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的相遇,是上帝最好的安排,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邂逅,足以珍惜一生。
張冬生是一個奇人,一般人他看不起,一般人攀不上,一般人也不理解他。
而他與雲中天卻一見如故,相見恨晚。
一切都好像極其神秘。
在一個特殊的日子,雲中天與張冬生就突然相遇,相識、相知了。
那天,正是世界特大恐怖襲擊事件發生的“9.11”。
2001年9月11日早晨6點多雲中天便起床了。
他習慣性的開啟電視,忽然,香港無線電視翡翠臺正不斷滾動報道美國紐約世貿大樓遭受飛機撞擊的畫面。
他震驚不已,以為電視出了問題。
於是,他將電視切換到亞洲電視本港臺、國際臺,也都是這樣恐怖的畫面。
他疑惑不已,電視也播放這種離奇畫面?但不能細看,他必須趕往廣州白雲機場,乘飛機前往黑龍江省綏化市慶安縣參加一個學術會議。
一個小時後,在白雲機場準備安檢時,雲中天感受到了某種異樣:與平常不同,所有乘客必須脫掉鞋、抽出皮帶,全身搜查,氛圍特別緊張。
彼時,誰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從廣州飛往哈爾濱4個多小時的航程中,似乎聽到有乘客在說美國發生的恐怖襲擊,但誰也說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
在疑慮和不安中,不知不覺,幾個小時就過去了。
雲中天朝機窗外看去,只見一片火紅在飛機下方燃燒。
飛機已經來到了廣闊的東北平原上空,一望無際的紅色高粱像舉著火把奔向天邊。
到達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時已經是下午2.30分。
綏化市慶安縣會議組委會安排的專車早就等在了機場的門口,慶安縣副縣長李中才親自迎接雲中天。
在車上,雲中天看到了兩位參加會議的代表,一位是身材魁梧、面板白嫩、頭髮彎曲,西裝革履,說話有點慢條斯理的美中友好協會主席朱藝峰。
一位是個子不高,但身體結實有力、滿臉自信的寧波女企業家張惠春。
他們從上海虹橋機場飛來,到得比較早,等著一起去安慶。
大家上了車,都自我介紹,互相招呼,氣氛熱烈。
很快,車子就往北部駛去,進入到一望無垠的黑土地上,穿行在五彩斑斕的畫圈中,火紅的高粱、褐色的大豆、金黃的玉米將車輛懷抱著。
這就是以前知名的“北大荒”。
大家談論的熱門話題還是剛剛早晨發生在美國的恐怖襲擊。愛恨情仇,觀點各一。
下午6點,他們就來到了古樹參天的大興安嶺旁的慶安縣迎賓館。
會議舉辦方中國科技未來研究會秘書長何英介熱情地招呼大家,會議的承辦方上海復旦大學生生命科學院主任李致勳教授、湖南長生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長生露專利發明人蔣松柏教授、慶安縣政府等為大家準備了豐富的晚宴。
隨著何英介秘書長的介紹,大家紛紛舉杯,互相寒喧,好不熱鬧。
雲中天是受中國科技未來研究會何英介秘書長特別邀請而來,第一次參加這麼高規格的生命科學學術研討會,看到那麼多生命科學大伽,心情相當激動,也走上前向參會的領導、專家、來賓敬酒。
當他來到第三桌旁邊位置時,一位頭髮有點花白,一直坐著沒有起身的教授,竟然笑呵呵地站起身,一雙犀利的眼睛用力盯著他:“小夥子,一看你圓圓闊闊的臉,就知道有蒙古人的基因。”
“教授真是厲害,晚輩敬您一杯。”雲中天馬上走到教授的身邊,“能在我們蒙古呼倫唄爾大草原邊的安慶遇到上海來的大教授,真是榮幸呀!”
遞上名片,原來就是大名鼎鼎的復旦大學教授張冬生。
張冬生身材修長有力,長相干練,目光炯炯,聲音豁亮。
他走上前,一把抓住雲中天,把他拉到身邊的凳子上坐下。
“雲中天,我一眼望去,就發現你是一個好人。”
“張教授,謝謝您,您還是一個面相專家?”
“我是搞生物學研究的,用生物學中遺傳密碼子解讀易經,在全國我可是第一人;用遺傳密碼子和易經解讀股市,我可是獲得國家專利。我住35房,晚上有時間到我房間坐坐。”
“好的,8.30分,我準時到您房間來!”
飯後,雲中天如約而至。
短促的門鈴聲後,張冬生教授開啟了房門。
“雲天,我知道你會準時來到我的房間,除廣州人的時間觀念特別強外,憑我的生物直覺,直從看到你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你值得信賴。”
“感謝張教授厚愛,我的第六感覺您是我生命中的貴人。”郭中天有些萌萌的,感覺生物學家就是不一樣。
“一切都是上帝最好的安排,彼此生物波相通,也就是古代成語中的心靈相通。”
雲中天相當感動,剛剛才認識的張教授,就對他如此信任。“張教授,這就是一見如故吧,只不過我是一介書生,能為您做點什麼呢?”
“不要你做什麼,跟我多聯絡就是。有興趣可以做我的學生。我是搞生物學研究的,我發現用生物學知識解讀易經,解讀中華傳統文化,解讀西方《聖經》,解讀中國和世界股市,解讀社會、政治、經濟、人生,都是一種最好的方法。生物發展的規律,就是自然發展的規律,也就是老子所說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都源於此。”
“啊,這麼神奇!這麼說來,生物就是世界的本源,透過生物學知識就能解開人類生存發展之道?”
“從大到宇宙,小到分子,你不覺得整個世界就是這麼神奇嗎?”
雲中天眼睛睜得圓圓的,有點不知所答:“怎樣解讀?”
張教授微笑著坐下,侃侃而談。
從生命的起源到人類進化的歷程,再到西方近現代生物科學的革命,張教授越興奮,雲中天越聽得如痴如醉。
“你看過《聖經》吧。”張教授的眼神裡似有神聖的光芒閃爍,“《聖經》開篇就是神創造天地萬物。起初,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這是沒有生命的。後來,神造了光、水、空氣,這是生命產生的基本條件。有了這些,才有了蔬菜、果子、樹木這類植物生命,於是,才有雀鳥、魚類、昆蟲、野獸,最後才有人類。這正是生物演變和進化的條件和規律。”
張冬生教授非常興奮:“《聖經》中的說法,用生物學的觀點是可解釋的。在美麗的伊甸園,耶和華神照著自己的樣子,用泥土造了一個人,將生氣吹進他的鼻孔裡,這就是亞當。神又乘著亞當睡熟之時,在其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了夏娃。亞當的基因來自上帝,所以,我們又被稱為上帝之子。從亞當身上取肋骨造夏娃,這就是生物學上的克隆技術,這幾年剛剛在生物學界取得了驗證,克隆羊、克隆牛紛紛出現。”
“你看,西方的夏娃和東方的女媧都是傳說中的神話人物,被公認為人類之母,東西方文化在生命的起源上多麼統一!無論是從神話傳說,還是科學本源來看:人類本是同根同源,是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合成一體。”
雲中天原以為,張教授只是一個嚴謹的科學家,想不到他對宗教文化也是如數家珍,心底更加佩服,驚歎不已。
“我現在正在從事一項宏大的創新工作,就是用生物遺傳學的知識重新解讀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易經》。”
張教授說,自己的教育思想是要求學生顛覆一切不合時宜的傳統觀念,顛覆一切不科學的現實存在,要求培養出來的學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歡迎一切想自學成材的青年人向他求教自學方法。
“我現在轉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一直找不到一位合適的傳承物件。我看你很有天賦,希望你能與我一起研究。從生物學的角度,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你會發現一片新天地。”
雲中天早已被張教授的學識魅力所折服,憑直覺,眼前的這位老教授是人生一位難得的導師,當然,更重要的是對他的影視文化可能更有啟發。
他激動地回答道:“有機會向張教授請教學問,是我一生的榮幸!”
一夜的暢談,竟開始了彼此人生的交集。
在不經意的環境裡,生命常常開出奇異的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