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5章 有勇無謀的匹夫

淮南道,某間客棧。

威遠侯被軟禁了一路,身邊的護衛也都被趕走,只留下穆大管家平日裡負責照顧飲食起居。

剛到淮南道時,他還想著找機會偷跑出去,可還沒走出客棧便被萬金給提了回去,本想等到夜深人靜再尋機會離開,沒曾想次次都是在吃過晚膳後便昏睡過去。

“你這老東西,飯菜裡沒人下了迷藥都不知道,還要你有什麼用?”

“老爺,飯菜都是三少爺讓人準備的,老奴實在是沒辦插手啊!”

穆大管家滿臉委屈,回應起這一路以來,表面上要安撫老爺,背地裡還要應對好三少爺,只覺得日子過的實在是難熬。

威遠侯質問道:“那萬金上來阻攔本侯時,你怎麼不出手”

穆大管家如實回答道:“老奴打不過他,上了也是給丟人現眼,鬧了笑話出來老爺面上也無光。”

威遠侯被噎得呼吸一窒,好一會才緩過神來,開口道:“那逆子竟然敢做出囚禁生父這等忤逆之事,待回了京城,本侯定到聖上面前參他一本。”

穆大管家好心提醒道:“老爺若是御前參奏忤逆不孝之罪,怕是會毀了三少爺的前程,怎麼說也是江家最出息的子嗣,您可要慎重些才好。”

“單是出息有何用?不聽話的忤逆子,爬的越高,越對江家無益。”

威遠侯頓了頓,緊跟著說道:“你這話倒是提醒我了,單是這樣還不夠,你想辦法把江景辰囚禁虐待生父之事傳出去,務必弄得人盡皆知。”

穆大管家心中一驚,猶豫道:“老爺,事情鬧大了,三少爺怕不止會沒了前程,怕是性命都難保......這會不會太狠心了些?”

“狠心?”

威遠侯轉頭就朝穆大管家踹了一腳,低喝道:“你沒見那逆子這一路都將本侯當作犯人對待嗎?論狠心,那逆子比本侯有過之而無不及。”

穆大管家捱了一腳,不輕不重,倒也說不上多疼,但卻讓他的心越發的偏了起來。

不說這麼多年的主僕之情,單說眼下的狀況,只有他一個可為老爺所用。

按理說應該禮遇有加才是,奈何老爺有氣不敢去找三少爺出,全都發洩到了他的身上,一旦不順心便是非打即罵。

相比之下,三少爺雖無多少親近,可給起賞賜來一點都不敷衍。

他不過下了一回藥,傳了幾次訊息,三少爺便給了足夠安度晚年的錢財。

若是論對待下人的態度,十個威遠侯也比不上一個三少爺。

同樣都是給人當奴才,傻子都該知道怎麼選。

主僕情義的份量實在太重,穆大管家背不動,也不想去背。

在老爺認認真真交待完針對三少爺之事後,他轉頭就將計劃原原本本的告訴給了三少爺。

“......情況就是這樣,老爺似乎有了殺心,這次的事情怕是不能夠善了。”

子害父乃是忤逆不孝,百死不足以贖其罪。

換作父害子,最壞也就名聲差些,沒有任何罪過,若是操作的好,甚至還能博來一份“美名”。

封建王朝之下,所遵循的是:君要臣死,臣不死則為不忠,父讓子亡,子不亡則為不孝。

世間多是愚忠愚孝之人,但絕對不包括江景辰在內。

從穆大管家口中得知了來龍去脈,他沒有過多的情緒,只嗤笑一聲,交待道:“江彥鈞那邊你先順著他的意,敷衍著,三日後我會安排人去找你,到時候你就......”

穆大管家認真的聽著,用心幾下三少爺說出的每一個字。

三日後,戌時。

客棧內忽然冒起了一陣濃煙,有人扯著嗓子大喊:“走水了,大家快跑啊!”

正躺在床上的威遠侯猛的起身,手忙腳亂的拿起隨身衣物。

恰在此時,一位蒙面的黑衣人踹開了房門,開口便問:“可是威遠侯江彥鈞?”

威遠侯心中大驚,警惕的往後退了幾步。

穆大管家忽然從黑衣人的身後竄了出來,急忙道:“這位好漢乃是老奴特意尋來的幫手,時間緊迫來不及多說,老爺快走。”

威遠侯不知具體發生了何事,但見穆大管家在場,當即放下了心來。

來不及多想,跟著黑衣人與穆大管家在夜色遮掩之下逃竄,直至一處略顯破敗的宅院之內。

正堂左右各坐著五位身高體壯的大漢,上首乃是一位平平無奇的中年男子。

威遠侯十分確定不曾見過此人,疑惑道:“你們是誰?”

“在下姓苗,家中行三,江侯爺喊我苗老三便是。”

不等對方發問,苗老三緊跟著說道:“我們乃是吳王府的門客。”

京中不少勳爵人家會豢養門客,這類人不是賣身的家僕,而是一些具有真才實學的能人。

當然,這類人中也會有一些徒有虛名之輩,不過既然能在吳王府當門客,想來是會有真本事在身。

正所謂:宰相門前七品官。

眼前的這些人一看就是練家子的,若真是吳王府的門口,倒也不好太過拿架子。

威遠侯沉吟片刻,開口道:“你們如何證明?”

苗老三早有準備,從懷中掏出一塊銅製令牌遞了過去。

威遠侯認真檢視了一番,確定了令牌樣式乃是宮製品,上有吳王府的徽記,於是便放下了疑心,將令牌還了回去之後,轉頭看向灰頭土臉的穆大管家,詢問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穆大管家解釋道:“老奴先前遵照老爺的意思,將您被困的訊息傳了出去,這幾位義士聽聞後皆為此感到憤憤不平,因此老奴特求幾位高義之士前來相幫。”

威遠侯心中隱隱覺得有些不妥,重新將堂上的幾人打量了一番,狐疑道:“你們既是吳王府的門口,又怎會出現在淮南道?”

苗老三開口回應道:“實不相瞞,我們早前奉了王爺之命,出京追查謀害世子的真兇,一路追查到了這裡。”

吳王世子被刺殺之事鬧的很大,當初吳王帶領禁衛軍滿京城緝兇時,還曾被江景辰彈劾過,京城早就有傳言說真兇逃到了京外。

威遠侯自是聽過此事,也瞭解吳王的性子做出這樣的安排也不足為奇,因此也不懷疑,點了點頭,隨口詢問道:“可是有眉目了?”

苗老三略顯激動,開口道:“的確是查到了一些線索,追查了這麼久的時間,總算是能給王爺一個交待了。”

給吳王交待?

可不是一點線索就能夠打發的。

威遠侯沒想到一句隨口之言,竟能套出如此有用的資訊,心念一轉,追問道:“你們是查到真兇了?”

苗老三憨厚一笑,回應道:“查是查到了,就是事情有些棘手,還沒想好怎麼去抓人。”

吳王世子乃是聖上子侄,當初被刺身亡時聖上亦是勃然大怒,更是連禁衛軍都派給了吳王,可見對此事的重視。

威遠侯做了這麼多事,為的就是能夠藉助那位相爺的勢力起復。

可儘管丟盡了臉面不要,做了許多損人不利己之事,也不能夠換來短時間內重回朝廷。

如果刺殺吳王世子的真兇是由他抓到的,那必將是大功一件,不僅聖上會論功行賞,吳王也會記這份恩情。

這可真是應了那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眼前的門客人數雖多,但想來都是些有勇無謀的匹夫,所以才會在碰到一些事情之後便束手無措。

威遠侯心思開始活絡了起來,故作親熱道:“我與吳王多有私交,既然有緣遇到了,自是要盡我所能幫上一幫,你且說說是遇到了什麼棘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