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聽見鄧志明的話,方正初和王海忠的眼神裡都帶了些震驚,他們趕忙問道:
“出現了什麼問題?”
趙茂林看了看他們,又開始說道:
“對於這個特供的制度,他們一般都是針對於子女而言,畢竟在戰亂的時候,國家會出現很多犧牲的戰士,那麼他們的後輩自然就要由國家來負責。”
“所以他們會想方設法的將最好的物資都提供給這些後輩,讓他們能過上最好的生活,也想給他們提供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聽到這裡的時候,王海忠的臉上帶了些疑惑,他試探的說道:
“可是他們這個想法並沒有什麼錯誤啊?”
“既然這些後輩的父母都是因為戰亂而犧牲,那麼他們當然應該享受到更好的待遇。”
趙茂林聽見他的話也是點點頭,並沒有急著否認他:
“你說的不假,紅色蘇聯當時也是這麼想的,他們覺得要讓這些後輩生活得更好,才能讓他們繼承自己父母的衣缽。”
“等這些後輩長大了,也能報效國家,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
方正初聽見鄧志明說的話皺著眉頭,他總覺得這種做法並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下一瞬間便聽見鄧志明將後果說了出來:
“但是這些後輩的成長並不如人意。”
“一直以來優越的生活條件讓他們逐漸迷失了本性,不光沒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反而在混時間過日子,長成了紈絝子弟的模樣。”
“他們的物質生活實在是太好了,導致所有人相聚在一起的時候,不是討論著如何成長,如何建設國家,而是互相攀比彼此的生活質量,攀比彼此的物資條件。”
“到頭來他們沒有想過如何靠著自己的雙手掙出一番未來,而是依賴著國家的補助渾渾噩噩的生活著。”
聽見鄧志明說的這些話,方正初和王海忠的臉色都變得鐵青。
這種事情的發展讓他們覺得生氣。
趙茂林看見他們的反應,也接著說出了自己心裡的想法:
“所以我在物資部看見大家採買物資的那一幕,才會覺得心裡十分不是滋味。”
“他們明明也是建設過程中的力量,可是他們的生活水平卻和貧苦的百姓天差地別,甚至普通老百姓的一生,也無法達到他們現在的生活。”
“一輛輛的小轎車不斷的開到物資部裡,看著他們大魚大肉的採買。”
“誰又能想得到和他們同處一個時期的百姓,此時在家裡甚至連飯都吃不飽呢?”
“我又怎麼能看得下去這樣的景象?怎麼能夠接受他們過得如此優越,如此特殊,和其他的百姓簡直就是兩個層級的人!”
“在建設發展如此困難的時期,他們卻像沒事人一樣絲毫不受影響,我真的沒辦法接受!”
趙茂林越說越激動,說到這裡的時候,他甚至忍不住的問道:
“他們憑什麼擁有這樣的特權?這個特權又是誰賦予他們的?”
而王海忠聽見他說到這裡的時候,嚇得心臟都要跳了出來:
“主任!這話可不是隨便亂說的!”
而鄧志明並不覺得自己這樣說有任何不妥,他依舊在憤憤不平著。
方正初聽見鄧志明說的這些話,面色也凝重了起來,他看著鄧志明。
方正初停頓了一下,隨後對著鄧志明說道:
“那些人的名單拿給我看看。”
王海忠在旁邊看見這一幕,眼睛也是瞪的老大,他此時整個人看起來都是懵圈的狀態。
方正初的反應和鄧志明當時一模一樣,鄧志明看見物資部的景象時,眉頭皺的都快夾死了一隻蒼蠅。
而方正初依舊如此,和鄧志明一樣要了這些客人的名單。
趙茂林聽見方正初的話,立馬將名單從口袋裡面掏了出來,他對著方正初說道:
“這個名單的人我已經看過了,基本上都是咱們組織以外的人。”
而方正初接過名單,沒好氣的看了鄧志明一眼:
“這是什麼話?不管是哪個組織的人,都是咱們夏果的人!”
“大家都是為了夏果更好的發展,都是建設的力量,怎麼能分你我!”
而鄧志明則是臉上帶著笑意,一拍腦門的說道:
“是啊,大家都是夏果的百姓,就應該一視同仁,誰也沒有比誰特殊!”
“我不也是想到這個原因,所以才會立刻把這個特權給撤了。”
“正因為把所有人都看成平等的,所以他們才不能用錢就能買到這麼多的物資,這樣對其他人一點都不公平!”
物資部對外售出的價格也並不是特別低,畢竟他們也是用真金白銀買回來的糧食。
只不過物資部最主要的目的是對外供給,也不會把價格抬得特別高,畢竟盈利並不是他們的宗旨。
而方正初一邊看著手裡的名單,一邊對著鄧志明說道:
“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是我們對待其他人要以更寬鬆的條件才可以,嚴格要求自己就行了。”
“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做到和自己一樣。”
聽見方正初的話,鄧志明搖了搖頭反駁道:
“方老,我覺得這樣的想法並不是最恰當的。”
“我做出這個決定,也是將特權給消除了,讓大家都變得平等。”
聽見鄧志明的話,王海忠又被嚇得心跳加快。
趙茂林就算是物資部的主任,就算是方老他們的秘書,怎麼能直截了當的反駁方老的話啊?!
可是鄧志明的表情依舊很是淡定,他笑著看向方老。
他覺得自己剛剛的做法沒有任何的不妥,這些話全都是他發自肺腑的,也都是全身心為建設發展著想的。
他行得端坐得正,根本就不怕被訓斥!
而方正初從來都不會拘泥於這種細枝末節的小事情,他笑著看向鄧志明:
“你很理直氣壯嘛。”
趙茂林理所當然的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我認為我的想法沒有任何問題!”
“咱們國家能夠發展壯大起來,最大的力量難道是他們嗎?不,是農民和工人!”
“是這些人日復一日的工作和勞動,風吹日曬也沒有一日的推脫,才讓咱們的發展如此迅速,有成效!”
“這些人才是咱們建設過程中最大的功臣,他們的努力才應該被大眾看見,才應該得到相應的補償!”
“可是那些仗著自己的身份,公然搞特殊的人,他們憑什麼能夠擁有這些東西!”
“這個道理不論是講給誰聽,我相信都不會有人反駁!”
而對於鄧志明說的這些觀點,王海忠也是十分贊同的。
他滿眼佩服的看著鄧志明,就差起身為他喝彩了。
趙茂林簡直就是把他這麼多年的心聲一五一十的講了出來,農民和工人本來就該得到最大的獎賞!
而鄧志明又接著說道:
“您想想,您和譚老的後輩,就算是坐小轎車也會覺得是特殊的權利,都會盡量的避免這樣的行為。”
“平常不論是去什麼地方,他們都是自覺的坐公交,再不然就是走路或者坐黃包車。”
“可是這些人呢,他們的小轎車從來就沒有離開身邊過,不論是去任何的地方,都是開著小轎車去,他們的生活可是十分瀟灑的。”
而方正初皺著眉頭聽見他說的這些話,沒有開口。
趙茂林看見方正初的反應,有接著對他說道:
“況且這些特權只能帶來這些嗎?不,他隱藏的危險更應該讓人警惕。”
“在處置貪腐案的問題上,那其中所涉及的金額難道不讓人心驚嗎?”
“並不是我在瞎說,而是事情的發展很難盡在掌握,大家的心態也會出現不同的變化。”
“舒適的日子過慣了,就會一直想要待到舒適圈裡不願意離開,會為了這種舒適的日子做出什麼有損國家利益的事情也說不準。”
“咱們現在只是建國發展的初期,方正初面面都沒有真正的強大起來,那麼他們又會不會為了維繫住自己的生活質量,做出什麼賣國的事情呢?”
聽到這裡的時候,方正初一下子抬起了頭,他看著鄧志明。
趙茂林的話說的不假。
畢竟在戰亂的時候,他們也曾經出現了這麼個例子。
一個被所有人都信任尊崇的人,被譚老無比信任的人,卻在戰亂的關鍵時刻,乾脆利落地將他們的情報出賣給敵方。
在他的思想裡,像老美那樣的生活才是他所向往的,他迫不及待的想要貢獻出自己的家園,絲毫沒有顧及家園自身的發展。
這讓人如何不恨,讓人如何不失望?
誰又能保證這種例子不會再次出現呢?
這種心態就像是深深的刻在國人的腦海裡,很大一部分人對於國外都是心生嚮往的,對於洋人也都是發自內心的畏懼。
趙茂林在穿越過來之前曾經聽到過一句話。
國外的月亮更圓。
這句話就足以形容這些人的心理狀況,不論他們在國外的生活水平再差,他們都覺得生活是十分美好的。
他之前還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嚮往國外的生活,對於自己生活的國土沒有絲毫的眷戀,反而還會生出厭惡的情緒。
可是現在他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