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萬家燈火之中只有紫禁城最中心的位置一直亮到了深夜。
趴在案几上睡著的林鶴白被申德全小心抱到了側殿,嘴裡還無意識的嘟噥著“帝王之道、平衡之術,皇祖父我實在不會了……”
申德全瞧著這麼小的孩子也有些心軟,想起周致柔的囑託道:“陛下,明日不若也讓小殿下休息一日,畢竟是剛識字不久的孩子,鳳棲宮那邊也遞了話說皇后娘娘有些想小殿下了。”
林宇植原本的一句“已經識字一年了,他的進度還遠遠沒有跟上朕的期望”被嚥了回去,轉而道:“既然柔兒想他了,明日便休息一日讓他去好好陪陪她吧。”
他輕輕拍拍熟睡中孩子肉墩墩的手背,轉而站到了窗前出神的望著夜幕,視線所及之處均是華麗宏大的宮殿。
申德全回來後發現他仍然站在窗前,那副神情一看便是滿心掛念著自已已經離開京城許久的女兒。
他趕緊拿著一件薄薄的外袍上前:“陛下,這大半夜的把窗戶開著被夜風吹著著了涼可怎麼是好?”
林宇植從善如流回到案几邊:“也不知道姩姩那丫頭走到哪裡了,路上可有遇到什麼危險。”
“公主一向聰慧,就算遇到什麼危險也能及時避開的,再說了不是還有蘇大人在一旁護著嗎,陛下不要太過擔憂。”
他長嘆一口氣:“惟願如此吧,只是柔兒那邊千萬瞞好了,別讓她日日在宮中為我們的女兒擔憂。”
想起蘇旻,林宇植才覺得心下稍安,畢竟他自請同去逍州調查此事時給他的保證是“即使還有最後一口氣,也會在這口氣散掉前將殿下護送·到安全之處。”
這個頗受他賞識的探花郎總有著一般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大膽。
他不可避免的回憶起了一月前的那日,蘇旻拿著一道顏色已經黯淡的聖旨進了宮。
蘇旻恭敬垂首立於殿下,帝王爽朗的笑聲響徹金殿:“蘇愛卿啊蘇愛卿,你不愧是蘇宇的好兒子,實在有先父果敢勇毅之風,蘇家的人果真從不會讓朕失望。”
褒揚父輩的言語聽起來頗有誇張之嫌,但林宇植對他的喜愛是實打實的,雖說已在位二十餘年之久,也是人人稱道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可他心中始終有一個結。
曾經的腥風血雨、兄弟廝殺已經落幕,而先皇臨終前那道傳位於他的旨意只有寥寥幾人知道其實根本是偽造而成的,這寥寥幾人中的大部分人如今都早已離開人世。
他本不應該有擔心,即使真正的傳位聖旨現世又如何,這帝位這民心早已被他牢牢攥在手裡,何況他唯一在奪嫡之爭中活下來的弟弟也在他登基的第一年自刎於別宮,已經沒有任何人能撼動他的皇位了。
但或許是人到中年了,在權力的頂峰太久太久,就連他也不見了年少時的肆意,像不少曾經的帝王一樣,正統成了他心中的一道刺,太過在意的便是年少時不曾得到的。
林宇植在午夜夢迴間甚至會有想要著人去尋先帝那一道旨意的衝動,但這樣的衝動終究被打消,只是變成一個小小的疙瘩藏在帝王廣納天下的心懷之中。
但今日蘇旻幫他解開了這個疙瘩,當年先皇遺詔竟然是由蘇家之人保管,只是蘇家旁支站錯了隊,蘇旻的父親在最混亂的局勢中重病在床,整個蘇府一夜之間成了一個虛有其表的空架子,這道旨意就這麼陰差陽錯的被留在了蘇府。
等到蘇家穩定下來了林宇植也已經坐穩了皇位,一直到蘇家徹底敗落這道聖旨也再沒見過天日。
蘇旻把它獻給了他。
林宇植終於知道,儘管他不得父皇寵愛、不受宮人待見,在冷宮中飽得冷眼、受盡欺辱的艱難長大,但最後的贏家還是他,父皇臨終前屬意的繼承人原來還是他這個卑賤的宮人之子。
這一次他是真的贏了,徹底的在父皇心中打敗了他的兄弟們。
“蘇愛卿想要什麼賞賜儘管提,只要朕能給的,都答應你!”
蘇旻並不扭捏,當即跪下求賞:“臣想求得一職。”
“哦?愛卿想要什麼官職?”剛從科考中廝殺出來的年輕學子按照慣例總是在翰林院擔當一些無關緊要的閒職,至於多久能正式進入真正的朝廷權力中心便看個人能力了。
蘇旻想要離開翰林院接觸到真正的實權也無可厚非,皇帝已經準備好將他調任到吏部或是大理寺賜他一個好前程了。
但不曾想蘇旻既不想去六部也不願去九寺,“請陛下任命臣擔當皇孫殿下與公主殿下的老師。”
林宇植不答話,蘇旻面上也不現退縮之色,他保持著面對上位者謙卑的跪姿,通身的氣質卻是不卑不亢。
“好,好小子,倒是有些你父親當年的風範,只是這麼早早的就敢在鶴兒身上下了賭注看來對朕的心意很是確定?”
“臣不敢揣測陛下心意,更無關將前程壓在哪一位殿下身上。”
“哼。”林宇植冷哼一聲,也不說信或不信,思考了不到半柱香的時間便直截了當道:“既然朕已答應你可隨意要求賞賜自然不會食言,不過昱之啊昱之,你不愧是朕看中的人,雖是初出茅廬但這賭注壓得倒是很準啊。”
這是答應了的意思,甚至直接擺明了告訴他自已心中的帝王人選,一旁的申德全將頭埋的跟鵪鶉似的。
蘇旻面上仍是那副溫和的臣子模樣,心下卻是不滿至極,既然皇帝這麼早就確認了皇儲人選,為什麼不從方方面面為他鋪好路,卻要前世的林長安扶著侄子上位最後落得個四面楚歌孤立無援的境地。
但這樣的不滿很快被他壓了下去,他自已不也沒有做到護她周全。
他怎麼有資格去責怪別人。
而在幾日前的夜晚,蘇旻再一次來訪宮中。
或許是因為這個年輕人淡然的態度,林宇植面對他時也不免更放鬆,就宛如對待一個小輩而非是朝中官員。
在蘇旻提出要同公主一起前往逍州時他也沒有太驚訝,的確是這個小子會做出的事情,這一次又是為什麼,皇帝覺得他或許是想要立功:“蘇卿不留在京中好好教導鶴兒,和姩姩去湊什麼熱鬧。”
“因為臣,心悅公主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