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要忘了這些世家大族現在的收入不光是他們自已一家,他們門下庇護了多少人,這些人應該向國庫繳納稅錢,就因為受到這些大家族的庇護,雖然我朝各行業發展的很好,但是國庫卻收不到一絲稅錢,而免掉的錢到哪裡了?還不是進了他們的口袋,現如今為了爭奪各種資源對人員的拉攏已經是烏煙瘴氣的了。朕要是再沒有點兒壯士斷腕的決心用點狠手段,過不了幾年不用外族入侵我朝自會內亂,到時候外族趁虛而入,我朝可是一觸即敗呀。”
“唉!皇上所說的這些的確不是危言聳聽。老臣身居宰相之位自然也能收到一些風聲,朝內對世家大族的彈劾何其之多呀!可是每次都被攔下來,實在攔不下來的呢就隨便找一個無足輕重的人頂個缸,然後他們又繼續幹著他們那些噁心的勾當。朝野是該清理一番了。”宋霄濂嘆了口氣說道:“老百姓現在的確是如皇上所言沒有什麼活路了,也確實非常需要皇上的這個政策。既然皇上已經有了決斷,那老臣也就不再多,一定全力支援皇上施行此令。那老臣就告退了。”說完宋霄濂就躬身退至門口然後轉身走出了御書房。
等宋霄濂走了以後,天統仁這才把暗衛的首領叫了出來,他問道:“楊狂在柳州現在什麼情況了?”
“回皇上,現在柳州基本上有多一半的商戶已經在楊狂的支援下脫離了王國安,重新歸治到柳州治下的交易集市。但仍有一部分攝於王國安的淫威不敢反抗,因此還不算完全歸治。”
“楊德家這個孫兒還挺有手段。才去柳州幾天就幹出這麼大的事,柳州鐵礦,商業大部分重歸王化,嘖嘖。兩相比較柳州知府和巡撫居然任由王國安胡作非為這麼久簡直就是瀆職的大罪。”
“楊公子的確有幾分本事,如若不然三殿下也不會多次在皇上面前提及。”暗衛首領說道。
“恩,確實。否則朕也不會召其進宮問及對王趙兩家的處罰建議了。”說著拿起宋霄濂呈遞遞上來的新政內容看了看,道:“看來現在時機到了。”
“王德發,傳尹尚書進宮來見朕。”
“遵旨,老奴這就去辦。”
等王德發走後天弘仁對暗衛首領道:“去柳州給楊狂傳朕秘旨讓他放手去幹,不用有所顧及。此事辦完後,朕擢升他為戍邊軍都統,前旨依然不變。”
這天楊狂正在聽著楊露彙報事情,有人敲門進來說道:“公子,京城來人說有要事當面說與公子。”
楊狂一聽京城來人當時的反應就是爺爺或父親派來的,但一想又不對,如果是家裡來人戍邊軍不可能不認識,有可能是三殿下的人,於是吩咐馬上把人帶進來。很快戍邊軍就領著一個人進來。
楊狂看著此人甚是陌生,從來沒有三殿下跟前見過此人,這讓他有些迷糊了。好在此要看出楊狂的疑惑,開口說道:“楊公子,我奉皇上之命前來。”說著看了看房間裡的其他人,意思此次見面談話為秘密,不適合有其他人在場。
楊狂見此情形心中已然明瞭,便對楊露他們說道:“你們先出去。守在門口任何人沒我發話不準進來。”
等楊露幾人出去後,那人才從懷中拿出一份密旨說道:“楊狂接旨。”
“臣楊狂接旨,吾皇萬歲萬萬歲!”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旨意戍邊軍校尉楊狂依前旨統領柳州一切事宜處理柳州商業事宜,新政即日將召告天下,校尉可放手經辦,不用顧及。欽此!”
“臣楊狂領旨謝恩!”
那人把密旨交到楊狂手中,將楊狂扶起後又囑咐道:“楊校尉此乃密旨,校尉一人知曉便可。另外在下先行恭喜校尉升職,皇上已親口恩賜待柳州事情結事後升公子為戍邊軍都統。恭喜楊都統了。”
楊狂一聽心中先是一定,然後又是一喜。一定是因為新政昭告天下後對付王國安更加容易,一喜則是得皇上賞識升職。但當著傳旨之人又不可太得意忘形,道:“辛苦上使了。還未請教上使如何稱呼?”
“楊都統不必客氣,我乃是京城暗衛,都統叫我提一即可。”
“辛苦提一兄弟,即是暗衛辦事我便不多留了。日後若有事傳信一封,楊某必全力幫助。”說著又對著門外把楊露叫了進來:“楊露替我送一下上使,上使一路奔勞不可怠慢。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