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7章 關鍵時刻還得靠你

朝堂之上,那些手握重權的老臣,無一不是經歷過大風大浪,再簡單的事情,到了他們眼中,也得反覆推敲個好幾遍。

淮南道發生瞭如此多的事情,到最後只會越鬧越大,江景辰不過是一葉孤舟,稍大些的風浪就能將其拍翻。

再有才又能如何?

在絕對權勢之下,根本沒有反抗之力。

陷入生死攸關之境,除了選擇依附王爺,再無別的選擇。

虞刺史心思逐漸活絡了起來,面上仍是一臉諂媚。

“王爺胸有溝壑,屬下能跟隨王爺,為王爺效犬馬之勞,實乃三生幸事。”

“這些話就用不著說了,眼下有一件事情交給你去辦。”

“屬下聽候王爺吩咐。”

“江景辰要借勢,本王可以給,但卻不能夠讓他太過順利,因此你需為其設定些阻礙,待到他無助之際,本王再行出手,好讓他銘記這份恩情。”

想要收服一個得用之人,單靠嘴巴說說可不行。

錦上添花非實意,雪中送炭見真情。

李守拙想要送去一份真情,卻又不打算在江景辰面前暴露太多,因此需要旁人助力。

就目前形勢而言,江景辰若是遇到難以解決之事,定會想到利用他王爺的身份來解決。

到時候他再順勢而為,裝作一個傻傻被利用而不自知的純王。

如此一來,既不會有所暴露,還能夠落下一個人情,關鍵時刻定是能夠派上用場。

該做些什麼?

具體要怎麼去做?

虞刺史不敢妄自揣測,於是便詢問道:“屬下愚笨,不知具體該如何去做,還請王爺指點迷津。”

李守拙淡淡道:“賀敖會幫你,到時候你只需按計劃行事便可。”

虞刺史立刻介面道:“那就有勞賀先生了。”

賀敖回應道:“虞大人客氣了,你我皆為王爺辦差,都是分內之事。”

李守拙見事情安排妥當,起身回屋歇息。

留下虞刺史與賀敖二人徹夜長談。

次日。

天空依舊陰沉,好在沒有雨水降下。

江景辰等來了李守拙,一同往町州治下良坪縣出發。

抵達目的地之後,江景辰直奔衙門,說明了來意。

良坪縣秦縣令滿臉為難道:“王爺、江郎中,此舉有違朝廷律令,非是下官不願,而是不能啊!”

江景辰直言道:“又不是要你開倉放糧,只不過是看上一眼,為何不能?莫不是糧倉無量,因此秦縣令才不敢開倉門?”

秦縣令激動道:“下官行的正坐得端,江郎中萬不能如此誣衊。”

如此激動,心裡多半是有鬼。

江景辰當即說道:“若問心無愧,那便開了倉門,待王爺巡查,以證秦縣令清白。”

李守拙順勢道:“本王覺得江郎中言之有理,秦縣令莫要多說,只管開了倉門。”

秦縣令故作糾結,長嘆一聲,無奈道:“王爺有令,下官自當遵從,這便拿了鑰匙,開了倉門,以便王爺巡查。”

言罷,命衙役拿來糧倉鑰匙,驅車引路,去到糧倉所在之地,開了倉門。

一眼望去,滿目皆糧。

巡查糧倉,當然不能夠只簡單看上一眼。

依著大周律令,下溼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因此還需要檢視糧食的量與質。

量倒是好估算,為了節省時間,對於質量也只是進行隨機抽樣調查。

李守拙自是分辨不出糧食儲藏了多久的時間。

江景辰也同樣分辨不出,好在他提前找來了經驗豐富的莊稼漢。

查糧進行到一半時,倉外忽然響起了一陣喧鬧,秦縣令當即命令衙役前去檢視情況。

“不好了,不好了,外頭來了好多百姓,嘴裡喊著要來領糧。”衙役將糧倉外的情況彙報了一遍。

秦縣令當即變了臉色,喝聲道:“百姓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衙役回應道:“自水患之後,百姓們便時刻盯著糧倉,想來誤以為要開倉放糧,所以才會聚集過來。”

“胡鬧,簡直是胡鬧。”

秦縣令氣急,緊跟著下令道:“去,把人趕走。”

即便是要開倉賑災,衙門也有一套要走的程式,不可能讓百姓就地分糧如此兒戲。

往年也不是沒有過開倉賑災的情況,百姓不應該如此不知規矩才對。

江景辰察覺到了異常,出聲詢問道:“外頭來了多少百姓?”

衙役回答道:“好幾百人,且不斷有人聽到訊息之後跑來,估摸一轉眼就要上千。”

上千人圍在糧倉之外,倘若衙門強行驅趕,弄不好就會適得其反。

町州遭了水災,百姓情緒本就不穩,此時真要是激起民憤,一擁而上搶走糧倉裡的糧食,那這事情可就鬧得大了。

江景辰回過頭來,與秦縣令說道:“定是有人散佈謠言,慫恿百姓聚集到此,此時不宜用強硬手段驅趕,以免弄巧成拙。”

秦縣令焦急道:“若是不趁早驅趕他們離開,等到人越來越多,只怕會更加麻煩。”

若是趕人,怕是會激起民憤。

可若是不趕,等到百姓聚集過千人,甚至更多的時候,那就不是民憤,而是民變。

江景辰緊緊皺眉,一時之間進退兩難,無法抉擇。

“王爺以為呢?”

“本王又不曾經歷過此種事情,哪裡知道該如何處理,既是隨你而來,自是信得過你,一切遵從你的心意來吧。”

李守拙滿眼信任。

秦縣令催促道:“到底趕是不趕?江郎中倒是快些做個決斷啊。”

從縣衙到糧倉,一路上不曾停留,隨行之人也不多,陣仗不大,按理來說不會引起注意。

衙役說是百姓時刻盯著糧倉,這句話就很有問題。

又不是第一次遭災,百姓怎麼可能會不知道衙門對於賑災的處理方式。

到底是誰在搗鬼?

目的是什麼?

江景辰心中諸多疑惑,卻是沒有時間多想,權衡利弊之後,開口道:“秦縣令別急著驅趕百姓,先一同出去看看具體情況。”

李守拙率先表達道:“無論你做什麼,本王都支援你。”

秦縣令見狀,只得無奈點頭:“那就聽從江郎中的意見,先出去看看。”

糧倉之外,十多名衙役手持兵刃,組成一道人牆,將聚集過來的百姓攔在糧倉三丈之外。

近千名百姓,人人手中都拿著一隻麻袋,見到縣令出現之後,紛紛振臂高呼:“開倉放糧食,開倉放糧。”

正所謂法不責眾,人越多,膽子越大。

在遭遇衙役嚴厲呵斥之後,百姓不但沒有絲毫懼怕,反倒是喊的更加起勁。

江景辰眉頭越皺越緊,如此場面,讓他不禁想到了當初白蓮教眾在臺下呼喊江彥鈞的場景。

相同的是都是受人蠱惑,不同的是白蓮教眾是認人,眼前的百姓則是要糧。

曾經插在江彥鈞身上的刀子,現如今被別人拿來插回到了自個身子。

這種感覺非常的不好。

李守拙“嘖嘖”了幾聲,輕聲感嘆了句“場面真是壯觀”,緊跟著又說道:“這情況是拖不得了,得趕快想想辦法解決才行。江郎中,關鍵時刻還得靠你,放心大膽去吧,本王在此替你壓陣。”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