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義,愛國與進步是我們的旗幟,我們不能自毀招牌.”
眾人都陷入了沉思,彷彿擺在眼前的是一場死局,除非有神來之筆,否則就無法破解。
而有這般本領的,除了眼前這位天選之子,就沒人會有這樣的手筆了。
眾人又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轉向這位多次扭轉乾坤的主帥。
載洸見到眾人都沒有更好的辦法,也只能祭出自己的險招了,只見他緩緩地將沙盤上的兵棋挪到北京城下,“現在只能劍走偏鋒,來次圍魏救趙了!傳令下去,全軍朝北京城進發,不用節省彈藥,主動出擊,遇到敵軍就狠狠地打!要擺出一副一鼓作氣拿下北京城的姿態來!”
(養心殿內)慈禧與光緒皇帝並坐在椅子上,聽著下面的大臣奏報。
奕劻:“洋人照會總理衙門,都提出了各自的條件,大都十分苛刻。
俄羅斯國要咱們的東北三省,說是隻要咱們願意割讓土地,便出兵與咱們夾擊叛軍;日本要遼東半島與臺灣,德國人要山東,說辭也跟俄國人一般;英法則以通商為條件,給予他們修建鐵路、開礦設廠、關稅協定、從事金融行業等特權,如果朝廷願意在和約上簽字,他們就只會承認皇太后與皇上治下的大清朝廷為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奕劻唸完洋人開出來的條件之後,下面的一眾大臣都將目光轉向了慈禧。
還未等慈禧開口說話,一旁原本失魂落魄的光緒皇帝激動地站起身來,“洋人這些條款是要朝廷賣國!朕絕不會答應!”
奕劻:“咱們這邊要是不答應,就怕讓叛軍搶佔了先機,先一步答應了,到時候於朝廷不利.”
光緒:“載洸雖然犯上作亂,大逆不道,但是他絕對不會做出喪權辱國的事情來.”
榮祿:“叛賊賣主都可以,何況是賣國呢.”
光緒指著大臣們喊道:“你們當中又有幾個不是賣主的!你們身為大清的臣子,卻一個個目無君上,叫囂著要廢帝,比那些打著勤王名義篡國的叛軍可惡百倍!”
此話一出,眾臣都閉上了嘴,只有翁同龢一人下跪說:“皇上聖明!皇上愛國愛民之心,定能感動上蒼,助皇上化險為夷.”
慈禧則冷冷地說道:“皇上是病了吧,小李子,把皇上帶下去,找個太醫好好診治一下.”
李蓮英:“嗻……皇上,您這邊請.”
光緒皇帝一把推開李蓮英伸過來的手,“朕沒病!”
慈禧朝他大聲吼道:“你有病!而且還病得不輕!”
光緒被嚇了一跳,低下頭來,精神恍惚地走出了養心殿。
慈禧看到翁同龢還在地上跪著不起,“翁師傅今日身體欠佳,也不用參與朝政了,回家好好待著吧.”
翁同龢落寞地說了句:“臣謝皇太后恩典.”
便黯然退出了養心殿。
奕劻:“太后,眼下還是要儘快與洋人交涉才是.”
慈禧思考著剛剛奕劻說的話,沉默了許久後,才對下面的大臣說道:“皇上剛剛說的,也不無道理,洋人這首鼠兩端,兩面都下注,唯利是圖,這些條件,咱們不能答應洋人,否則必定要遭來非議,甚至是遭國人唾棄,如果下面的人都不擁戴朝廷了,那即便是叛軍不打進北京城裡來,咱們大清也要亡了.”
懷塔布:“可叛軍那邊要是先咱們一步與洋人達成協議,得到了洋人的支援,就更難對付了.”
慈禧:“我瞭解載洸,他是不會幹出這樣的事情來的.”
剛毅:“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慈禧:“沒有什麼萬一,我自個從小看到大的兒子我能不清楚嗎!”
說到兒子兩個字的時候,她的內心還隱隱作痛,但是她這樣的情感絕對不能對著底下的臣子表現出來。
“讓你們去調動一切可用的軍隊保衛北京,這件事辦得怎麼樣了?”
孫毓文:“北洋水師以水兵不擅陸戰、以及應對日本、德國隨時都會出現的海軍威脅為由,拒絕出兵保衛北京。
山西、河南、山東等鄰近省份因為之前新政裁撤舊制兵勇與地方團練的緣故,原有的兵員都對朝廷不滿,拒不響應朝廷的緊急應召.”
榮祿:“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等封疆大吏,聯合形成東南互保之聯盟,說是要以抵禦外敵、保家衛國第一要義,拒不參與到內戰中來.”
慈禧聽到這一番話,臉色一黑,“反了!全都反了!竟然敢不遵朝廷的號令,肆意妄為!這天下是我大清的天下!他們怎敢擅作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