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章 釀豆醬

“來看看你攢了多少錢吧!”沈婧瞅見阿花情緒低落,立刻轉換話題,帶著一絲興奮。

阿花輕手輕腳地解開麻繩繫著的布口袋,裡面的銅板伴隨著嘩啦聲傾瀉而出,盡數灑落在泥土之上。

阿花一枚一枚仔細撿拾起來。

每一枚銅錢都是她後孃眼皮底下鬥智鬥勇的結果。剛開始的時候膽子小,有次她賣了山裡的野菌子,遇到個好心買家額外多給了她一文錢。阿花膽戰心驚地扣下了那次多賺的一文錢,那是那時她怕得連心跳聲都能聽見。

但後來她發現,只要和之前上交的差不多,後孃根本不會察覺她的小心思。於是乎,阿花愈發大膽,每次都早早進山,多采些菌菇,偷偷積攢起每一筆額外的收入。

“大丫,我這裡總共攢了有八十文啦!”阿花邊數邊笑逐顏開地道來。

沈婧豎起大拇指,眼神中透著欽佩:“哎呀,阿花,你可真行!是個小富婆啦!讓我們把這些銅錢變出更多錢來!”

沈婧俯身靠近阿花:“從今天開始,你可是我的大債主啦!咱們爭取翻個十倍,明年翻百倍!”

“大丫,你可真能幹!”阿花發出由衷的感嘆。她這點銅錢,可是存了兩三年呢。十倍,百倍,那是不是用不了多久她就變成青石鎮的大地主了!

沈婧全然不知道這餅畫的著實有點大,不過阿花喜歡。

阿花的八十文銅錢搭上沈婧掏出的十文,就成了她們創業基金的全部家當,九十文,勉強可以置辦釀豆醬的用具。兩人就此商議,阿花是金主,而沈婧則利用自已的手藝釀造秘方,收益方面二人五五分成,公平公正。

說幹便幹。

資金有限,一開始兩人也只能奔著能不花錢便不花錢的大原則。錢主要用來買鹽,這可不能省。

至於其他的原料,黃豆,這個家家戶戶倒是有不少。沈婧私下裡問程氏要了兩斤。

還需要麵粉,不過沈婧把買了鹽和醃製用的陶罐以後,實在是沒有錢買麵粉了。

而且麵粉也是精貴的東西,一般人家還捨不得亂用。沒辦法,沈婧只好厚著臉皮問餘婆婆要了半斤。

唉,她自打醒過來,不知道要了餘婆婆家多少東西,反正債多了不愁。

如此,其實這第一次做豆醬,沈婧幾乎傾囊而出了。

這次創業,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特別是阿花把她身家都投進來了,沈婧還是有點壓力的。

製作豆醬的第一步就是獲得菌種。

沈婧先是是舀了一大碗的黃豆,認真洗淨後,選出顆顆飽滿的豆粒,浸於清水中,使豆子吸滿了水份,然後蒸熟。當然,這個蒸的火候得控制好,既不可過熟以至於豆子軟爛,亦不可欠火候導致豆心生硬。

以前只是見奶奶做過,但是畢竟是自已第一次動手,沈婧心中忐忑,所以把這碗豆子分成了三份,然後觀察不同條件下的發酵狀態,以獲取最好的菌種。

她把豆子平鋪放在小竹匾裡,豆子發酵的最佳溫度是30°左右,現在是暮春還未入夏,氣溫尚低,沈婧便在自家灶臺旁搭建了一個簡易保溫架,確保豆子處於適宜的發酵溫度。

剛好現在這批就當實驗,再過一個月,等天氣熱起來了,就可以鋪開了幹了。

沈婧時不時地去翻一下這些黃豆,在她的精心照顧下,這些豆子每天都在發生新的變化,漸漸地,豆子表層滋生出絲絲白色菌絲。

阿花對這個自已投資的事業也充滿了熱情,幾乎每日都要跑來沈婧家中,親眼見證黃豆的變化。

”大丫,就是這些白毛嗎?長出了白毛,後面就可以真的做成豆醬嗎?“阿花滿眼好奇。

程氏看她的鼓搗,也是一臉慈愛。她並沒有想真的大丫能賺到什麼錢,但是看到孩子這麼熱情地幹這件事,她也是上了心,看著那些長白毛的豆子,她也疑惑,這豆醬她以前還真沒看到這麼醃製的。

待到每顆豆子都被菌絲徹底包裹,沈婧已然掌握了最佳的蒸煮火候。

接下來,她將剩餘的黃豆同樣清洗篩選,挑出爛豆和壞豆,並按照先前的流程蒸煮、冷卻。接著,沈婧取出餘婆婆給的麵粉,給這些豆子都均勻地裹上了麵粉。幹完這些,她把這些豆子放進了一個縫製好的布袋中,又放入了長著白毛的已成功發酵的豆子作為引子,均勻地混合在一起。把袋子扎口後,她選擇了家裡那堆稻草堆作為發酵地,把袋子埋入稻草堆中,稻草具有天然的保溫性,埋進去以後,能夠獲得比較合適的發酵溫度。

黴豆子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適宜的發酵溫度和溼度。所以沈婧每天都會檢視豆子發酵情況,一旦出現發黑或者發白情況,她就及時調節溫度,適時噴霧保溼。

經過一週左右的悉心照料,當沈婧解開袋子,只見原本沉睡的豆子已經脫胎換骨,被一層翠綠色的黴菌包圍,猶如披上了一襲生機盎然的外衣。

黴豆子做成了!

沈婧異常開心。沒想到這麼順利。她本來還以為要失敗幾次的,雖然她微薄的本金無法承擔不起任何一次失敗。

阿花對這筆投資依舊牽掛不已,望著那翠綠的豆子,急切問道:“這些可以直接吃了嗎?”

沈婧笑著解釋:“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豆醬還需後續工序。”

沈婧將黴豆子和精鹽一層層鋪入陶罐,中間還特意加入剁碎的大蒜和生薑提味。做好這些,她拿了一個碗,倒扣在陶罐上,這樣放在旁邊讓它自然發酵兩三天。

兩天後,當沈婧再開啟陶罐的時候,醬豆已經發生了質變,呈現出誘人的色澤和醇厚的香氣。

“大丫,你真的釀出了豆醬!“阿花興奮地喊了起來。

沈婧拿了一個小碗,從裡面舀出了一小勺:”嚐嚐!“

阿花舔了一口,不禁喊道:”好鹹,好鹹!“

沈婧哈哈大笑:”鹹就對了,咱就是做這個鹹豆醬。“

阿花心頭仍有些忐忑:“大丫,你說這豆醬真能賣出去賺錢嗎?”

作為重要投資方,她害怕她好不容易攢起來的私房錢都打了水漂。

沈婧胸有成竹地拍板:“放心好了,準保能成!我琢磨過了,現下官鹽價高,私鹽交易又有風險。咱們這鹹香豆醬,既能調味增鮮,又能一定程度替代食鹽,絕對是百姓餐桌上的必備之物,市場前景錯不了!”

市場需求這塊絕對可以打造成剛需。

沈婧坐在屋簷下,手中摩挲著那把熟悉的長木勺,思量著定價的問題。

她清楚,定價得貼近村子裡鄉親們的實際購買力,絕對不能漫天要價。

她掰著指頭算了算:這一陶罐豆醬,用掉了兩斤自家種的黃豆,按市價計三十文銅錢;一斤私鹽可是筆不小的開支,又是三十文;至於那半斤餘婆婆慷慨贈送的麵粉,就算市場上賣也值個十文左右。若不算人力成本,單是材料費總計已達七十文。不過,手工勞作可不能忽略,加個工錢,這一罐的成本大約合計一百文左右。

沈婧試著用家中的長木勺舀取豆醬,估摸了一下,大約每勺有二十來毫升的樣子,這一整罐豆醬,大概能勻出百來勺不成問題。

她向阿花徵詢意見:“阿花,你看這樣行不行,咱這一勺豆醬賣五文,一罐就能賣個五百多文,這跟餘婆婆提到的市場價格也差不離。”

阿花一聽,瞪圓了眼睛,脫口而出:“哎呀,這也忒貴了吧!”

在阿花心裡盤算,本想著投入八十文字錢,能賺個十幾二十文就算不錯了,哪知道沈婧這麼一算,利潤竟翻了好幾番,她一時難以接受,整個人愣住了。

沈婧見狀,心裡明白阿花的顧慮,她在心底嘀咕著:我這定價已經儘量考慮到了鄉親們口袋裡的銀子了,要是擱城裡,怕是還能更高些。到時候,咱也可以推出點優惠活動,譬如買五勺送一勺,讓大家覺得划算,生意也能做得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