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章 神仙老翁

第102章 神仙老翁

蘇燦默然不答,老太監又道:“逍遙派弟子蘇燦,雖犯小過,然協助五位勾當皇城司公事擒拿要犯慕容復,誅殺逆賊慕容博,功勝於過,皇城司通緝令撤銷,蘇公子,請自便罷。”

這老太監已有九十歲高齡,年輕時曾親自領教過逍遙三老的武功,自忖自己絕非其中任一人敵手,倘若在此殺傷了蘇燦,逍遙三老隨便哪個到東京大鬧一場,必將無人能擋。

老太監素知逍遙派行事無法無天,唯恐無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三人中哪一位暴怒之下波及了皇帝、太后,是故特意自東京趕來,傳達皇城司同蘇燦冰釋前嫌的指令。

這老太監是十位勾當皇城司公事之首,李公公等九名太監均是他一手調教。九人對他既敬且畏,聽得此言,俱不敢有半分忤逆。

蘇燦抱一抱拳:“多謝前輩。”足尖輕點,一縷白煙般滑出了樹林。

……

蘇燦逃出險地,心想:‘我只道當今之世單打獨鬥除三位師兄姐外再沒人能威脅我命,卻沒料到竟還有圍攻這一茬,皇城司一下子冒出九位‘南慕容’級別的高手,著實駭人。’

經此一役,蘇燦深刻認識到自身武功尚遠遠不足,出樹林後一路向東,行得半日,鑽入大山之中,閉關苦練。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晃眼間一年已過。

這一日蘇燦出山採買生活所用,只見路旁江湖人行色匆匆,隱約聽得“聰辯先生”的字眼,蘇燦心下一驚,上前抱拳道:“幾位有禮了。”

那幾個江湖人不明所以,抱拳道:“兄臺何事?”

蘇燦問道:“敢問幾位適才談論之事可是擂鼓山聰辯先生廣邀天下英傑對弈麼?”

那幾人對視一番,均想此事也非什麼隱秘,便點頭道:“正是,兄臺氣宇不凡,正該去擂鼓山和聰辯先生奕上一場才是。”

蘇燦哈哈一笑,稱謝別過。

蘇燦與幾個江湖人分別,當即以強硬手段將周邊無甚能耐,但訊息靈通的無賴地痞匯聚起來,許以重利,令他們四下傳播自己手中持有“生死符”解藥的訊息。

一干地痞得了銀子,領了命令,當下四散而去。

沒過幾日,蘇燦正自於一家民宅中打坐休息,門外驀地傳來一陣厚重的腳步聲音,來人腳下沉穩,顯身負武功。蘇燦推門去看,但見一鐵塔般的漢子立於門口,正欲抬手打門。

那漢子滿臉橫肉,見蘇燦出來,頗為滑稽的拱了拱手,道:“聽聞公子有靈丹妙藥,可解生死符之苦,小人不遠萬里,特來求藥。”

大漢話音落下,蘇燦正待言語,遠遠又有一人長聲叫道:“胡說八道!你這廝就住在太行山裡,說什麼不遠萬里?”

蘇燦與那大漢一同望去,只見一竹篙似的青影快速馳近,初時尚在數十丈外,晃眼間已至近前。

竹篙人抱一抱拳,道:“靈鷲宮屬下青竹洞青竹子,見過公子爺。”

青竹子心思機敏,知曉能聽說過生死符,並拿出解藥靈丹的,定與天山靈鷲宮有所關聯,是以一上來便自報家門。

蘇燦伸手扶起道:“好哇,有先生這等輕功高手相助,蘇某不勝歡喜。”

說話間,蘇燦掏出一枚丹藥。當初竹劍贈他二十枚靈丹,他拿出十八粒分給了敖星、楚思等六人,手中尚自留有兩粒。

青竹子認得蘇燦手中丹藥正是自己往日受盡羞辱苦痛方能得到的緩解生死符的靈鷲宮聖藥,臉色大喜,彎腰去接,高聲道:“公子爺但有指令,刀山火海,在所不辭!”

蘇燦將靈丹放入青竹子手中,笑道:“無需刀山火海,先生輕功高妙,請往天山一行,替蘇某送個口信兒。”

言罷,見青竹子面色陡變,煞白無比,知其畏懼靈鷲宮諸女及天山童姥,蘇燦又補充道:“先生屆時只需說出在下蘇燦的名字,靈鷲宮諸位姐姐定然不會為難先生。”

青竹子臉色變了又變,心想:‘事已至此,倘若今日我不接令,日後靈鷲宮那群妖女算起賬來,哪還有活路在?’

當即握住手掌,將丹藥抓在手中,道:“公子爺放心,小人定竭盡全力,早日趕到靈鷲宮中。不知公子爺要小人傳什麼口信兒?”

蘇燦點頭道:“你只需求見天山童姥,道無崖子身在擂鼓山天聾地啞谷,命懸一線即可。”

青竹子不知“無崖子”是何許人也,卻聽過擂鼓山天聾地啞谷的名頭,問道:

“可是那聰辯先生抓了公子爺的朋友嗎?是否需要小人號召其餘各洞各島的豪傑?咱們推平了擂鼓山,定能將這位無崖子先生救出。”

蘇燦搖頭道:“先生只做好傳信之事便可,事不宜遲,請快快動身吧。”

青竹子忙躬身抱拳:“是!”

青竹子領命而去,原地那鐵塔似的漢子不禁大急,抱拳道:“公子爺,小人力大無窮,但有吩咐,無所不從。”

蘇燦手中確還有一粒丹藥,然見這大漢雖竭力作憨厚之相,目光中卻時不時露出狠戾神色,實不似個豪俠義士,便道:“我已無事,你且退回洞府,待日後相召罷。”

那大漢登感大怒,眼珠瞪圓,肌肉鼓起,似要用強。

蘇燦瞥他一眼,驀地爆哼一聲,這大漢只覺一道悶雷於腦中炸響,登時頭昏腦漲,一陣恍惚。

蘇燦不再理會於他,留下一錠銀子付與此間主人做房費,飄然而去。

蘇燦一路西行,直奔擂鼓山,行得半日,紅日高照,就在一涼亭中稍作歇息。

涼亭中置有水缸,蘇燦舀了碗水,還未飲下,忽聽人聲嘈雜,一大隊散亂人馬走近亭來。

蘇燦瞧了一眼,見這幹人腳下虛浮,無甚高明武功,不過是群烏合之眾,不再在意,捧著碗走到涼亭一角,徑自坐下。

人群行至亭子,卻不入內,各自分開,站作兩列,從中走出一個鶴髮童顏,仙氣飄飄的老翁來。

這老翁率先進亭,餘人方才紛紛跟進,有人扇風,有人取水,向老翁大獻殷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