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章 何首烏

周萬良和周嫂子來店裡幫忙以後,店裡的運營節奏終於正常下來了。

周萬良絲毫沒有讀書人的酸腐負擔,他捲起袖子幫忙收銀,絲毫不見任何壓力。還熱情地招呼他的同窗過來光顧。

周嫂子是個很溫柔的人,但是幹活很利落,打飯時雖然不言語,但是手中的勺子卻都沒慢下來。和周萬良的兼職不同,周嫂子是長工,她辰時便過來幫忙洗菜理菜,一直要到戍時。

周萬良接了店裡記賬的事兒,等打烊之後,把當天收支記錄清楚,這時候周嫂子一切收拾妥當了,兩人才會攜手回去。而白天,他們的兒子周小天,則是託給了出租給他們的大嬸照看,待他們回去才會接回去。

沈婧從店裡的事務解脫出來以後,她現在一門心思去改善店裡的運營。

果然她的顧慮是真的,現在百川好幾家已經躍躍欲試,準備用同樣的模式了。

書院度支邱鈞豪大人還特別感興趣,找王大金好好聊了聊,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膳堂也試試這種模式。

沈婧當然也不敢放鬆,畢竟她和王大金還有對賭協議在呢,雖然現在每日營收不錯,但是怕其他的都這樣抄起來,他們就很難維持好生意了。

靠模式上的創新投機取巧,只能佔一時先機,要想長遠發展,還是要真正地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下苦功夫。

沈婧想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改良豆醬。

原來基於條件的限制,她一直釀的是普通的豆醬,其實只有提了點鹹味。如果,她能把郫縣豆醬釀製出來,說不定她讓那些經典的川菜可以提前幾百年問世。

但是從去年開始,她就一直在研究這個做這個豆醬,也在不斷調整辣椒比例,但是一直沒有得到想要的效果。後來家裡出了那個事情,她寄居在餘婆婆家,大部分時間在養傷,也就沒有去繼續研究了。

現在看來,如果她能把豆醬研究出來,至少在飲食界,得有她沈婧一席之地了。

“阿姊,你買回來這麼多罐子做什麼?”看到沈婧搬回來大大小小一大堆陶罐,阿仲奇怪地問道。

沈婧這可是特意向王大金申請了專項研究基金,聽說沈婧要為他研製獨門醬料,他很爽快地批了一貫銀子,用來支援沈婧的研發。

所以這次既然要搞,沈婧就覺得需要專業地搞,像之前東一錘子西一棒子地可不行。所以沈婧買了十來個陶罐,買了一堆的豆子。

沈婧耐心地給阿仲解釋:“我之前想要升級豆瓣醬,但是一直沒有做出來滿意的味道。所以我打算用實驗對照組的方式,每組用不同的條件來發酵,最後看哪組發酵的結果最好。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做改進。”

科學,什麼是科學。

透過設定對照實驗,在找到較好的發酵條件後再做改進,確保結果可重複性和有效性,這就是科學精神。

沈婧不知道她這個無心插柳之舉,在阿仲心裡播下了科學的種子,改變了阿仲的世界觀和對事物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