻子,“等會兒我和你們娘和爺爺去買些被褥什麼的吧!”
就剩下苗雨和春喜還在宅子,徐依依給了十兩銀子讓兩人去集市買些食材回來,做午飯。
等大家都出去後,宅子裡只剩下三個大人和徐依依。
徐依依拿出手機,不是他們不去集上購買。實在是手機上要便宜一半,而且不用自己費力搬回來。
宅子裡是有床鋪和櫃子的。於是徐依依就選了二十床被子、兩套紅木桌椅、廚房需要的調料、菜板、菜刀、兩口鐵鍋、木盆、水桶、水缸等等。
“爹孃,爺爺,你們看看還需要買些什麼?”
“還有碗筷沒買吧!”李婭萍想著廚房裡還需要的物品。
徐依依再次選購碗筷後,點選一起付款。大約十秒,那些物品便出現在院子裡。
李婭萍和徐來運抱起紅木桌上的棉被就往屋裡走,這些都是要歸置好的。
徐爺爺哼著小曲兒,左手一個鐵鍋,右手一個鐵鍋,邁著輕快的步伐向後廚走去。
不一會兒,春喜和苗雨買著菜蔬和豬肉回來了。兩人放好食材後趕緊過去幫忙把院子裡的東西歸置好。
良久,一輛馬車停在院子門口。
林皓領路,帶著兩位小哥把米麵糧油往廚房運去。
徐雯雯和蘇沐走在後面,蘇沐手裡還提了一些糕點和零嘴進來。
徐子城和餘靖安一路有說有笑。
回到正廳,大家圍坐在一起分享蘇沐帶回來的糕點和零嘴。
徐家人瞧見熟悉的紅木桌椅,相視一笑。都知道家裡該置辦的大物件都置辦好了。
徐爺爺和煦慈愛的笑著,“子城,你把門口那牌匾換了吧!咱們也氣派一回,裝個徐府的門頭。”
李婭萍聽了,也覺得不錯。
說幹就幹!林皓取下原來的牌匾,給它刷上木漆。等晾乾後就能重新在上面寫字。
……
張君澈回到府裡,丞相夫人林氏說不出來的開心與激動。
她已經五年沒有見過小兒子了。
“母親,此次回京,兒子特意帶回兒媳,想讓您見見。她名喚徐依依,是青州白雲縣人。徐依依溫婉可人,品行端正,是一位標準的大家閨秀。兒子對她一見傾心,相處之後,更是覺得她是一位難得的好女子…………”張君澈滔滔不絕的訴說著自己對徐依依的喜歡。
林氏喜笑顏開,“甚好,甚好。過兩日你父親休沐,可將依依姑娘帶回府中,讓爹孃見見。只要澈兒喜歡,母親便也歡喜。”
從張君澈年滿十四後,也不知給他相看了多少家的千金。他都不願意,一心要找個自己心悅的。
甚至不昔為了逃避成婚,居然遠走他鄉做個小縣令。
這一走就是五年。
他的長姐張莘茹已經嫁人,他的父親除了忙公務平日就是在劉姨娘院中。在這偌大的丞相府中,居然沒一個可與她貼心之人。
松江閣裡,四公子張俞珉的院裡。他的夫人李氏聽聞六公子回府了,喜上眉梢,坐在梳妝檯前細細打扮自己。
四公子張俞珉是劉姨娘的兒子,而李氏李嫣兒曾經是心悅張君澈的。只是等了他許多年,爹孃不願意她變成老姑娘。
本來她是要嫁給尚書府家的大公子的。
她不願意,她最後看上了口腹蜜劍的張俞珉。也怪他和張君澈長得有三分相似的。
得不到張君澈,找了個平替張俞珉。
是夜,林氏院裡燈火通明。
母子兩人圍坐在餐桌前,享用著豐盛的晚膳。兩人也相互訴說這幾年的生活和變化,這樣難得的母子相聚,讓原本寒冷的冬日都變得異常溫暖。
“澈兒,你父親應該是忙完公務回來了。現在大概在書房吧,你們父子也好久沒見了。你現在去給他問安吧!”
“那兒子告辭,明日再來陪母親說說話。”
張君澈來到書房,張丞相果然在書房。
只是,劉姨娘站在身後溫柔體貼的為張丞相捏肩捶背。
雖然劉姨娘已是半老徐娘,但身材保養的極好。看上去別有一番風味。
“父親,劉姨娘!”
雖然不喜劉姨娘,可該有的禮數還是有的。張君澈客套的喊了一句。
“澈兒,回來啦!今日聽張伯說你回來了,想著你們母子難得一聚,便沒有打擾你們。這些年,過得好吧?”張丞相放下手中墨筆,示意劉姨娘不用在捏肩。
劉姨娘笑臉盈盈,她立馬到一旁的客桌上為父子兩人倒茶,“澈兒幾年不見,越發像遠山了。”
張君澈知道父親對劉姨娘的偏愛,也知道他當年娶母親也是看中外祖家的勢力。
“兒子這些年過得很好!這次請了長假回來除了是看望父親母親,還是為了兒子的親事回來的。”
“你已年滿二十三,是該成家了。想當年我二十三歲的時候,你的長姐都已經八歲了。”張丞相憶及往昔,想起與林氏也曾有過一段深厚的感情,眼中流露出一絲懷念之情。
他眼神一下變得柔和,卻仍保持著嚴肅,突然流露出一絲親切,“不知澈兒所求娶的是哪位大人的千金,我定當親自前去為我兒下聘。”
劉姨娘看似不在意的在一旁坐著,其實她也好奇這老六要娶哪家千金。要是對方有些權勢會不會幫他調回京城。
“她叫徐依依,不是什麼名門望族。青州白雲縣人士,我倆兩情相悅,自然不在乎她的出身。”
劉姨娘一聽心中暗喜,原來是鄉下來的。看來不會太出挑,這樣一來,老六永遠就比不上她的俞珉。
你林氏將軍之女又如何?你兒福慧雙修又如何?不還是沒有我兒官職高,沒有我兒媳門楣高。
“澈兒你這話說的,你父親自然不會嫌棄姑娘的出身。你也老大不小了,能找個兩情相悅的人確實難得。遠山,你可不能做那棒打鴛鴦之事。”劉姨娘柔聲勸著張丞相。
原本張丞相聽到對方並非名門世家時,還欲勸說一二。
不過,轉念一想,兒子已然長大成人,自然有自己的想法,他又何必將想法強加於他。罷了,由他去吧!
“改日帶姑娘來府中讓你母親瞧瞧,她看過之後為父再帶著你去下聘如何?”
張君澈見父親沒有反對,心中暗喜,但表情卻依舊沉穩嚴肅,“父親安排自然聽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