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章 公元2118年

公元2118年

(1)、孟子、墨子、莊子、韓非子、賈誼、孔明等人的暗物質人生經歷資訊收集匯總完畢,透過大資料三維立體模擬出了他們的人生記憶,並將這些記憶分別集合成為一個“虛擬人”。聯合國“復生委員會”分別孟子、墨子、莊子、韓非子、賈誼、孔明對等人做了徵詢工作,詢問他們是否願意復活到未來世界;如果他們不願意復生,根據地球人類制定的《宇宙法典》裡的規定,聯合國“復生委員會”不得違背當事人的意志,不得復生當事人。

孟子給後世普通人最深的印象:是孟母三遷;孟子願意復生到未來世界,到未來世界再見那位生養教育了他的母親。

墨子、莊子和韓非子等人,共同促成了百家爭鳴的文化思想盛世。智者永遠都是智者,不論他是生活在古代還是未來。在未來世界,參與了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主導者們,將繼續他們的事業。

賈誼是一位智者,那個被後世人奉為陽謀之冠的“推恩令”,最早是由他向漢文帝提出的;可能是因為時機不對,漢文帝並沒有採納賈誼的建議;直到漢武帝時,才被主父偃提出,並實行。賈誼願意復生到未來世界。

諸葛孔明被後世人推舉為“智聖”,在儒家文化圈內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諸葛孔明願意復生到未來。

(2)、什麼是“人”?科學家認為“人”與其他動物等的區別,在於“人”有意識,而除“人”以外的其他動物,是沒有意識的;也就是說,“人”可以意識到自已存在於這個世界,意識到自已區別其他動物。

未來世界將把人類史上存活過的所有人都復生到了未來世界;我們都知道:人是由猿猴進化而來的,那麼“第一個人”是誰?怎麼來界定他是“第一個人類”呢?

科學家們收集了地球上所有儲存了影象資訊的暗物質,將人類和猿人的影象記憶都整理了出來,並都合成了一個“虛擬人”或“虛擬猿人”。“未來複生委員會”對所有的“虛擬人”或“虛擬猿人”,都提出一個問題,問他是否願意復生。只要這些“虛擬人”或“虛擬猿人”,向“未來複生委員會”做出希望或不希望復生的反應,“未來複生委員會”即可判定他為“人”;沒有反應,或者反應“不對”的,“未來複生委員會”即判定他為猿人。

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對於被判定為“第一人”的那個人,雖然他的父母還只是猿人,“未來複生委員會”也一樣會將它們復生。

(3)、被墮胎的、沒有出世的胎體算不算是“人”,要不要被複生?嬰兒出世後便夭折了,沒在這世界多待一分鐘,只在世界上留下一分鐘不到的記憶,要不要被複生?

被母親墮胎、未出世的嬰兒,可以被稱為“人”,可以被複生。未出世的嬰兒雖然從未用自已的眼睛看,從未用自已的耳朵聽,從未用自已的鼻子嗅,從未用自已的嘴巴嘗過這個美好的世界;但是,這一切母親都幫他們做了。嬰兒在未出世前,與母親是交融一體、互為你我;嬰兒出生後,與母親的這段共同記憶,會被保留在大腦深處。

雖然未出世的嬰兒沒有在這個世界留下暗物質資訊,但他們依然可以被複生。前面說過,母親懷孕後,肚子裡的嬰兒與母親是共生關係,母親所能看到的世界畫面,也是屬於嬰兒的“影象資產”;復生未出世嬰孩,可以把母親懷孕後身邊的暗物質影象資訊,分享給複製嬰兒用。剛出生便夭折了的嬰兒的復生,也是用分享母親暗物質資訊的方法。

(4)、我是誰?

“有神論”認為“我”是神的子民;“陰陽創造世論”認為“我”和世界萬物一樣,只是一團“氣”;“達爾文進化論”認為“我”是猿人的後代,是魚的後代,是一顆單細胞的後代。

全世界開啟了一場“我是誰?”的話題大討論,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那群主導者,也參與了其中。

佛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

“我”是由無數顆粒子組成,宇宙由更多顆粒子組成;這些粒子在這虛無空間中你擠一擠我,我擠一擠你,“我”隨著“擠來擠去”由生走向了死亡,宇宙亦是如此。

“我”是宇宙母親肚子裡的一個胎體,“我”和宇宙母親是為一體;在不久的未來,“我”會像嬰孩一般從宇宙母親的肚子中出世,見證一個的新世界誕生。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