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0章 放牛娃被惡嬸子趕走,三年後迴轉,嬸子見了差點嚇癱

王石頭出生在平安縣的王家村,從小父母雙亡,他是在叔叔家長大的,雖然過著衣不遮體,食不裹腹的日子,但也算有個安身之所,沒有流落在外。

王石頭的叔叔王二能是一個能人,在外人面前對他很好,說話總是和和氣氣,一副慈祥的神態,私底下卻對他不理不睬,冷眼相對。他的嬸子劉氏也是看他橫豎都不順眼。

王二能有一兒一女,兒子名叫王天寶,女兒名叫王彩雲,這兩個孩子與王石頭年紀相仿,但他們的心眼子要比王石頭多上一百個不止。

王石頭在叔叔家就是一個放牛娃,每天早出晚歸的放牛,而叔叔家的孩子什麼都不幹,整日就想著如何欺負王石頭,王石頭深知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道理,所以一直都忍著,他們欺負他的時候,能躲則躲,躲不了就受著。

一日,王石頭放牛回來,還沒有拴好牛,就被氣勢洶洶的劉氏抓著領子提了起來,王石頭是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身體又非常瘦弱,劉氏提著他就像是提著一隻小雞仔,王石頭被嚇的不敢出聲,不知道嬸子為啥會這樣。

劉氏把他拎到堂屋裡,使勁扔在地上,罵道:“你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吃我的,穿我的,居然還偷東西,看我不打死你,好好替你死去的爹孃教訓教訓你。”說著就拿起一把掃帚朝王石頭打去。

劉氏這樣的打罵對於王石頭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他早已經麻木,也不反抗,因為他反抗不了,更不能逃跑,因為逃跑被抓回來就會加倍的捱打。

王石頭也不哭,因為他的眼淚早已經流乾了,他根本沒有偷東西,但也不想解釋,因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劉氏打了一陣子,見王石頭不哭也不求饒,就更加生氣,罵道:“你這個挨千刀的兔崽子,你不服氣是不是,今天我就把你制服。”說著扔下掃把,拿起一根木棒朝王石頭打去,王石頭慘叫一聲,暈死過去。

劉氏見他這樣,還以為是裝的,用腳使勁踹他,但也沒有反應,這時,王二能從外面回來,看見家裡的一幕也並不吃驚,因為這種事情幾乎天天發聲,但他看到王石頭緊閉雙眼,一動不動時就慌了,趕緊蹲下身子摸他的鼻息。

一摸還有氣就放心了,說道:“沒死!”

劉氏罵道:“這個沒良心的,居然偷吃雞蛋,我不好好教訓他,他不會長記性。”

王二能一聽問道:“偷吃幾個?”劉氏說早上籃子裡還有十個雞蛋,如今只有六個,王二能聽了說道:“你今天出去串門子,天寶和彩雲要吃雞蛋,我就給他們煮了四個,一人兩個吃了。”

劉氏一聽才知道打錯了,不過她並沒有內疚之心,說道:“打他讓他長長記性,免得以後犯錯。”

王二能說道:“打他沒事,注意別打死了,如果打死了,村裡人會怎麼說咱們,畢竟他爹孃死的時候,把家中的房子和土地都留給了咱們。”

劉氏一聽說道:“他一歲就到了咱家,如今都十歲了,難道還不夠嗎?”

王二能說道:“要趕他走得想個辦法,既不讓村裡人說咱們的閒話,又能順利地趕他出去,你容我想想再說,不要性急。”

夫妻二人正商議著如何把王石頭趕出家門的時候,一個鄰居從家門口路過,就看見躺在地上的王石頭,還看見地上扔著掃把和一個棍子,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王石頭的父母都是心地善良之人,他們活著的時候,村子裡誰家有事,他們是有錢出錢,沒錢出力,經常幫助村裡人,所以村裡人都很敬重夫妻二人,如今他們離世,看見他們的兒子受到如此虐待,就於心不忍。

這個鄰居就悄悄地去了村長家裡,給村子說了王石頭被打的事情,還說不知道是不是被打死了,讓村長去看看,誰知王二能經常請村子喝酒,二人的關係很好,村長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說道:“小孩子不聽話捱打是正常的,這是為他好,免得長大犯錯誤,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王二能夫婦見王石頭沒有醒來,就把他扔到牛棚裡的乾草堆裡,這裡就是他平時睡覺的地方,王石頭昏死過去幾個時辰才醒過來,醒過來後感覺渾身疼痛,想起來但起不來,劉氏見他起不來也沒有辦法,心想可能是打骨折了,也不願請郎中來看,就讓他躺在那裡。

王石頭渾身疼痛難忍,忍不住呻吟出聲,劉氏聽了心煩就在外面罵他,王石頭在牛棚裡躺了半個月,這半個月,劉氏每天只給他一碗稀粥,疼痛的折磨再加上營養不良,他的身體已經搖搖欲墜,可王二能兩口子根本不管這些,依然逼著他去放牛。

王石頭拖著虛弱的身體,每天早出晚歸的放牛,回家依然受到叔嬸的打罵和堂哥堂妹的奚落,就這樣又過了兩個月,家裡又發生了一件事,徹底把王石頭趕出了家門。

一日,劉氏說自已賣雞蛋的錢不見了,一開始逼問自已的一兒一女,他們都說沒有拿,劉氏就說要搜,結果就在王石頭睡的乾草堆裡搜到了她賣雞蛋的錢。

王石頭百口莫辯,免不了又挨一頓打罵,王二能夫婦就拿王石頭“偷錢”說事,說要把他趕走,左鄰右舍聽到他家的吵鬧聲,都紛紛過來看。

王二能說道:“各位老少爺們,我這侄子從一歲就來到我家裡,我們對他盡心盡力的照顧,可他不知感恩,還經常偷家裡的東西,真是讓人寒心,如今只是偷,長大了說不定還能幹出殺人越貨之事,哎……叫我怎麼給他死去的爹孃交代啊!”

劉氏接著說道:“這樣忘恩負義之人不能留,以免後患!”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當初王二能之所以要養王石頭,就是為了得到他家的家產,如今他們的目的達到了,當然就想要把他趕走,眾人議論紛紛,大家都為王石頭打抱不平。

王二能聽到眾人都替王石頭說話,就說道:“我這也是迫不得已呀,留下他家中就不太平,我已經把他養這麼大了,他也能自食其力了,出去歷練歷練對他也有好處。”

眾人見王二能夫婦是鐵了心的要趕走王石頭,有人就忍不住說道:“他爹孃死的時候留下了屋子,老牛,還有耕地,你們也要給他一些,好讓他活命啊!”其他村民聽了也附和著替王石頭說話。

劉氏一聽就惱怒道:“我們養了他十來年,難道就白養了嗎?還要給他東西,這又是哪裡的道理?”

王石頭站在一旁默不作聲,一直在流眼淚,眾人見他如此可憐,也跟著抹眼淚。

王石頭知道,叔嬸是不會給他分東西的,他也不會要,但他從小就放那頭老黃牛,已經與牛有了深厚的感情,他只想要那頭牛。就擦乾眼淚說道:“我什麼都不要,只想要老牛。”

那頭老牛是王石頭的父母留下的,已經很老了,幹活也幹不動,買了也不值錢,如果把王石頭趕走,也就沒有人放牛了,王二能想了想說道:“既然你想要牛,那就把牛給你吧!”

王石頭一聽就特別的高興,於是就拉著牛連夜離開了王二能家裡,他沒有地方去,就在後山的一個山洞裡住了下來。

村民們見他可憐,就給他蓋了兩間茅草屋,也時常拿來一些米麵接濟,王石頭想,他已經十歲了,要自力更生才行,於是他一邊放牛,一邊開墾荒地,村民們給他一些種子,他就種出了糧食,也能顧著溫飽。

老牛雖然老得不能幹活了,但王石頭是把它當親人一樣看待的,每天都給它吃最鮮嫩的草,喝乾淨的水,把它照顧得無微不至。

他有什麼話都會給老牛說,老牛似乎也能聽懂他的話,時而點頭,時而搖尾巴,他說道傷心事的時候,老牛還會流淚。就這樣,王石頭和老牛相伴了六年,日子雖然不富裕,但也有吃有喝,溫馨幸福。

幾年過去了,王石頭已經從當年瘦小的可憐蟲長成了一個翩翩少年,出落的是一表人才,周圍村子裡的姑娘都愛慕他,但因他是一個孤兒,家中貧困,因此姑娘們對他是望而卻步。

王石頭的老牛越來越老,消化功能也逐漸減弱,為了讓老牛吃好喝好,他總是找最嫩的草給它吃,他知道山的另一邊野草鮮嫩,還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於是就牽著老牛去了。

當他路過一片小樹林時,就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一個聲音說道:“那馬員外的女兒貌若天仙,你們只要把她給我弄來,我重重有賞!”王石頭聽得出來,這個聲音正是他堂哥王天寶。

王天寶從小被他父母溺愛,長大之後也不務正業,整日無所事事,帶領著幾個小混混偷雞摸狗,調戲大姑娘小媳婦的事情沒少做。

王天寶的聲音落下,另外有兩個聲音說道:“大哥放心,我們一定把那個馬小姐給你弄來。

我的一個親戚在馬家做管家,他說後天馬小姐要去城隍廟燒香,要經過這裡,到時候咱們就埋伏在這裡,把她截住。”

又一個聲音說道:“馬家財大氣粗,和知縣也有來往,如果咱們搶了馬小姐,馬員外要是告狀怎麼辦?”

王天寶說道:“沒事的,只要生米做成熟飯,那馬員外也只能吃個啞巴虧,他要是告狀,他女兒的清白就沒有了,以後誰還敢娶她?”王石頭聽到幾人的對話也是嚇了一跳,如果這幾人發現他就完了,他趕緊悄悄地拉著老牛離開了。

王石頭心地善良,嫉惡如仇,對王天寶他們做的那些事情也是嗤之以鼻,如今他聽到幾人要禍害馬小姐,就想著去告訴馬小姐讓她小心,可又怕人家不信他,心中就十分糾結。

次日,王石頭一邊在地裡幹活,一邊想著那件事,明日馬小姐就要去城隍廟燒香了,如果他不把這件事說出去,到時候馬小姐出了事,她也會很內疚的。

又是糾結了一天,到了傍晚的時候,他終於下定決心把這件事告訴馬家,讓他們防備著點。

王石頭來到馬家的宅子前,就上去敲門,開門的是一箇中年男子,那男子看見王石頭問道:“你找誰?”

王石頭說道:“我有重要的事情給馬員外說,”

那個男子仔細打量著王石頭,他從來沒有見過他,應該不是馬家的親戚,肯定又是來毛遂自薦的,最近一段時間,很多愛慕馬小姐的青年才俊都來毛遂自薦,所以他把王石頭也當成了那類人。

說道:“老爺不在家,我姓黃,是這裡的管家,有什麼事你給我說,我替你轉告老爺。”

昨天他聽見一個小混混說,自已的一個親戚在馬員外家裡做管家,莫非說的就是這個人?王石頭當然就不會把這事告訴他。

他正想轉身離開,卻聽見一個女聲道:“黃管家,那是什麼人?”

王石頭聽到女子的聲音就回頭看,就看到一個丫鬟打扮的年輕女子,那女子一看王石頭是吃了一驚,說道:“你是王石頭?”

王石頭看著女子有點懵逼,這個女子怎麼知道他的名字呢?

女子見王石頭疑惑,就說道:“我是小慧啊,你不認識我了?”

王石頭想了一會才想起來,這個女子就是他們村裡的小慧,小慧也是個苦命女子,她是被村裡的一個老人在路邊撿回家的,把她當孫女養,後來那老人去世,老人的兒子不願意養她,就把她賣到了馬家做丫鬟。

王石頭拍了一下腦門說道:“小慧,我想起來了。”

小慧就問王石頭有什麼事,王石頭就說找馬員外有重要事情,黃管家趕緊給小慧使了個眼色,小慧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她出了大門,說送一送王石頭,一邊走一邊小聲問他什麼事情,她可以轉告馬員外。

王石頭知道再不說就來不及了,於是就把自已聽到的話給小慧說了,小慧聽了大吃一驚,但表面上卻不動聲色,送走王石頭,她轉身回到馬瑩瑩的房間裡,把王石頭給她說的事情告訴了她,馬瑩瑩一聽也是大吃一驚。

次日,馬瑩瑩去城隍廟的計劃照常進行,幾個人抬著一頂轎子,小慧跟在轎子後面,走到山腳下的小樹林時,突然就竄出三四個男子,他們手裡拿著大刀,轎伕一看嚇得兩腿發軟,就放下轎子四散逃跑。

小慧也躲到了一邊的大樹後面,王天寶看見所有的人都逃走了,只剩下一頂轎子,就奸笑著走上去,他掀開轎簾,誰知裡面坐著一個男子,那男子一腳就踹在了他臉上,直接把他踹飛,王天寶的幾個小弟一看大吃一驚,便一起衝了上去。

轎子中的男子揮舞著手中的鞭子,把幾人打得哭爹喊娘,抱頭鼠竄了。這時,丫鬟小慧從樹後面出來,興奮說道:“表少爺的武功了得,那幾人恐怕要在床上躺上半月。”

男子哈哈一笑說道:“幾個小毛賊,不值一提。”

昨天晚上,馬瑩瑩得知有人要在路上攔截她,她也是半信半疑,她想知道王石頭說的是不是真的,於是就找來了自已會武功的表哥,假扮她坐進轎子,如果真有人攔轎子,就好好教訓他們一下,如果沒有人攔轎子,就說明王石頭在撒謊。

馬瑩瑩得知王石頭的話是真的之後,對他是非常感激,要不是他去捎信,恐怕自已真的要遭遇不測了。

再說王天寶幾人被打得頭破血流,他們四散逃回家去,果真在家裡躺了半個月,身上的傷才好,好了傷疤忘了疼,幾人又湊到了一起,討論著那天發生的事情。

王天寶就讓那個和黃管家有親戚的小弟去打聽一下,為什麼那天的轎子裡坐著一個男子,那人立刻就去了馬家,回來後對王天寶說道:“前一天晚上,王石頭去了馬家,說有要事要給馬員外說,他一個窮小子,會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告訴馬員外呢?

不過他並沒有見到馬員外,只見到了黃管家和一個丫鬟。”

王天寶問:“他與黃管家說了什麼?”那人說沒有說什麼,是那個丫鬟出門把王石頭送走的。

王天寶想,王石頭就住在不遠處的山洞裡,他經常在山裡幹活,放牛,那天幾人在樹林裡密謀,可能被他聽到了……就告訴了那個丫鬟。

“走!”王天寶一聲令下,帶著三四個小弟就去找王石頭算賬,到了地方,見王石頭不在家,幾人就把他的鍋碗瓢盆摔在地上,狠狠地用腳踩,然後就去山上尋找王石頭。

此時的王石頭正在地裡幹活,突然就看到王天寶帶著幾個人氣勢洶洶地朝他走來,不由分說上去就對他拳打腳踢,王石頭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幾人打倒在地,鼻子和嘴都流出了血,那幾人才住手,然後揚長而去。

再說那馬小姐,一直想去感謝王石頭,但又怕王天寶他們看到對王石頭不利,所以等了半月之後才和丫鬟一起悄悄的來到王石頭所住的地方。

走到屋裡一看,二人都驚住了,屋子裡一片狼藉,所有的東西都扔在了地上,好像是有人剛剛來這裡鬧事了,此時又不見王石頭的影子,馬瑩瑩和小慧趕緊出了屋子,就看到王石頭拉著牛,一瘸一拐的回來了。

小慧趕緊上前扶住了他,問他是怎麼回事,是不是那個王天寶乾的?王石頭就點點頭。

小慧讓王石頭坐在一張椅子上,然後二人就把王石頭的屋子裡收拾了一下,小慧又給他做好飯,主僕二人才離開。

馬瑩瑩見王石頭因為自已受到連累,心中很是愧疚,回到家裡,她就把這事告訴了馬員外,說想讓王石頭來自已家裡做工,這樣也算是報答他了。

馬員外想了一會兒說道:“正好家裡的牛沒人放,就讓他來放牛吧!”馬瑩瑩雖然對父親的安排不滿,但也沒有說什麼。

次日,馬員外就叫家丁去山裡找王石頭,說讓他去馬家放牛,問他願不願意,王石頭想自已在這裡住著,土地又貧瘠,每年種出的糧食僅夠餬口,攢不住錢,如果去馬家放牛,也許能攢下一些錢,於是就答應了。

再說那馬瑩瑩,自從見了王石頭之後,就對他產生了好感,時常讓小慧給王石頭送一些好吃的,王石頭感覺這樣不好,就說不讓小慧送了,小慧說道:“小姐對你有意思,你怎麼能辜負她?”

王石頭被小慧的話嚇了一跳,說道:“這話可不能亂說,我倆地位懸殊,這怎麼可能?”

小慧就笑嘻嘻地走了,把王石頭的話說給了馬瑩瑩,馬瑩瑩就親自去找王石頭表露心跡,其實王石頭也喜歡馬瑩瑩,不過他知道二人不可能在一起的,說道:“姑娘是大家閨秀,應該找個門當戶對的。”

王石頭越是拒絕,馬瑩瑩越是覺得他心地善良,不貪圖錢財,是一個值得託付終身的男人,於是就向母親牛氏說出了她的心裡話,牛氏一聽很是驚訝,那麼多青年才俊她看不上,怎麼看上一個窮小子?

牛氏說道:“這怎麼可以,他怎麼能和你相配,你爹爹也不會同意的。”

馬瑩瑩從小也是嬌生慣養的,什麼事情都由著她的性子來,聽到母親這樣說,就賭氣說道:“我就要嫁給王石頭,除了他我誰也不嫁。”

牛氏見她耍小姐脾氣,就勸慰她幾句,說要與她父親商量一下再說,馬員外聽牛氏說女兒要嫁給王石頭,當場就發怒了,說道:“讓他死了這條心吧!”

馬員外怕夜長夢多,就說盡快給女兒說一門門當戶對的婚事,再把王石頭辭退了,免得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夜裡,王石頭剛進入夢鄉,就聽見自已的那頭老牛對他說話,說明日讓他去一個叫半坡的地方放牛,並讓他枕著鞭子睡在草坡上,說這樣便可富貴。

王石頭問老牛原因,那老牛說道:“按照我說的做就行,無需多問。”王石頭一著急就醒了過來。

早上,王石頭看看老牛,想到昨晚夢裡老牛的話,就覺得很蹊蹺,於是就趕著牛群去了五里之外的半坡上放牛,這裡的草很多,而且很鮮嫩,牛兒們安靜的在坡上吃草,王石頭想到老牛的話,覺得好奇,就把鞭子放在頭下面,四仰八叉的仰面躺在地上,不知不覺便睡著了。

他不知道的是,他剛睡著一會兒,就有一個老者從這裡經過,看到他的睡姿,一下子就驚住了,王石頭整個人呈一個“大”字,頭下面又枕著一根鞭子,這就組成了一個“天”字,老者立刻下跪磕頭。

其實這個老者就是當朝宰相溫先生,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會算,如今天下大亂,群雄爭霸,他夜觀星宿,發現真龍天子在此,於是就微服私訪來到這裡尋找,果然找到。王石頭醒來,見一個老者在自已面前,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溫先生說道:“如今天下不平,正需要你去征戰沙場,怎可在這裡虛度光陰?”王石頭見老者不是普通人,又說出這樣一番話,就很是不解,要他指點迷津,溫先生就給他了一封信,讓他去西南方找司馬大將軍,在他手下做事,說完就走了。

王石頭看著遠去的老者,好像是做了一場夢,他又想起昨夜老牛說的話,就決定去參軍打仗,回到馬家之後,王石頭就去找了馬員外,說自已要離開,馬員外正想趕他走呢,沒想到他還有自知之明,就很高興,當場就答應了。

王石頭要去參軍,捨不得陪伴自已十幾年的老牛,他想明日把老牛託付到親戚家裡,打完仗再回來找它,夜裡,老牛又在夢裡說話了:“我的使命已經完成,也該回去了,主人保重。”

老牛說完就消失不見了,王石頭趕緊要去追,就醒了過來,他點亮燈一看,自已的那頭老牛真的不見了,他又走出牛棚去找,也沒有找到老牛,又想到這兩天遇到的怪事,他想這一切也許就是天意,就忍不住淚如雨下。

次日,王石頭收拾行李就要走,這時馬瑩瑩和小慧就過來了,原來他們聽說王石頭要去參軍,就來阻止他,馬瑩瑩問他為什麼突然要去參軍,是不是被它父親逼的?

王石頭就把老牛兩次託夢和老牛莫名消失的事給她們說了,二人一看,王石頭的那頭老牛真的不見了。

馬瑩瑩說道:“如今天下大亂,參軍就等於去送命,再說了,現在諸侯爭霸,你去投靠哪一個?”

王石頭就把溫先生給的那封信拿出來給馬瑩瑩看,馬瑩瑩一看大驚,趕緊拿著信去找馬員外,馬員外一看也是驚訝不已,那封信是溫先生寫給一個叫司馬大將軍的,溫先生是當朝宰相,又是一個半仙之人,天下人無所不知,他這樣的大人物,居然給司馬大將軍寫信,要他保全王石頭。

父女二人心照不宣,對視一眼,便一起去牛棚尋找王石頭,馬員外見到王石頭,沒有了往日的冷臉,而是滿面堆笑的對他說道:“你這一去,不知何時迴轉,你和瑩瑩都到了適婚年齡,我想把婚事給你們辦了……”

王石頭聽了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馬員外怎麼要把瑩瑩嫁給他呢?他想到自已要去打仗,也許就會戰死沙場,便說道:“我這一去,便是九死一生,怎能耽誤小姐的前程。”

馬員外已經猜到了王石頭會有大好前程,怎麼會輕易讓他走,就勸說王石頭放下顧慮,和瑩瑩成親,王石頭本來也愛慕瑩瑩,在馬員外的再三勸說下就同意了。

二人成婚之後,馬員外就給王石頭準備了盤纏和衣物,又買了一匹駿馬,就送他上路了,瑩瑩拉著王石頭的手說道:“相公一定要處處小心,我等著相公凱旋歸來。”

三年之後,戰亂平息,群雄歸一,王石頭是真命天子,登基做了皇帝。

再次回到家鄉,萬人朝拜,馬小姐被封為皇后,村子裡的人都得到了皇帝的恩惠,只有王二能一家沒臉去見王石頭,劉氏被嚇得癱軟在地。

王天寶覺得王石頭就是運氣好,才做了皇帝,他心中不服,就帶領著幾個小弟去刺殺王石頭,結果還沒有見到皇帝就被宮中的侍衛抓住了,當場人頭落地。王二能兩口子聽說自已的兒子死了,也在家中自盡而死。

王石頭宅心仁厚,聽說王天寶要死了,心中也不是滋味,就去看望叔嬸,誰知他們已經吊死在家中,只有堂妹王彩雲在家中痛哭,王天寶叫人埋葬了王二能夫婦,又把彩雲嫁給了當地的一個大戶,村子裡的人都為王石頭的所作所為豎起了大拇指。

王石頭當了皇帝之後,天下太平,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他也被稱為一代明君,流芳千古。