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吐蕃王抵京之前,小阿兕的滿月宴先到了。
彼時的宣王府也已經被重新修葺完畢。
比起洗三,這次來宣王府赴宴的人就更多了。
出生不到三日就被封為榮山郡王的宣王之子,自然眾人都想來看一看。
英國公府舉家赴宴。
這時的姜二爺雖然還是個五品小官兒,然已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
可中書令的五品與太僕寺的五品,說是天差地別也不為過
一個是接近天子的權力中心,另一個卻只是掌管車馬的太僕寺。
訊息靈通的,則是知道姜二爺雖然明面上是中書舍人,實際上已經在做中書侍郎的活兒。
眾人待英國公府上下仍然是客客氣氣的。
與從前不同的就是找姜二爺搭話的人也多了不少。
-
姜綾雲在月子裡調養得很不錯,連帶著小阿兕也被養得白白嫩嫩的。
除卻身形小了一點兒,絲毫看不出這是個早產的孩子。
老神醫畢竟是老神醫,這個月來,姜綾雲的身子也被調理得很健康了。
言老太君帶著孫女們往主院去見姜綾雲時,見到她氣色不錯,放心許多。
言老太君只帶著女眷來了後院。
姜二爺則是帶著姜提玉姜容卓去了前廳。
姜念時染了風寒,準備了一份禮物交由姜提玉,並未跟來。
姜二爺一邊笑著應承,一邊低聲同侄子兒子說了說對面人的八卦。
姜提玉秉承一脈溫潤如玉的形象,不管聽到了什麼,表情都紋絲不動。
倒是姜容卓年紀小,有時把握不住表情時,總會低下頭去。
好不容易把人都應酬完,他們爺仨尋了個地方躲了出去。
姜容卓也不是第一次參加宴會了,但這次這麼熱情,他還有些不習慣。
姜二爺扭頭看了看自已兒子,同姜提玉笑了笑。
“提玉,日後你多帶著點兒容卓,把他練出來了,你就少操心些。”
姜提玉一聽二叔這就是打著焉壞的主意,衝弟弟擠眉弄眼:“聽見沒?”
姜容卓點點頭,小臉繃得緊緊的:“聽見了。”
“將來我跟大哥就是大伯父與阿爹一樣。”
“哈哈哈哈,好小子,你大哥可比大伯父省心多了。”
姜二爺是一點兒也不在意自已在孩子們面前說了他大哥的壞話。
一臉的理直氣壯。
倒是姜容卓,小嘴一抿,猶豫但一瞬之後果斷地替他大伯父鳴不平。
“阿爹,你不能在外頭這樣說大伯父。”
“叫人聽見了不好。”
姜二爺與姜提玉雙雙一愣,隨即都笑了起來。
姜二爺也順著姜容卓的話點點頭,並沒有敷衍他:“好。”
“咱們容卓說得對,以後在家說。”
姜容卓聽到姜二爺的話,臉上的表情很顯然的凝固了一下。
他本能的覺得不對勁,但是一下又說不上來。
只有小聲辯解:“阿爹,我不是這個意思……”
這句小小聲的辯解淹沒在了來人熱情的呼喚中:“提玉!”
“你怎麼在這?我找了你好半天。”
宣王快步走了過來,與姜二爺點了點頭,一把抓住了姜提玉。
姜容卓見到宣王立刻起身,規規矩矩地行禮:“見過宣王。”
宣王本來拉著姜提玉就要走,聽到姜容卓說話,回頭看了他一眼。
小傢伙繃著臉,可嚴肅了。
宣王初為人父,對這樣的小孩子態度溫和了許多。
“日後不必這樣客氣,叫大姐夫也是一樣的。”
“二叔,我把提玉帶走了。”
“殿下請便。”
姜二爺展手,面上輕鬆隨意。
與小小個子就嚴肅過頭的姜容卓形成對比。
-
姜綾雲讓虞嬤嬤把小阿兕抱了過來。
先是給老太君看了看,老太君笑眯眯地看了好一會兒。
“王妃養得好,小郡王瞧著很不錯。”
姜綾雲莞爾:“多虧祖母和阿嬋請來老神醫,還要多謝阿嬋與祖母。”
姜執月的目光依依不捨的從小阿兕身上挪開。
“阿姐說這樣的話就客氣了不是。”
姜綾雲失笑,“是是是,就不跟咱們六小姐客氣了。”
姜芙瑤笑了起來,“如今外頭都叫她小郡主。”
姜宛白近來沉默了一些,姜芙瑤就做了那個活躍氣氛的人。
姜綾雲也跟著笑了起來:“倒是忘了,陛下還賜了她郡主爵位了。”
忘了陛下賜下的爵位?
這話也就是姜綾雲這麼說起來,姜芙瑤等人聽了不覺有異。
若是旁人聽去,只當是英國公府多傲氣呢,連陛下賜的爵位都敢忘。
實則也的確是姜執月沒有把這個爵位放在心上。
她本就出身國公府,這個郡主封號也就是聽著好聽,名下多一些食邑。
可姜綾雲很清楚,如今不打緊。
等姜執月與陸青驍成親之後,就有些不同分出來了。
若沒有這個爵位,旁人稱呼她就是陵昭郡王妃,亦或是昭武將軍夫人。
有這個爵位,姜執月還是儀華郡主姜執月。
好似區別不大,這當中只有一些隱晦的不同。
“今日大抵會比洗三那日更忙一些,我就不能與祖母妹妹們多聊了。”
言老太君點點頭,態度溫和慈愛:“去吧,今日是你該做主的日子。”
姜綾雲笑著起身,給老太君行了個禮,就從容離開。
姜執月看著姜綾雲離開的背影,面上的笑意也漸漸淡了下來。
她扭頭看向老太君,老太君八風不動,神情上看不出一絲不妥。
“祖母,您覺得今日還會有什麼事嗎?”
姜執月走到老太君身邊,低聲問道。
老太君看了小孫女一眼,不得不說,這孩子開竅之後,就是敏銳了許多。
老太君看了看身邊的幾個孫女,低聲提醒她們今日要小心著些。
姜家姐妹們都知曉老太君的脾氣。
若不是真的會有什麼事兒,她是不會這樣謹慎提醒的。
姜芙瑤看向姜執月,姜執月微微搖頭。
其實姜執月隱隱約約猜到了些。
只是事情尚未塵埃落定之前,她也不好妄加猜測。
姜執月本以為還要等一會兒才能確定自已的猜想。
沒想到宮中的聖旨居然就在滿月宴開始之前送到了宣王府。
大監高舉著聖旨,眾人紛紛跪了一地。
“……擇宣王為迎客使,務必代朕好好迎接吐蕃王,欽此。”
這道聖旨就像是一道驚雷,在眾人耳邊炸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