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鈺正在向二十位朱府下人訓話,見江景辰前來,臉上露出毫不遮掩的得意笑容。
他的目光中略帶幾分挑釁,不急不緩上前,開口道:“大人先前嫌人少,如今下官一次帶回二十人,可是夠了?”
上次是怎麼說來著?只帶回十人,何時才能破案。
結果,才過一夜,十個人便全部中毒身亡。
江景辰之前不是沒有考慮過對方會兵行險招,只不過沒料到竟然有膽子在刑部大牢裡動手。
數十年來,從未有過嫌犯在刑部大牢裡頭被毒死的情況。
由此可想而知,事兒若是鬧大了,但凡是刑部的官員,無論大小品級全都會受到牽連。
這樣的手段已經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完全就是打算來個魚死網破同歸於盡。
江景辰實在懶得廢話,下令清退旁人之後,開門見山道:“昨日那十人是你關進大牢,也是你派人將其毒殺,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楊士鈺驚異道:“大人,您是說昨日下官從朱府帶回來的十位下人死了?在刑部大牢裡被毒死?”
江景辰冷笑連連,沉聲道:“此間就只有你我二人,不妨開啟天窗說亮話,你到底想做什麼?”
楊士鈺面色稍顯複雜,長嘆一聲,開口道:“大人,您誤會下官了。若非您說起,下官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哎,那可是朱府的下人,該如何與朱府交待才好?”
後衙那些家眷前來尋人,是為了討要一個說法。
朱府若是要個交待,僅是為了一個臉面。
相比之下,前者好應對,後者則不好對付。
江景辰心思急轉,出聲道:“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想來是不能再將朱府下人帶回刑部過堂問話,想要繼續查案,那就得去到朱府裡頭......”
頓了頓,江景辰不解詢問道:“這是勇毅侯府希望發生的事情,你身為朱府姑爺,本該竭力阻止才對,為何反倒弄出這樣的局面?”
楊士鈺無奈苦笑,開口道:“大人,您既然分析出來了,有沒有想過另外一種可能,這件事跟下官沒有任何關係。”
江景辰介面道:“你是指勇毅侯府?他們有動機,但缺少能力......”
楊士鈺出聲打斷道:“大人,您這就說錯了。若是勇毅侯府當真沒能力,又豈會發生抬棺入府這樣的事情?”
此事發生在普通百姓家尚且覺得穢氣,更不用說朱府那樣的門第。
“能在刑部大牢裡毒死嫌犯,少不得要用到牢裡的獄卒,這不是什麼難事,只需多花些銀子便能做到......”
“那麼問題就在於,為什麼要將人毒死在刑部大牢?在下官看來,這麼做的目的是在於陷害整個刑部的官員......”
楊士鈺一點點講述著心中觀點,最後總結道:“大人,您想想看,下官乃是刑部的官,又豈會做出這種會牽連到自身的蠢事?”
朱府十位下人死了,最終得益的似乎的確是勇毅侯府。
但反過來一想,朱府也未必就沒有一點好處。
江景辰思考之餘,隨口問道:“昨日問完話後,你為何不放人離開,而是將其關押在大牢裡?”
楊士鈺回答道:“大人,下官的話是問完了,可保不齊您什麼時候又要問話。下官奉命帶人回刑部,因此沒有您的命令,下官不敢私自放他們離開。”
倒也說得過去,只不過顯得太過牽強。
江景辰當下也不拆穿,順勢說道:“既然如此,那麼想必朱府的態度也是想著息事寧人,不妨就由你前去給朱府一個交待,如何?”
楊士鈺當即搖頭道:“事關重大,下官不過小小員外郎,實在無力操辦。依下官看,還得勞煩大人親自去一趟。”
江景辰不置可否,轉言道:“聽聞你今日一早去了太傅府問詢案件相關事宜,可有什麼收穫?”
楊士鈺回應道:“下官什麼身份,哪裡敢去太傅府問案。就是前去拜訪下太傅大人,問個安。”
趙太傅雖未入政事堂,可於聖上而言,趙太傅的話一點都不比政事堂那幾位相爺輕。
想要進入太傅府的大門,只區區員外郎的身份還不夠格,楊士鈺必定是以朱府新姑爺的身份上門拜訪。
若是如此,是否預示著朱全章在拉攏趙太傅?
當然,此事與眼下無多大關係。
念頭在腦海中一閃而過,江景辰迅速整理好思緒,開口道:“你且先將帶回來的二十人送回去,另外將下人被毒害一事通知朱府。”
楊士鈺詢問道:“人都已經帶回來了,不先審問後再放嗎?”
江景辰揮了揮,下令道:“不用審,即刻將人給放了。”
經過這些事之後,江景辰明白了一個道理:官場上,哪怕一件再小的事情,也足以給對手以機會從中下絆子。
不說後果會有多嚴重,麻煩肯定是少不了。
不一定需要多麼高深的陰謀詭計,單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足以令人頭疼。
一件兩件倒也罷了,倘若是十幾二十件麻煩事纏身,那也不用去做別的事情,單解決麻煩就不知得花費多少時間。
無論這一局的對手的楊士鈺,又或者是勇毅侯府,單從目前的形勢來看,的確是對方佔據了優勢。
用了十條無辜之人的性命,讓江景辰不得不分心處理十個家庭的安撫事宜。
說簡單也簡單,多給些撫卹銀錢便可。
說難也難,就比如那位年邁的老婦人,什麼也不要,只求還兒子一個公道。
“小老嫗膝下就只一獨子,先夫早亡,小老嫗一人辛苦將其拉扯長大,不是為了要得這幾千貫錢。小老嫗只求大人明察,將真兇緝拿歸案,以慰嫗兒在天之靈。”
一番話說的直擊人心,另外幾位年紀較輕的老婦人隨即附和道:“我也不要銀錢,只要捉大真兇,以慰我兒在天之靈。”
婦人們則面面相覷,心中無比的陷入糾結。
幾千貫可不是小錢,足夠她們孤兒寡母下半生好好過活。
人都已經死了,公道要來何用?
捉住了真兇又能如何?已經死了的人也不能夠復生。
不如幾千貫錢來的實在。
家裡的爺們死了,養家的重擔便落在她們這些婦人的肩上,若有幾千貫錢支撐,她們有足夠的信心能過上好日子。
可要是沒有這幾千貫錢,往後的日子可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